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喀什地区妇女宫颈癌预防认知现状及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2023-09-19努尔比亚阿布拉派尔旦木那斯祖米然热西提尔古再力努尔艾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喀什地区条目妇女

努尔比亚·阿布拉,派尔旦木·那斯,祖米然·热西提尔,古再力努尔·艾白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一病区,新疆 喀什 844000)

宫颈癌为全世界女性群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据相关报道,2020年全世界新发患者人数达60.4万,其中死亡人数约34.2万,而我国存在11.0万新发患者与大约5.9万死亡患者,且宫颈癌具有年轻化趋势,不仅对广大妇女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还会加重欠发达区域内卫生经济负担[1-2]。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的应用、定期筛查及有效随访管理为临床防治宫颈癌关键环节。我国女性当前对宫颈癌筛查与有关预防知识整体知晓率不高,养成定期检查习惯者较少,尤其是农村或者偏远地区女性[3-4]。有报道称,女性对宫颈癌疾病认知程度可对宫颈癌筛查率与防治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了解女性宫颈癌预防知识水平,可为其防治工作开展提供重要依据,具有积极临床意义[5]。喀什地区属于西北偏远地区,土地面积辽阔,是个多民族聚集区域,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相对有限。现阶段,我国缺乏喀什地区妇女宫颈癌预防认知调查。增加喀什地区女性宫颈癌预防认知,对于提高宫颈癌防治水平意义重大。以往研究指出,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女性群体宫颈癌认知水平,更有益于宫颈癌防治[6]。基于此,本研究探究了喀什地区妇女宫颈癌预防认知现状及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2年1月至5月使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喀什地区医护人员、非医护职工人员、农民或无业人员各632例共1 896例女性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对象分为干预组、常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632例。纳入标准:①20~45岁;②长期居住于喀什地区;③子宫体及子宫颈完整;④具备自主行动能力,认知正常,可以参与问卷调查;⑤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②存在严重慢性病史或者HPV疫苗使用禁忌症;③以往有宫颈癌筛查史,且已经确诊。本研究获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研究方法

干预组予以综合性健康教育。以讲座的方式,每两周1次,连续开展4次。第1、2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育,详细介绍宫颈癌发病原因、早期症状、筛查方法及相关高危因素等;第3、4周:讲解HPV定义、具体感染途径及可能传播的方式等,配合图片、动画及视频等传递相关知识信息;第5、6周:详细介绍现阶段二价、四价及九价HPV疫苗信息、接种好处及意义、适合接种人群与相关要求、疫苗最适合接种的时期等;第7、8周:介绍HPV疫苗接种地点、详细预约流程等信息,并鼓励接种疫苗。每次宣教完成后,在微信/QQ群里面上传相关健康知识资料及文件,组织大家在群里讨论宫颈癌知识的答疑环节,同时针对错误率较大问题,在下次讲座开始前进行重点解答,并适当延伸补充知识点。

常规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每两周1次,连续开展4次。选择门诊宣教模式,对参与人员发放宫颈癌基本预防知识手册,提供免费咨询及讲解,同时给出宫颈癌筛查与疫苗接种建议。空白对照组未予以健康教育干预。

调查三组入组时、入组2个月后对宫颈癌认知、对HPV认知、HPV疫苗接种态度,记录三组自愿接种疫苗人数比例。其中,宫颈癌认知包括定期检查和对巴氏涂片认知(4个条目,每个条目“知道”选项1分,“不知道”选项0分,总分0~4分)、宫颈癌与有关知识认知(9个条目,每个条目回答正确1分,回答错误0分,总分0~9分)两个维度;对HPV认知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知道”选项1分,“不知道”选项0分,总分0~10分;HPV疫苗接种态度包括12个条目,每个条目“愿意”或“知道”选项1分,“不愿意”或“不知道”选项0分,总分0~12分,评分越高认知水平越高,疫苗接种态度越积极。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三组年龄、民族及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宫颈癌预防认知评分情况

妇女对宫颈癌认知评分为(8.04±1.28)分、对HPV认知评分为(6.69±1.07)分、HPV疫苗接种态度评分为(7.99±1.25)分;医护人员、非医护职工人员、农民或无业人员对宫颈癌认知、对HPV认知、HPV疫苗接种态度评分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 553.041、2 896.563、2 868.080,P<0.05),见表2。

表2 宫颈癌预防认知评分分)

2.3 三组宫颈癌预防认知评分比较

三组入组时宫颈癌预防认知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2个月后,干预组、常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对宫颈癌认知、对HPV认知、HPV疫苗接种态度评分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7.199、549.610、589.831,P<0.05),见表3。

表3 三组宫颈癌预防认知评分比较分)

2.4 三组自愿接种疫苗情况比较

三组入组时自愿接种疫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2个月后,干预组、常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自愿接种疫苗比例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77,P<0.05),见表4。

表4 三组自愿接种疫苗情况比较 [n(%)]

3 讨论

3.1 研究意义

宫颈癌作为少数可以通过筛查降低死亡率的癌症之一,其预防与治疗获得了全球关注。喀什地区妇女宫颈癌患病率始终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以往研究表明,维吾尔族妇女具有较高宫颈癌发病率,约为490/10万~526/10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十数倍,患者死亡率为同一地区汉族女性的3~4倍[7-8]。因此,调查该地区妇女宫颈癌预防认知情况,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促进宫颈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2 喀什地区妇女宫颈癌预防认知现状

有学者研究表明,农村妇女对于宫颈癌防治知识较为缺乏[9]。本研究中,纳入对象宫颈癌预防认知评分普遍不高,其中医护人员对宫颈癌认知、对HPV认知、HPV疫苗接种态度评分显著高于非医护职工人员、农民或无业人员,且非医护职工人员高于农民或无业人员,表明医护人员对宫颈癌具有良好认知,而农民或无业人员关于宫颈癌预防知识尤其欠缺。考虑与农民或无业人员缺乏健康意识,经济条件偏低,并且获取疾病知识有效途径较少,导致其宫颈癌预防知识薄弱有关[10]。临床应将农民或无业人员作为宫颈癌预防知识重点普及对象,同时加强宫颈癌免费筛查活动推行力度,鼓励民众积极参与。

3.3 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以往研究指出,利用健康教育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女性对宫颈癌疾病、HPV感染与HPV疫苗的认知,随着认知程度的加深,能够更正确地看待疫苗接种的好处,从而积极配合宫颈癌防治工作[11]。本研究显示,干预组入组2个月后对宫颈癌认知、HPV认知、HPV疫苗接种态度评分均较常规对照组明显升高,与上述研究观点相符,说明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更好增加妇女宫颈癌预防认知,改善其疫苗接种态度。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加强干预:①宫颈癌病因、临床早期症状、常见高危因素及主要筛查方式;②HPV知识、感染途径与生活中的传播方式;③各种HPV疫苗应用特点及预约接种流程等。有研究表明,微信健康教育能够更好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12]。而综合性健康教育采取形式多样的宣教模式,包括知识讲座、多媒体辅助教学、微信/QQ网络平台等,知识传播途径更高效,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促使女性更好了解相关知识信息,增加对宫颈癌防治的认知。

随着各种HPV疫苗在我国推广和上市,使得我国女性宫颈癌高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望降低[13-14]。疫苗的广泛接种对减轻西部欠发达区域内卫生经济负担,降低劳动力损失具有积极现实意义。本研究中,大部分妇女愿意接种HPV疫苗,对于不愿意接种妇女,主要与其宫颈癌风险意识薄弱有关。本研究还发现,干预组经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自愿接种疫苗率较常规对照组明显更高,提示综合性健康教育可更好地提高妇女自愿接种HPV疫苗的意愿。除了宫颈癌认知程度,HPV疫苗接种费用的承受能力亦为限制宫颈癌防治工作开展的一大原因,大部分女性表示可以承受较低费用,同时多数女性希望国家可以负担部分费用[15]。故减少疫苗成本及收费,予以政府福利性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支持,将有利于HPV疫苗更好推广应用。

综上,喀什地区妇女宫颈癌预防认知整体水平普遍不高,其中以医护人员认知较好,农民或无业人员认知偏低。通过综合性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增加女性宫颈癌预防认知,积极接种HPV疫苗,促进宫颈癌防治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喀什地区条目妇女
基于RS与GIS结合的喀什地区遗址预测模型构建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农民理性与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以喀什地区英吉沙县S村为例
喀什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