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小儿麻醉复苏的护理

2023-09-19汪洪简阳市人民医院

人人健康 2023年7期
关键词:躁动体征体位

■汪洪(简阳市人民医院)

术前护理 小儿麻醉复苏的护理应从术前一天开始,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儿及家属交流,做好沟通工作,消除负面情绪。在与患儿交流时,护理人员应采用和蔼可亲的语气、态度,结合其年龄、性格特点运用玩具、卡通图片等物品进行沟通,增强其心理安全感。

交接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协助麻醉师将患儿护送至麻醉恢复室,并立即行吸氧处理,保证患儿可以顺畅呼吸。同时向麻醉恢复室护士介绍患儿详细病史、手术方法、麻醉方法、术中输血输液情况、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患儿有无特殊情况等。

监测生命体征 绝大多数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会在术后因缺氧、缺血等原因诱发心动过速、低血压等不良现象,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后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心率等,同时观察患儿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监测过程中若患儿出现心动过速情况需立即通知相关医生,配合其迅速明确影响患儿呼吸的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另外需注意,小儿头部及舌头比较大,麻醉手术后极易出现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影响顺畅呼吸,而麻醉拔管后,患儿易出现喉痉挛、喉头水肿等导致通气不畅,这些问题都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以预防并发症。

体位护理 麻醉手术后,患儿自身保护性反射作用会在麻醉影响下减弱或消失,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帮助患儿采取舒适合理的体位,以降低呼吸道并发症的可能性。一般来讲,护理人员可在患儿不吸氧情况下将氧饱和度维持在95%左右,持续5 分钟不下降时考虑拔管,拔管后需要协助患儿采取平卧位,尽量向后仰头部,并在其肩部下方垫一个薄枕,促使头部偏向一侧,必要时可放置口咽通气管,行面罩吸氧,以防呕吐物或分泌物误吸。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观察,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患儿获得正常的氧气供给。

躁动护理 麻醉术后未清醒时,患儿的意识会逐渐恢复。此过程中患儿往往因术前紧张、恐惧以及对环境的陌生感产生哭闹、躁动不安等情况,甚至会拉扯输液管以及伤口敷料等。再加上患儿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更容易产生抗拒行为,引发意外。因此,护理人员应固定患儿输液部位,以防患儿躁动导致留置针脱出,诱发2 次伤害。在此基础上合理安置床档,做好安全护理工作,以防患儿因躁动不安而坠床,发生意外。另外需要护理人员注意,部分患儿在恢复期间会出现疼痛感,哭闹不止,故应遵医嘱行镇痛处理,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呼吸系统变化。

针对患儿术后的躁动行为,护理人员也可以用语言和行为给予温暖和鼓励,增强其安全感。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患儿,可以适当应用故事书、玩具、动画片等转移其注意力,减轻其对疼痛的关注,同时减轻恐惧感,确保术后护理可以顺利进行。

术后24 小时内是小儿麻醉术后并发症高发期,护理人员应格外重视术后的复苏护理,准确分析患儿生理与心理特点,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提供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帮助患儿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

猜你喜欢

躁动体征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卫气营血阶段性与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