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肢体语言在乐队指挥中的应用

2023-09-19

戏剧之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指挥者小臂乐队

姜 巍

(沈阳城市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美育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112)

在各种类型的晚会以及音乐会等活动中常见乐队表演。乐队指挥是乐队的灵魂,观众能够通过乐队指挥的表情和语言等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欣赏音乐作品。可见,乐队指挥在表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肢体语言是乐队指挥的重要语言形式,是观众感受表演、理解音乐作品的重要途径,指挥者在乐队表演中要合理应用肢体语言。

一、简述乐队指挥中的肢体语言

指挥者是乐队表演的灵魂,肩负着重要的表演责任,不仅需要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内涵、思想情感,还需要在尊重作家情感的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二次创作。同时,在乐队的表演中,指挥者还需要在状态和表情上与演奏人员保持一致,向观众传递音乐的美。因此,在乐队指挥中不仅需要准确地传递演奏人员的思想情感,还需要指挥者通过肢体语言表达情感。乐队指挥中应用肢体语言,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其一,手势语言。就是使用手腕、手掌、手指以及手臂等部位表达音乐情感。其二,面部语言。是指通过嘴、眉毛以及眼睛等部位表达情感,这是音乐情感表现力最强的肢体语言,指挥者应用好面部语言,就能够准确地表达出音乐的情感与内涵。其三,指挥者通过不同的站立姿势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在乐队的表演中,合理使用肢体语言,指挥者的情感以及意图能够准确且直接地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指挥者与演奏人员之间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互动,进而为观众呈现高质量的乐队表演[1]。

在乐队表演中,表演水平的高低通常与指挥者有着密切关系。指挥者的水平主要体现在个人的专业能力上,而这种专业能力主要是指通过肢体语言对音乐作品情感、内容的表达,简单来说,就是指挥者的肢体语言应用能力在评价乐队表演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性。指挥者的肢体语言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手势、站立姿势等语言,联合丰富的面部表情等语言传递音乐的情感,诠释音乐内涵。指挥者与演奏人员之间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情感沟通,统一乐队表演与指挥艺术,呈现出高质量的音乐作品。

肢体语言在乐队指挥中的应用,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诉求之间具有一致性。指挥者的肢体语言表达的是音乐作品的情感,在情感上与音乐作品的诉求具有一致性。从指挥者的角度来看,其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都是对音乐作品情感的表达,与音乐作品的情感世界契合。指挥者通过把握好作品的情感,丰富自身的肢体语言,进而展示真实的情感意境,以外在艺术形象的方式展示情感,从而感染观众,增加观众对音乐作品的内涵与情感的理解。此外,从乐队表演的角度来看,表演的水平是以指挥者的有效指挥为基础的,演奏人员在指挥者肢体语言的引导下理解音乐作品,并且激发出演奏人员内心的情感,进而塑造高质量的音乐作品,使乐队表演更加惊艳。其二,在乐队表演中与声音表达具有一致性。指挥者的肢体语言不仅在情感内涵上追求与音乐作品的一致性,在声音表达上也有鲜明的一致性特点。乐队表演是特殊的艺术形式,即利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提升艺术效果,这就离不开高质量的乐队指挥。在乐队表演中,舞台具有相对静止性,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可促使演奏人员形成良好的视觉感知,进而促使双方实现高效配合,在情感方面保持统一性,从而形成良好的乐队表演氛围。

二、肢体语言在乐队指挥中的主要作用

首先,乐队指挥利用肢体语言进行指挥,可促使演奏者之间的表演更具有统一性。乐队表演是一种集体性活动,指挥者不仅是乐队的领军型人物,也是这个队伍的灵魂,可见指挥者在乐队表演中有着统领全局的重要作用。指挥者需要根据音乐作品的呈现效果需求及其内涵等因素,通过肢体语言展开统一协调,保证表演整齐划一的特点。在乐队表演中,不仅要在表演节奏和声音等方面具有统一性,也需要重视每个人肢体语言的统一性,使观众感受一场视听盛宴。因此,乐队指挥需要合理应用肢体语言,保证整个表演活动的和谐统一。乐队表演是一种将各种乐器、演唱等声音融合起来的声音共鸣的一种方式,充分体现出肢体动作与音乐作品声音之间的协调性,进而提升表演的综合效果。乐队表演的关键是和谐统一,不仅是声音方面的统一,也是表演方面的统一,并且这种统一是打动观众的关键[2]。因此,乐队指挥者需要考虑大局,根据表演的实际需求进行指挥,保证表演时的声音能够保持强弱的一致性,营造整齐统一的表演效果,带给观众震撼的同时,也使其对音乐作品产生共鸣。

其次,有利于保证乐队表演时体现出音乐作品的内涵。在乐队表演中,如果只是单一通过演唱来表达音乐的情感与内涵,虽然效果也很好,但是表演形式比较单一,如果能够将乐队指挥融入表演中,那么表演就会更加丰满,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表现也会更立体、更完美。在乐队表演中,需要与观众分享音乐的内涵和情感,因此,指挥者需要在合适的时机调动演奏人员的情绪,使其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并且动作要保持一致性,这需要演奏人员与指挥者之间有默契,才能保证肢体动作整齐划一、行云流水,使观众可以体验到音乐的情感与内涵,在听觉和视觉上都有良好的感受。肢体动作能够表达出情绪,指挥者只有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才能促使整个表演获得观众的喜爱。演奏人员在表演时,只有对音乐的内涵和情感有所感悟,才会随着表演的进行做出肢体反应,这是乐队表演时的正常表现,也是指挥者通过肢体语言促使演奏人员动作统一,提高表演的真实性,提升乐队表演的艺术价值。

三、肢体语言在乐队指挥中的应用

(一)应用面部语言

在乐队指挥实践中,指挥者根据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做出合适的面部表情,以此传递音乐情感,表达音乐中复杂的思想,进而对乐队表演产生良好的影响。首先,眉眼组合语言。乐队指挥为了保证表演效果,需要所有的演奏人员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关注整体,而不是过于重视个人或者特殊的声部。为了保证演奏人员能够领悟自己的肢体语言,指挥者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注视特定的演奏人员。眼睛能够传递无声的语言,眼神变化可以传递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眼神自然地流露出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眼睛是表现心灵变化的窗户,感情也会在眼神上有准确的表现。[3]眉是面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指挥者可以通过扬眉的方式表达内心激动、兴奋等情绪;锁眉则可以表现出哀愁、痛苦等情绪;害羞和害臊等类似的情绪可以采用低眉的方式来表达。眉、眼是难以分割的面部组成部分,二者具有整体性,互相配合才能达到很好的乐队表演效果。其次,乐队指挥过程中,很多指挥员习惯根据歌词对照口型,为保证团队合作的效果,需要在很多环节对照口型,该方法在演唱和节奏表达方面具有很好的实用效果。如果指挥者在表演过程中指着自己的额部,可以表达出声音不集中、无位置的表演情况,此时需要将声音位置提高;在表演过程中,如果气息较浅,指挥者可以通过下巴下拉的面部表情来表示;手指下指可以表达“拖住气息”的意思。

(二)应用上肢语言

在上肢语言中,手势语言在乐队指挥中所表达的信息最为丰富,能够充分表达出音乐的思想和情感。手势语言需要通过上肢不同部分之间的密切配合来表达,突出音乐的内涵。首先,手指语言。手指能够表现多种不同的语言。在乐队指挥中,指挥者对手的控制非常重要,既要重视阻力,也需要重视气息通畅性,表达出声音的抑扬顿挫[4]。因此,阻力在乐队指挥中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指挥时,手指需要稍有弯曲,中指则需要朝着正前方,大拇指与食指之间则以弧形的方式拉开,手掌心朝着演奏人员,此时表示指挥者手心可以对演奏的声音进行控制,掌心也可呈现拥抱状,表示演奏的声音抱为一团。例如:手呈现出握拳状,表示此时音乐呈现应该是低沉、坚实、有力量的,表达异常悲壮、震荡人心的音乐效果;掌心向下或者下压时则表现声音渐弱,掌心向上则表示逐渐增强。此外,指挥者竖起拇指,其他手指呈拳状,能够对演奏人员发挥出激励作用。其次,手腕语言。乐队指挥中,手掌的位置要略高于手腕,手腕的位置通常不能移动,即便是很轻微的活动也需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在乐队表演的过程中,手腕需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避免表演时出现节拍混乱的情况。乐队指挥需要利用好手腕,利用手腕保持类似于固定但是不会僵硬的动作,表达出音乐的绵延感。做好这些,能够呈现出指挥者手和手指对音乐的控制感。最后,手掌语言。乐队表演中,指挥者需要在内心形成“手掌控制音乐节奏”的感觉。这样的操作无法通过单一的手掌完成,而需要手腕和手指配合,进而给观众呈现完美的音乐表演。

(三)应用手臂语言

乐队指挥在通过手臂语言进行肢体语言表达时,需要利用好小臂和大臂的语言。小臂的支撑点是肘部,肘部的配合才能促使小臂完成肢体语言的表达。小臂的力度处于中间位置,不强不弱。结合小臂动作特点,其表现力的特点为:如果音乐作品表达的是事件,乐队表演的效果比较稳定,没有较大的情感波动,整体平铺直叙;如果是过渡性质部分的表演,小臂的语言表达需要在手和大臂之间进行动作;如果想要表现出从弱到强的音乐感觉,小臂语言也就需要体现出过渡性的特点[5]。在肩关节的辅助下,大臂语言才能促使手和小臂语言指挥发挥作用。因为大臂语言表达时的肢体动作会对拍子产生直接影响,也就意味着动作幅度越大,图示越是清晰可见,表现力也就越好,乐队表演效果也越好。

(四)应用身体语言

指挥者在乐队表演的指挥工作中需要心态保持放松,站姿良好。心态放松的同时,身姿也要挺拔,双脚稳稳地站在舞台上,肩部保持放松状态,腿部稍稍分开。这样的站姿可以有一种积极向上、和谐美的视觉感受,而观众可以通过站姿感受到音乐想要表达的含义和情感。在指挥时,为了保证指挥者可以看见演奏的所有成员,也为了让所有成员都看见指挥者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一般身高较高的指挥者可以与演奏人员保持平视,如果身高不高则需要仰面指挥。此外,指挥者对音乐的处理和心理变化,通常能够通过坐姿、站姿的变化反映出来。合理使用身体语言,指挥者在乐队指挥中的效果更好,也可以顺利改善乐队表演效果,向观众传递良好的音乐氛围。

四、总结

乐队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美学方面有较高的价值,与其他的音乐表演形式相比,群体性特点比较明显,但对指挥者的肢体语言应用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在指挥工作中,指挥者需要拥有较高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表演能力,能够结合音乐的内容和意境调整肢体语言,进而提升乐队表演效果,使观众有良好的体验。

猜你喜欢

指挥者小臂乐队
食品搬运机器人小臂的静态分析与优化
花的乐队
210kg工业机器人小臂模块化结构设计
码垛机器人小臂结构轻量化设计*
花的乐队
大型交响乐团表演中指挥的作用探究
FOLLOW FOLLOW 《乐队》
合唱指挥者应具有的素质及指挥要点探析
基于ANSYS的工业机器人小臂有限元静态分析
一位富有创见的指挥者——邓华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