APP下载

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现状调查

2023-09-23曹迎东李翠凡崔珍逖

全科护理 2023年26期
关键词:业务学习条目科室

曹迎东,霍 靖,李翠凡,崔珍逖

临床思维能力是指医护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结合自身所学医学知识、病人沟通和病史采集等,根据病人症状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地分析、综合、类比、判断、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性化方案的思维能力[1]。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工作的内容逐渐从传统的医学生理论能力培养转变为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主要目标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2]。目前,国内外对临床思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生和在校护生身上,对实习护生临床思维的研究较少[3]。然而临床思维能力对实习护生来说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实习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现状,并对影响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培养或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2年1月—2022年4月抽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实习期超过3个月;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实习期请假超过1个月。本研究资料只作学术及科学用途。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况问卷

一般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实习护生性别、学历、对专业的喜爱程度、对实习的满意程度、疫情对实习的影响、轮转科室数量、参加科室业务学习频次、参加医院业务学习的次数、参加科室业务查房的次数、参加科室病例讨论频次、对临床思维能力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态度。

1.2.2 临床思维能力量表

采用宋俊岩等[4]编制的量表,其中包括批判性思维(6个条目)、系统性思维(11个条目)、循证性思维(7个条目)3个维度,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能力非常差”到“能力非常好”计1~5分。得分越高表明临床思维水平越高。满分120分,折算成百分制,81~100分为临床思维非常高,61~80分为临床思维能力较高,41~60分为临床思维能力一般,21~40分为临床思维能力较低,0~20分为临床思维能力非常低。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本研究发放170份问卷,回收问卷170份,有效问卷1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2%。

2.1 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分情况

150名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总分为(69.61±10.20)分,批判性思维均分为(3.47±0.59)分,系统性思维均分为(3.56±0.53)分,循证性思维均分为(3.41±0.57)分。150名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条目得分最高的是能够充分取得病人的信任,与病人交流的技巧合理,可以获得所需信息的能力,得分为(3.74±0.82)分;得分最低的条目是科研能力,得分为(3.11±0.84)分。详见表1、表2。

表1 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情况 单位:分

表2 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各条目得分情况 单位:分

2.2 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单因素分析(见表3)

表3 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单因素分析 单位:分

3 讨论

3.1 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总分为(69.61±10.20)分,表示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较高,这与王志敏[5]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护生系统性思维维度得分最高,可能与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参加科室业务学习和科室病例讨论次数较多有关。本研究中实习护生循证性思维维度得分最低,可能与本研究中研究对象轮转科室数目有限有关。医学专业的内容广泛,很多疾病的诊断以及临床表现具有相似性,在做出临床诊断时需要进行综合比较分析[6],实习护生进入临床轮转科室有限,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较低,致使实习护生循证思维能力较低。

3.2 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实习的满意程度对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实习非常满意的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分为(75.53±11.56)分,对实习满意的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分为(70.84±8.23)分,对实习感觉一般的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分为(64.58±11.74)分,对实习不满意的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分为(69.81±7.06)分。总体可以看出,相较于对实习不满意的实习护生,对实习满意的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分较高,这与李忠彦[7]的研究结果相近。可能的原因是医学生对科室的满意度对临床思维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好的科室氛围会让实习护生对学习有更大的兴趣,可以提升实习护生的自主学习性,从而影响实习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2.2 参加科室、医院业务学习情况对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参加科室业务学习频次为3周1次的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分较没有参加科室业务学习的实习护生得分高;参加医院业务学习2次的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分较没有参加医院业务学习的实习护生得分高。这与李忠彦[7]的研究结果相近,参加科室、医院业务学习有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可能的原因是科室、医院的职业技能学习和培训是提高科室和护士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8]。实习护生科室、医院业务学习内容有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可以强化实习护生医学基础知识水平,掌握较新的医疗技术和理论。

3.2.3 参加科室病例讨论频次对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未参加过科室病例讨论的实习护生来说,参加过科室病例讨论的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分较高,这与姚运红等[9]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可能的原因是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时间较短,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参加科室的病例讨论可以更好地帮助实习护生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发挥了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实习生有更多思考和讨论的机会,可以在病例讨论中学习解决临床问题的方式和思路。

3.2.4 临床思维了解程度对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了解临床思维的实习护生得分较高,不了解的实习护生得分较低,可能的原因是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护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兼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10]。初次进入临床的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依从性过高,很容易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会忽视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实习护生要多跟着带教老师学习,敢于动手操作,并结合书本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3.2.5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态度对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越需要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分相对较高。可能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临床诊疗越来越具有重要性,临床的重点是培养医护人员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但是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需要临床思维能力作为有力的支撑[11]。实习护生重视对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高的主动性,有利于提升临床思维能力。

3.3 提高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3.3.1 学校多开展科研活动

实习护生在校学习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活动。多开展科研活动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科研能力[12-13],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3.2 医院多进行科室内病例讨论和查房

实习护生刚进入实习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较低。对病人症状较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可以通过科室里的病例讨论[14],多了解疾病知识。临床思维以先排除危及生命的症状为原则[15-17],实习护生需要进行护理查房,通过与病人的沟通以及对病人的体格检查,找出最优先的护理诊断,锻炼自己对疾病的诊断能力,提高自己的护理知识水平。

3.3.3 带教老师培养实习护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虽然护士始终努力提供以病人中心的最佳护理,但这并不简单[18],病人有自己的情绪,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是护理专业的教育者,也是护理知识的践行者[19],可以鼓励实习护生与病人多进行交流,通过询问入院病人的相关信息让实习护生独立做出护理诊断[20],再对护理诊断进行纠正补充,指导实习护生制定护理措施,提高实习护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对实习的满意程度,参加科室、医院业务学习情况,参加科室病例讨论频次,对临床思维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态度为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学校开展科研活动、医院进行科室内病例讨论及查房和带教老师培养等方面可以让实习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业务学习条目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初中数学教改之我见
关于铁路中间站行车职工业务学习模式的思考
PBL教学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业务学习中的应用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