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的力量》的影像语言运用

2023-09-19王琦瑛

戏剧之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纪录片力量艺术家

王琦瑛,刘 洵

(长沙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一、摄影技巧和剪辑

《艺术的力量》这部纪录片尤其注重演员戏剧性的表演和蒙太奇电影手法的表现,纪录片拍摄过程中通过丰富镜头语言来增加画面的生动性,例如转变、切换镜头视角等是其经常运用的方法。《艺术的力量》是一部艺术类纪录片,主要讲述17世纪至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的故事,这些艺术家包括卡拉瓦乔、伦勃朗、贝尼尼、透纳、大卫、梵高、毕加索、罗斯科。在纪录片开头,主持人便提出问题:艺术是否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一)镜头表现

首先,《艺术的力量》拍摄中根据景别和角度,不断地转变和切换镜头,在《艺术的力量——梵高》一集中,拍摄《向日葵》部分时运用远景来表现自然界宏伟壮观的场面,向日葵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明艳生动,梵高激动地说:“在面对自然界那具有压倒性的美丽面前,不管你觉得自己多么无能,你也得选择一个开始。”这与梵高在阴暗的房间中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导大众进入梵高的精神世界,通过对比镜头增强视觉感染力。从《向日葵》作品的特写开始拉到室外的大全景,表现影像的空间特性,这是不同于电脑后期制作的精彩的视听表达。

其次,采用运动镜头,使艺术作品化静为动,通过横摇、横移、垂直摇摄的镜头打破空间的限制。从静态到动态是一种生动形象、更加有趣的呈现方式。在《艺术的力量——伦勃朗》一集中,通过演员表演的方式把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的群像和他们微妙的排位表现出来,每个人都想突出表现自己,因此演员不断调整站位,挤来挤去,脸上微表情丰富。对静态作品进行最大程度的真实演绎,仿佛把《夜巡》这幅画定格之前的真实场景全部还原出来。这种戏剧演绎的形式结合主持人西蒙·沙玛的解说,增加了纪录片的趣味性,使得观众印象更为深刻。

与此同时,这部纪录片运用了丰富的特写镜头。特写镜头可以烘托主题、渲染氛围,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在纪录片中使用特写镜头主要是为了让观众产生一种即视感,当特写镜头充满画面时,增加画面表现力的同时也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艺术的力量——贝尼尼》一集中,为了表现贝尼尼在雕塑上无与伦比的成就,一开始就给雕塑作品《圣特蕾莎的狂喜》的身体部位多个特写镜头,与一般的雕塑质感不同,贝尼尼的作品艺术性极高,他让石头变得性感并赋予大理石肉感和弹性的肌肤与欲望。影片通过主观的特写表达使观众的注意力放在作品的典型形象上,同时表现出贝尼尼塑造技巧之高超以及其成为艺术巨匠的原因。镜头是导演的笔,导演是用笔进行创作的,也就是说,镜头表现导演创作意图。《艺术的力量》使用内外视角结合的方式,画面极具表现力,让观众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产生共情。

(二)剪辑手法

在纪录片中,为了使影片具有艺术价值,会采用剪辑手法进行场面的建构。《艺术的力量》运用了蒙太奇剪辑手法。蒙太奇剪辑手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使影像素材组合起来,省略一些不必要的故事情节,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效果。主持人西蒙·沙玛是英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讲师,在剪辑时将艺术家扮演部分的同期声和他的解说结合起来,让画面场景氛围高度统一。对于一些追求艺术史实的人来说,《艺术的力量》多了一些“演绎”,但是它在艺术和思想上的力量以及在历史中的作用远大于所谓的“真实”和“还原”。在该片的剪辑中不断出现真实场景和搬演场景之间的切换,运用了交叉剪辑、对比剪辑、平行剪辑等,通过空镜头加背景音乐的渲染、主持人西蒙·沙玛的旁白以及局部特写镜头来推动事件的发展。

二、影像艺术表达

影像以一种大众化的形式走进人们的视野。影像是技术和艺术发生碰撞的一种创作过程,创作者在把握文化底蕴、艺术理念、艺术思维的前提下,通过视听语言创作来表现情感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影像具有情感和艺术感染力。《艺术的力量》是一部情节丰富、情景再现式纪录片,主要介绍17世纪至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以大师背后的故事来表明艺术的力量和思想的力量,通过剧情演绎和画面艺术性来表达永恒的艺术和纪录片审美特质中的艺术美。

(一)剧情演绎

纪录片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自然类、人文历史类、科教类、政治类、财经类等。人文历史类的纪录片经常用到搬演的方法,由于《艺术的力量》是一部剧情纪录片,它的剧情演绎包括风格定位、语法表达、演绎技法等影响了整部片子的表达,演员的表现和作品的介绍都影响着最终的呈现效果。在《艺术的力量——卡拉瓦乔》这一集中,为了表现卡拉瓦乔暴戾易怒的形象,在35分52秒处,卡拉瓦乔与心仪女子交谈却遭情敌挑衅,随后,他与挑衅者在网球场进行决斗,从全景、近景到最后镜头定格在滴血的剑上,可以看出,创作者运用了电影的艺术手法,镜头切换非常流畅,仿佛拍摄者身在现场,客观地看到了事情的经过。这种影像的表达是通过真实场景和搬演场景之间的镜头切换以及演员的戏剧化表演来推动事件发展的。“情景再现”是纪录片的表现方法,演员直接在镜头前进行表演,再现当时的人物和场景。在纪录片中,这种影像再现的方式能营造当时剑拔弩张的氛围,塑造艺术家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交代艺术家创作作品的背景。

(二)艺术性表达

艺术性是纪录片的重要美学特征之一。纪录片是一种影视艺术,它要通过艺术的真实性去感动观众。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真实是在历史基础上的艺术真实,纪录片的完成是离不开真实生活基础的,但真实不是一味播放拍摄的所有冗长画面内容。这是对纪录片真实的曲解,且这种表达已经过时。《艺术的力量》是一部非常值得我们认真观摩和体会的影视作品,其旨在通过介绍艺术家的故事,传递一种思想,即艺术的永恒性。艺术传递思想,艺术来自经典,因此更加具有深入性、牢固性和持久性、永恒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艺术之所以能够具有永恒性,是因为其作品能够保持纯真的内涵,给后人启发。艺术家作古后,留下艺术作品,后世的人对作品产生共情,这个作品就连接了艺术家和大众的感受。或许艺术家在他们所处的年代因思想超前不被理解,但当他们的作品被接受以后,人们的情感在艺术作品中得到连接,艺术的力量表现出来,它传递了艺术家的思想,在历史中表现出独特的纯真内涵。正如影片中盖世太保看到《格尔尼卡》的明信片问毕加索:“这是你的作品吗?”毕加索回答:“不是,这是你们的作品,你可以拿一张作纪念。”这句话讽刺却又真实。在恐怖笼罩的战争时期,毕加索用作品表现了他的正义感和对法西斯暴行的谴责和愤慨。毕加索通过前卫的方式来表现现实,用象征性的手法表现真实的状况。这也奠定了《格尔尼卡》在艺术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这幅作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因为社会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艺术反而获得了更大程度的自由。

其次是视听艺术性的表达,罗伯特·弗拉哈迪被称为“纪录片之父”,他曾说过,所有艺术都是探险行为,所有艺术家的工作最终都在于发现,换句话说,就是把隐藏的真实清晰地呈现出来。《艺术的力量》这部纪录片是对艺术家作品和艺术家个人的诠释,纪录片中的画面、镜头和旁白,不仅丰富了影视作品的视听语言,而且使这部片子本身成为一种艺术。《艺术的力量》获得了国际艾美奖最佳节目、第60届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纪实类等荣誉,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唯美的画面、声音和叙事都做到极致。《向日葵》唯美的画面,将梵高的精神世界和所思所想变得如此美妙和神奇,让观众产生一种情不自禁的探索欲。声音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段,在纪录片中有着和画面同等重要的地位。《艺术的力量》由著名学者西蒙·沙玛担任主持人,对艺术故事和作品进行讲解。他诙谐幽默的解说将故事进行串联,制造了更多故事的看点。沙玛的讲解让观众和艺术家的生活及成长更加贴近,在他详细的解说中,观众能深刻体会到艺术家创作过程转变的原因,从而理解他们人生中的思想最高点,让艺术进入常人的生活而不再是孤高的山顶,如他所言,艺术家把自己当成祭品献祭给作品。学术界认为,纪录片审美特质中的最高层面是艺术美,它使美表现得更加强烈和纯净,并深刻渗入了创作者的思想。

当艺术家站在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创作作品时,总是会将自己的思想并置于作品之中,同时,他们的作品也给了世人一个机会来反思历史上对艺术的不同解释,引发人们一连串的思考:艺术家是如何将思想赋予具体的艺术形式的?当我们面对那些令人痛苦的历史回忆时,是否会产生对其他人的同情心?当看到艺术作品时,我们是否能与艺术家产生同样的共情来理解他们的思想?《艺术的力量》将这些问题摆在观众面前,即使是对艺术不甚了解的人,看到这部纪录片时也有所悟,那这部纪录片就已经完成了创作的使命。

三、总结

影像语言是一种形象生动,极具说服力的表达形式。《艺术的力量》这部纪录片组合画面镜头和声音,通过影像语言的方式来呈现对世界和艺术家精神世界的理解,重现艺术家创作的现场,吸引观众,使其更好地完成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艺术的力量》这部纪录片通过拍摄技巧与剪辑、影像语言的表达来传达艺术对当代人的重要性和艺术巨匠思想之磅礴,形成文化输出。《艺术的力量》主要针对近现代艺术表达,因此集中表现艺术的冲击和巨大震撼力,影片的主人公都是艺术史上有着颠覆性影响的“狂人”,他们的作品在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一个时代有属于自身的艺术经典,时代精华凝聚于经典之中,就此意义上来说,艺术作品成为经典是因为体现了时代精神,艺术家在时代语境中创造出经典作品。若要回答影片一开始的问题——艺术是否能改变世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是它对个人、对历史的影响依然巨大。

猜你喜欢

纪录片力量艺术家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