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花鼓灯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和传承
——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3-09-19王邵玉方天梅

戏剧之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花鼓安徽舞蹈

王邵玉,方天梅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合肥 230001)

鲁迅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我们要尊重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安徽花鼓灯是民间艺术瑰宝,集技能性、表演性、职业性于一身,作为汉族民间歌舞艺术代表舞种之一,安徽花鼓灯凝聚了淮河两岸劳动人民的智慧,它流传于淮河中游,有怀远、颍上、凤台三大分支,辐射多个省份,具有多地域流派的表演特点。由于处于南北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花鼓灯既包含北方舞蹈的洒脱不羁,又蕴含南方舞蹈的温婉细腻,集南北特色于一身,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安徽花鼓灯曾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是淮河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一、安徽花鼓灯的现状

安徽花鼓灯的传统文化根基受到破坏,民间传承机制不够完善,具有影响力的民间老艺人多数年事已高,传承人的利益又未得到有效保护,生存极其艰难。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人们的审美观念逐渐开始转变。充满浓郁乡土人文气息,集歌舞、锣鼓灯歌、情节舞、情绪集体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花鼓灯已不再受年轻人追捧,其受众群体规模急速缩小,发展严重受限。安徽花鼓灯虽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中,其内容占比较低。在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和完善的教学内容的背景下,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花鼓灯传承与发展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积极探索把安徽花鼓灯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本位课程在本校进行落实和推广的途径,通过学生这一“媒介”把花鼓灯艺术带入幼儿园课堂,在幼儿的心里种下花鼓灯艺术的种子,让幼儿把握民间艺术的精髓,在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二、引导学生探索安徽花鼓灯的文化内涵

民间舞蹈艺术的形成与时代的政治经济、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发展状况和人们的审美理念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安徽花鼓灯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舞蹈知识和深厚的地域文化,学前教育专业的花鼓灯舞蹈课程应与专业院校花鼓灯舞蹈课程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区别。专业院校更强调基础性与风格性、技术性与表演性的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舞蹈基础薄弱但文化基础相对扎实,对花鼓灯文化背景、历史脉络等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掌握舞蹈语汇和舞蹈风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安徽花鼓灯的起源、地域流派、动作发展等相关知识切入,探究安徽花鼓灯的文化艺术内涵。

(一)花鼓灯的起源

关于安徽花鼓灯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远古说到夏代说、唐代说、宋代说,直到清代,前后相差数千年,按照夏代神话起源说,花鼓灯是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涂山会诸侯”所创造的歌舞;按照唐代说,花鼓灯是伴随着以歌咏为主的唐代合生悄然兴起的,也有说薛刚玩耍花鼓灯,以花鼓灯艺人为幌子四处联络部队,集结士兵,为起义反唐做掩护;以文字形式记载花鼓灯的史料《凤台县志》说:“花鼓灯从宋代就流传在淮河流域的凤台、怀远一带。”在宋代,民间舞队日益壮大,民间艺术逐渐走向职业化、规范化道路,因此有人说花鼓灯出生于花鼓灯之乡——凤阳太平乡,出生于凤阳的明太祖朱元璋从小耳濡目染,喜爱花鼓灯到痴迷的程度。“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在民间流传,足以证明花鼓灯在明代极受平民百姓欢迎。同治年间的《浏阳县志·风俗》记载:“晴日缘村喧舞,杂以金鼓,主人燃爆竹剪红帛迎之为乐,又有服优场男女衣饰,暮夜沿门歌舞者,曰‘花鼓灯’”。该书描绘的“花鼓灯”场面与今天的“大花场”极其相似,可见花鼓灯在清代的流传是有根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花鼓灯受到重视,1952年,花鼓灯表演团体在北京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表演,被周总理赞为“东方芭蕾”,并登上高雅艺术的殿堂;发展到今日,安徽花鼓灯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传播范围逐渐缩小。花鼓灯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从辉煌到没落的过程,了解安徽花鼓灯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进程,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二)三大流派的风格特征

根植于淮河大地,集歌、舞、戏为一体的花鼓灯艺术有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发展出不同的艺术分支与流派,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动作特点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些流派以蚌埠怀远、淮南凤台、阜阳颍上三大流派为主。蚌埠怀远的花鼓灯发源于安徽北部的蚌埠怀远县“冯嘴子”村,这里是民间老艺人冯国佩的家乡。2004年10月,这里被确定为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村,2005年4月,这里被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花鼓灯大师冯国佩艺名“小金莲”,他身材瘦小、眉清目朗,所扮演的“兰花”情感细腻、扮相俊俏,展现出女孩子纤弱的身体形态和含蓄娇羞的心理动态,呈现出一种端庄大方、清秀娇媚、婉转纤柔、腼腆中不失幽默的表演风格。他继承了花鼓灯艺术的精髓,并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了吸收、创新、发展,以“脚下溜”“韵律强”“身姿美”“神态媚”“情感真”为核心;艺人郑九如艺名“小白鞋”,也是怀远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善于表演性格刚强高傲的农村姑娘形象,动作刚劲洒脱,舞姿潇洒大方、利落干脆,他在继承传统花鼓灯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对花鼓灯舞蹈动作进行二度创作,进行创新性发展和探索,以繁杂多变的扇花和千姿百态的“风摆柳”赢得观众喜爱。淮南凤台的花鼓灯发源于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淮南市凤台县及周边地区,这里的陈派花鼓灯是花鼓灯的重要流派之一,陈氏流派创始人是著名花鼓灯大师陈敬之,艺名“小蜜蜂”“一条线”。他善于学艺,融会贯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他的颤、颠、抖“三字经”,舞步上的“风摆柳”,形体上的“三掉弯”,扇花上的“三指夹”等,都堪称花鼓灯艺术的经典。特别是他在学习、发展“清音唱法”后独创的“弦子灯”即“一条线调”,对凤台花鼓灯表演艺术特色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形成了独特的陈派花鼓灯舞蹈艺术。颍上花鼓灯与怀远、凤台地区的花鼓灯有共同之处,亦有自身风格及特点。颍上花鼓灯节奏紧促有力、动感多变,动作刚健洒脱,韵律感十足,演员情绪欢快热烈,唱腔高昂激越,表演场面炽热欢腾,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花鼓灯在民间流派众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博采众长,引导学生从表演风格和流传地域等方面区分流派,对老艺人独具一格的艺术形象进行区分。在动作韵律和组合风格方面,主要把握怀远地区的花鼓灯动作轻盈矫健、洒脱飘逸的特色;把握凤台派的花鼓灯清秀娇媚、优美细腻,讲究人物情感的刻画的特色;把握颍上地区的花鼓灯节奏紧凑、热烈欢腾、舞蹈结构严谨的艺术风格。

(三)舞蹈动作的提炼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花鼓灯艺人创造的经典动作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他们捕捉出丰富有趣且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舞蹈语汇,如拔泥步、簸箕步、扁担式、搭凉棚等动作再现生活情境;又如燕子出水、蝴蝶绕扇、凤凰三点头等动作再现大自然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应化繁为简,运用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授步伐拔泥步时,教师应该结合田间劳作时双脚深陷淤泥之中难以拔出、艰难迈步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联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想象拔泥步,以学生的动作为原型,引出拔泥步的正确做法。从生活层面和艺术层面进行动作对比、分析、层层递进,对生活中的情境进行艺术加工、提炼,形象地借助肢体语言诠释不同的人物角色。

开设花鼓灯课程时,学校应该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基础、兴趣特长、就业方向等,以基础性训练组合和传统性训练组合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融入充满童真童趣的花鼓灯儿童舞蹈组合。比如,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联合出版的教材《幼儿教师舞蹈》一书中的花鼓灯儿童舞组合《对花》《小石桥》《逛庙会》。这些儿童舞组合是教师们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基础及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设计出的既不失风格性、趣味性,又具有故事情节的动作简单、形象、直观,主题鲜明,便于学生接受的教学组合。在今后的工作中,学生需要具备舞蹈编创能力和组织文艺活动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加有关花鼓灯素材的编导技法课,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组织学生走进自己的家乡,采集、挖掘、整理风俗民情,结合编导技法培养学生的独立编创能力,利用丰富、有趣、多方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三、安徽花鼓灯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和传承

(一)非遗文化的“传、帮、带”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还要把非遗文化“传、帮、带”的形式渗透进课堂,弘扬非遗文化,增强传承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教师要将原汁原味的花鼓灯艺术传授给学生,再通过学生向社会传播,让学生把花鼓灯艺术带到实践基地,带进幼儿园。目前,“安徽花鼓灯传承与发展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全体课题组成员已在多所幼儿园进行了试点传承,教师带领学生定期下园开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花鼓灯课程教学,再由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与幼儿园教师共同组织进行幼儿花鼓灯的传承课程教学。安徽花鼓灯的“传、帮、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非遗文化的兴趣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能力,也让花鼓灯根植徽州乃至更广袤的土壤中。

(二)初见成果

安徽省有大量安徽花鼓灯的传承人及行业专家,为了更好地传承花鼓灯艺术,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邀安徽花鼓灯非遗文化传承人和行业专家走进校园,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舞蹈组教师积极投身于花鼓灯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和研究中,投身于花鼓灯民间艺术的创作中,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原创了优秀作品《淮畔兰花》。该作品由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王韵婷、刘卓禹两位青年舞蹈教师编创,展示了生长于淮河流域的女孩们热情似火、柔情似水的性格特点,她们以洋溢着幸福的姿态见证了家乡愈来愈好的发展变化历程。她们的眼中充满希望、饱含热情,由衷的自豪与骄傲在心底激起层层波澜,那是对家乡最深沉的爱。作品大量运用了登山步与风柳步,登山步的顿挫感表现出淮河女孩们顽强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精神;而风柳步的梗劲配合身体随动的弧度形成一道清新典雅、别具韵味的风景线。作品《淮畔兰花》参加“舞蹈世界”首届全国网络舞蹈大赛,荣获全国二等奖。同时,参加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全国二等奖、安徽省一等奖的优秀成绩。

四、结语

通过分析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际案例,以“传、帮、带”的方式传承非遗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和研究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要想复兴安徽花鼓灯艺术就必须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性课程,开发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安徽花鼓灯特色教材,立足传统,创作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花鼓灯舞蹈作品,重振花鼓灯民间艺术的昔日辉煌。

猜你喜欢

花鼓安徽舞蹈
淮岸花鼓情
冰上舞蹈搭档
幸福花鼓
花鼓灯小唱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