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山西本土音乐
——以山西长子八音会为例

2023-09-19

戏剧之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长子县八音长子

闫 莉

(中北大学 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一、长子八音会的生存背景

长子八音会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艺术特点是气势恢宏、热烈奔放,它不仅满足了当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折射出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

(一)历史背景

长子县是炎帝神农氏教民传耕之地,是古老美丽的神话“精卫填海”的发生地,也是尧王故里。秦汉五百年间,长子县一直为上党郡郡治,东晋十六国时期长子县又为西燕国都。始祖炎帝在长子发鸠山尝百草,在羊头山试五谷,创造了中华医药、农耕等诸多文明。其中,始造土鼓、樻桴、苇龠等各种祭祀活动,特别是春祈秋报,都是以行鼓说唱的方式进行。2007年7月,长子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千年古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曲艺文化,长子八音会至今还发挥着祭祀祈福的重要作用,出现在婚丧嫁娶、成人圆锁、庙会等活动中。再加上长子古时有“长子不出门”“祭祀只传长子”等传统,使长子八音会等曲艺形式在长子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一代代流传下来。

(二)地理环境

长子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在北纬35°53′—36°15′,东经112°27′—113°00′之间。地势西高东低,位于上党盆地西侧。东部与太行山、上党区、潞州区搭界。西部与临汾安泽县、晋城沁水县、太岳山相邻。南接高平市、北邻屯留县。处于太行山和太岳山的结合部,三面环山,地表水以发鸠山主峰方山为界,境内山川、丘陵、沟、坡等地貌形态俱全。截止到2018年,全县面积1029平方公里,下辖7镇5乡1个开发区,399个行政区,总人口近366459人,其中,汉族人口居多,占总人口的99.85%。少数民族有24个,人口约占全县人口的0.2%,是上党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县城之一。据县志记载,随着朝代的更替,唐朝时长子曾隶属潞州府,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期间非常重视音乐,倡导编制乐队进行演奏,并组建了民间乐队。宋代,“迎神赛曲”勃然兴起,长子县境内的八音会也随之得到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长子的传统八音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三)发展现状

随着本地经济文化的繁荣,长子八音会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首先,八音会的演奏乐器得到了扩充。在唢呐、板胡、二胡、鼓、锣、镲等民间乐器的基础上加入了电子琴、架子鼓、电子鼓和长号、小号等铜管乐器,使中西乐器相融合。为了适应社会潮流,还充分运用了现代化的技术如灯光、音响,同时,吸纳了大量的女艺人。其次,表演内容更加丰富,在演奏具有民间色彩的曲艺小段时汲取了国内的名曲片段,经过民间艺人的实践、创新,满足了当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了传统与潮流的有机融合。

长子八音会兼容并包,不仅通过吸纳其他音乐特色文化来丰富自己,而且,乐队的演出机制不断完善,呈现出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从而使演出队伍不断壮大。据粗略统计,目前长子县八音会乐队有100多支,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其中,大多数人是从事农业,后经过自发组织形成演出团队。

二、长子八音会演奏曲目与乐器构成

长子八音会在民俗活动中独具魅力,其演奏曲目、曲牌种类较多,器乐组成和谐统一,演奏形式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演奏曲目

在长子八音会中,演奏曲目会根据参加活动场所的不同而不同。结婚庆典中主要演奏的曲目有《小十翻》《大十番》《送丈夫》《节节高》等。在丧事活动中乐班选曲吹奏的曲目主要有上党梆子如《戏牡丹》、上党落子、长子鼓书等。长子八音会社演奏的曲目风格多样,有单独吹奏的,也有全场连奏的,从而形成了套曲、多曲体、单曲体的音乐结构体裁。单曲体结构短小,往往只有一个乐段,对主旋律进行加花然后反复演奏,通常用于街头八音会,如器乐曲《送丈夫》是4+4的方整型乐段,乐曲结构为起、承、转、合;调式为五声音阶徵调式。演奏氛围欢快活泼、粗犷高昂,通常用于街头和庙会。套曲是由多个乐段和多个曲牌组成,篇幅较长,各个乐段表达不同的情感,有明显的对比关系。如《大十番》是一首传统的打击乐套曲,包含引子、主体、尾声,由十首曲牌组成。整体曲风活泼欢快、婉转悠扬,乐段之间相互呼应、相互对比。如《大十番》中的《武夜城》的演奏乐器是锣鼓经和唢呐,乐曲结构是传统的六声徵调式,曲谱前五小节乐句由唢呐演奏,唢呐吹完后,锣鼓进入,形成“一吹一打”的演奏形式,节奏紧凑、锣鼓喧天,通过改变节拍节奏表现音乐情绪。

(二)演奏乐器

长子八音会的演奏乐器主要有民族吹管乐器、民族拉弦乐器和民族打击乐器等。

1.民族吹管乐器。民族吹管乐器主要是指笙、笛子、唢呐、管子等,在长子晋韵鼓曲社中常用的吹管乐器主要指唢呐和管子。唢呐也叫八音、喇叭,是长子晋韵鼓曲社的主奏乐器之一,在乐队中起领奏作用,演奏传统的曲目曲牌时,节奏、速度都通过唢呐进行调控。唢呐属于八音超吹乐器,有八个音孔,所以音色明亮、高亢,适用于表现热烈、欢快、雄壮的情绪,用途广泛,既可以在婚礼中吹奏喜庆欢快的乐曲,也可以在葬礼中吹奏悲伤的乐曲。而在长子八音会的演出活动中,艺人一般会使用D调高音唢呐,音域为a1-g3。音色明亮,表现力强,也常用于戏文吹奏。管子是八音会中最古老的一种吹奏乐器,又称“头管”“风管”“筚篥”。属于十一度超吹乐器,构造简单,音色明亮、尖锐。管子的技巧性较强,艺人可以连奏、单吐、双吐、三吐、弹音等,也可以通过嘴含哨片控制音高。管子是长子八音会的主奏乐器之一,通常可以独奏、重奏,音色质朴,在八音会的乐队演出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民族拉弦乐器。民族拉弦乐器主要是指胡琴类乐器,长子八音会活动中主要使用的民族拉弦乐器是二胡和板胡。二胡又叫“南胡”和“胡琴”,结构为琴头、弦轴、琴杆、音窗、琴筒、琴皮、琴托、琴弓。内外定弦一般为d1-a2,二胡有四个音区,分别是:高音区、极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二胡在乐队中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擅长演奏细腻的抒情段落,在长子晋韵鼓曲社的演出活动中做伴奏乐器,常用于乐队的合奏、重奏。板胡俗称“秦胡”“大弦”“梆子胡”,分高音和中音两种,板胡比二胡的声音更加清澈,技巧性较强,在乐队中既可以表现欢快的情绪也可以表现哀伤的情绪。

3.民族打击乐器。根据音色和材料的不同,民族打击乐器主要可以分为鼓类、锣类、钹类、板类。本文主要介绍长子晋韵鼓曲社使用的鼓类乐器、钹类乐器和板类乐器。鼓属于民族打击乐器,在八音会乐队的演出活动中起指挥、领奏作用,八音会常用的鼓主要有大鼓、小鼓和板鼓。大鼓也叫老鼓、堂鼓,通过敲击鼓中心发音,声音低沉厚实。可以单打、双打、闷击、压击、滚奏等,在演出时通过改变力度烘托演奏氛围。小鼓也叫战鼓、墩鼓和京堂鼓,小鼓发音坚实而有弹性,余音较短,适合节奏密集的音型,常表现热烈喧腾的演奏氛围。在八音会演出中,小鼓和唢呐演奏通常是同一个艺人。板鼓也叫单皮鼓、二黄鼓,木框较厚,蒙以猪皮,用竹制的鼓扦敲击中心,发音坚实短促,在长子八音会中常兼大鼓、小鼓等演奏,钹分大钹、小钹和中音钹,大钹也叫大镲,小钹叫小镲、节奏镲,中音钹叫京钹和铙钹。钹为铜制打击乐器,两面一副。大钹声音洪亮,可以双击、闷击、单击,常用于乐队合奏或者为歌舞伴奏,小钹音色清亮,常表现欢快、热闹的演奏氛围。钹没有固定音高,能通过不同的演奏手法表现不同的音高,在演出活动中控制节奏。梆子属于板类乐器,由两根红木制的短棒组成,一粗一细,通过左右手各持一根互相敲击发声,音色响亮,是梆子戏中重要的打击乐器,也是长子八音会中重要的伴奏乐器,无固定音高,起卡节奏的作用。

4.其他乐器。长子八音会中使用的电声乐器是后来才加入的,主要电声乐器有电子鼓和电子琴。电子鼓是一种电动机械装置,通过演奏转换成电波信号。通常在长子晋韵鼓曲社的乐队演出中作为伴奏乐器烘托氛围使用。电子琴是通过电子元件产生音响的乐器。电子琴音响效果较好,在乐队中伴奏,起重要的和声作用。参加乐班的演出活动时电子乐器方便携带,可以和八音会的纯乐器很好地融合起来演奏通俗歌曲,所以,电子琴已经成为当代八音会演奏必不可少的乐器。

三、长子八音会的传承方式

长子八音会是当地老百姓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漫长的历史中得以保存并传承下来,所以,正确的传承方式是长子八音会能够世代相传的重要条件。

(一)口传心授

口传心授是一种传统的民间音乐传承方式,是指艺人通过言传身教向学艺者传授技艺。在长子八音会的乐队里,有许多50岁左右的成员,他们大都不认识简谱和五线谱,在这种情况下,技艺是通过艺人师傅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所谓“口传”是指艺人通过师傅一句一句口述的方式学习,最后按照师傅的演奏方式进行演奏,“心授”指艺人向学习者传授对音乐的领悟和感受,是传承技艺的较高境界,艺人要有极高的音乐乐感,这种传承方式的优点是简单、便捷,个人风格较强,这也使艺人对乐曲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从而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保留了传统音乐的精髓,使一些传统吹打乐器的技艺特点得以保存下来。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艺人通过师傅学习技艺,完全模仿师傅的演奏风格,如果离开师傅,艺人便不知如何演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八音会乐曲曲目、曲牌和演奏的创新。

(二)走进校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学校教育承担了传承文化的任务。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八音会逐渐实现了传统与潮流的结合,乐队融入了现代化的电声乐器和部分西洋乐器,加入了电子琴作和声伴奏乐器,但这无法依赖口传心授式的传承方式进行传承,传承人必须系统地学习简谱、五线谱、乐理、和声等专业音乐知识。学校作为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场所,成了传承艺术的重要主体。现在,许多普通高校都建立了音乐学院,比如山西本地的长治学院,学生通过艺考进入学院,在学校进行正规的音乐理论学习,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下进行器乐演奏学习和声乐演唱技艺训练。同时,随着人们对艺术文化的重视以及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地方性传统艺术走进校园,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播让更多的艺术学习者认识了民间传统八音会,这有利于八音会的创新发展和传承,所以,学校作为一个专业的教育场合,成为传承长子八音会的重要主体。

以上两种传承方式对民间传统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除了这两种方式外,还存在多媒体传承方式、自学式的传承方式等,这些不同的传承方式使八音会获得更好的传承发展。长子八音会是长子特色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吹打乐,是当地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本文在论述山西本土音乐长子八音会的过程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八音会的生存背景、地理环境和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其次对八音会的演奏曲目和演奏乐器进行分析,最后对地方传统八音会的传承方式进行分析,对乐班口传心授和学校教育的传承方式进行论述。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研究,笔者深入了解了长子八音会独特的演奏方式和艺术风格,目前,长子八音会已经成为长子县的特殊文化现象和重要文化产业,对长子本地的文化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对长子八音会发展现状的探究对于我们传承保护山西民间吹打乐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长子县八音长子
《八音的秘密》
长子县:创新服务环境 做好信访工作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精准扶贫视域下的扶贫模式创新
乡村八音
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水环境污染源调查
布依八音坐唱
【活跃领域】:美食百年手艺撑起深夜食堂
基于变步长子空间追踪的DCT域非均匀采样图像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