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No.1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法

2023-09-19于欣然

戏剧之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叙事曲八度小调

于欣然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一、《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 No.1的创作背景

(一)作者生平简介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出生于波兰,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最负盛名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有“浪漫主义钢琴诗人”之称。肖邦以钢琴曲为主要创作形式,风格多变、内容丰富、情感质朴,主题贴近波兰人民的生活和波兰的历史文化等,旋律热烈奔放,和声多姿多彩,结构灵动洒脱。肖邦是一位有极高音乐才华的伟大音乐家,也是世界著名的钢琴教育家和演奏家,他所创立的波兰民族乐派对欧洲乃至整个人类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其演奏技巧高超,音响绚丽、富有热情,钢琴踏板运用方法别具一格。肖邦一生创作的作品体裁丰富,叙事曲在其全部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创作背景

肖邦生前共创作了4篇叙事曲,《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首部以叙事曲为曲名的器乐杰作。肖邦1831年才写出了这首曲子,其间正值华沙革命失败、波兰亡国、肖邦被放逐到法兰西之际,身在异乡,肖邦深感悲愤痛苦,在受波兰民族革命英雄诗人密茨凯维支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感召后写下《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个经典之作。这首叙事曲集肖邦浓郁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于一身,流露出华沙起义的失败给这位爱国的音乐家所带来的极大冲击,以至于在当时的波兰引起了巨大而深远的反响。这部叙事曲以优美简洁的旋律和丰富多样的调式织体赢得当时人们的喜爱。

(三)《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创作特征

肖邦钢琴曲的特色十分鲜明,风格轻柔细腻、旋律协调、音乐形式过渡十分丰富、乐句间极为精致。同时,其作品又很有特色和创意,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在肖邦的4首叙事曲当中,《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演奏难度系数最高的一首,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它以两个鲜明的比较主题展开叙述,抒发肖邦迫切希望祖国解放并把命运同祖国紧紧联系起来的爱国情怀。乐曲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展现出作曲家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认识及对未来理想的美好憧憬。尽管本曲有各种各样的感情,但音乐是严谨的,并不只是表现激动的情绪。在这首作品中,作者使用了奏鸣曲式,只有对肖邦所要表达的速度、力度有正确理解,并对众多表情记号加以关注,才能正确反映肖邦钢琴创作的特色,使这首叙事曲的感染力得到完美呈现。

二、《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 No.1的音乐分析

(一)引子1-7

开头引子的7小节,双手合奏,使人们进入一种庄严的氛围中,就像一场舞台剧慢慢拉开帷幕。3、4小节和5、6小节中间出现了休止符,但乐句并没有就此结束,在演奏时要注意休止符的运用,做到“音断意不断”。

2.呈示部8-93

第8小节开始的主部主题中,一个小句和另一个小句中间用一个8分休止符隔开。主题开头以弱起开始,速度逐渐加快,在13小节到达旋律最高点。21小节开始,调性由g小调转成了a小调并在33小节转回g小调,使乐句更富有韵律性,调性逐渐凸显。后面的一串琶音则由g小调转成降E大调,使乐曲旋律性大大增强。36-39和40-43小节前后呼应,情绪越来越高涨。44小节开始大量运用琶音,并由g小调转为降E大调。从68小节开始,音乐变得抒情悠扬,旋律更加明朗,pp的运用使音乐更有表现力,体现出肖邦“音乐诗人”的特点。82-93小节为展开部作准备。

(二)展开部94-164

展开部是整首曲子的高潮,由两个主题和一个插部组成。其中,第一主题是94-105小节,为a小调,重复的是前面主题的调式调性,表达的是悲伤的情绪。第二主题是106-125小节,为A大调,左手运用了柱式和弦,右手运用了大量八度音程,ff使音乐变得更有情感,在弹奏时要注意渐强的运用。插部是126-165小节,为降E大调,插部部分要注意不可中断,一口气演奏完毕,在演奏中要注意声音的颗粒性,还要兼顾旋律的轻巧特点。

(三)再现部166-207

再现部是对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再现。需要注意的是,《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先演奏副部主题(166-193小节),再演奏主部主题(194-207小节),调性也由降E大调转到g小调。先演奏副部主题是为了与主部主题形成强烈的对比,可以将音乐再次推向高潮。

(四)尾声208-264

此部分为全曲演奏的难点,演奏这个旋律在技术上具有相当难度,需要演奏得极其准确。要用一连串六连音与前面的旋律构成强烈反差,似乎全部的情感都在这一瞬间被突然释放出来。从第256小节开始,通过一连串快速弹奏的音阶把曲子带到最高点,并以一种十分有序的反向八度结束。

三、《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 No.1的演奏技法分析

肖邦的钢琴作品演奏技巧种类繁多,这首乐曲主要涉及以下五类钢琴演奏技法:节奏技巧、踏板技巧、八度演奏技巧、多声部的手指控制能力、手指的快速跑动。

(一)节奏

在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音乐形式和节拍的结合,多种节奏模式并存,这些不同类型的音乐元素通过一定的结构关系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而又复杂的整体。这是一首由多声部构成的复调作品,包含多种声音要素,这种多重变化节奏使音乐的叙事性大大加强,仿佛在讲故事。除了引子和尾声外,这首乐曲基本由六拍组成。这种节奏也出现在波兰民间音乐中,具有舞蹈的节奏特点,但在第二拍常常出现强拍的旋律形态,演奏者在弹奏时需注意力度对比。在《g小调第一叙事曲》中,节奏的变化十分细微,在演奏以歌唱性为特点的乐曲旋律时要保持统一,而节奏又有部分改变。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演奏者必须对整首音乐作品中段、首尾有精准把握,才能做到以乐句为基础使演奏速度发生微妙变化。

(二)踏板技巧

踏板对于钢琴音乐演奏的意义不可低估。有些演奏者刚弹完一首乐曲便迫不及待地加踏板。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起到帮助演奏者更好把握作品情感的作用,反而会影响整首乐曲的演奏效果。很多演奏者认为,只要把音符按一定顺序敲一遍就行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此时,演奏者对整首乐谱还比较陌生,在演奏过程中容易走马观花式地去看,往往更换踏板不够及时,演奏旋律不够准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踩踏板前应注意把握好整体乐谱,同时,准确地确定踏板的更换部位。在踩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直接踩踏到底部,应根据不同音色选择踩踏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或者是整体踩踏,这有利于钢琴音乐演奏风格特点的全面呈现。另外,力度上的比较在音乐表演中也应该引起重视。

(三)八度技巧

肖邦尽管不同于李斯特对八度技巧进行炫技性运用,但其作品演奏难度依然较高。本作品包含较多的连续八度音跑动和跨度较大的八度技巧等。作品中的106小节到125小节展现英雄主义色彩这一乐段运用此类技巧非常多。这一乐段的右手运用了大量的和弦和连续的八度技巧跑动。练习此类技巧要注意音与音之间的平均度以及八度跑动过程中的音准和指法。指法方面可以大部分白键八度音用1指和5指,黑键演奏更多用1指和4指。单调地运用1指和5指来演奏八度的跑动会增加演奏的难度及准确度。这一乐段中八度音之间的关系更多是半音关系或音阶关系。比如110小节到112小节的右手部分和全曲的后七小节的左右手的八度半音的运用,以及119到123小节右手大量的八度音阶式行进。对此类技巧,觉得较难的演奏者可以提前对八度半音和音阶的基本技巧进行训练。

(四)多声部的手指控制能力

很多演奏者对快速演奏的技巧难点更为注意,却非常容易忽略手指的控制能力,手指的控制能力也是钢琴演奏技巧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多声部手指控制能力的好坏是评判演奏者是否专业的标准之一。本作品中,从8小节至43小节这一中速乐段中,大部分小节包含了3个声部,少量小节有4个声部,其中,主要旋律声部集中在右手的高声部。演奏者要十分注意音符符干向上的高声部旋律音。从肖邦对这一乐段的高声部指法编配和休止符的运用来看,可以很明显看出高声部的连贯度和乐句感的重要性。对于此类技巧,最大的忌讳就是不分析声部的主次关系,将所有的声部音符没有任何主次地演奏出来,因此,给予演奏者的建议是:一定要提前对声部进行分析,一定要对旋律声部进行单独的训练,尽量不要改变谱面上的指法建议,根据乐谱的连线和休止符来分析乐句。比如,第八小节右手的后两个音符,指法建议用两个5指滑下连贯演奏,演奏者必须注意下滑过程中的连贯性。21小节至23小节的右手高声部也运用了按住3指变5指,按住4指变5指等指法建议,这类指法编配可以在演奏好所有声部的前提下将高声部乐句连贯演奏出来,绝不可为图一时方便而改变指法,破坏右手高声部的乐句线条。值得一提的是,全曲并不是所有多声部部分都是突出高声部,比如85小节和89小节的右手部分,需要略加突出中声部的保持音。因此,仔细分析声部,分清主次是演奏好这首作品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五)和弦及双音的跑动技巧

和弦及双音的跑动技巧是肖邦非常擅长使用的技术之一,他认为只有通过快速移动和弦才能使音乐产生强烈的效果,才能使乐曲变得更加动人,所以,对于每一个音程来说,都应该采用不同速度的移动。同时,由于肖邦的左手有丰富的表现力,所以,他经常把一些简单的动作融入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中,使整个乐章的情绪得到更好的表达。速度提高后,双音要靠近琴键演奏。特别是弹奏双音和双音线时,不要把手指举得太高,以免影响手指的快速弹奏,而是贴近琴键表面,利用手腕的弹性带动手指移动。同时,手腕、手臂和肩膀都要处于放松状态,不要用多余的力量给手指的快速奔跑带来阻力。音乐中虽然有很多休止符,但在快的乐章中,休止符的停顿时间几乎不存在,双音要紧密相连,不能有停顿感。如果双音没有连接起来,就会造成音色上的失真,这时,需要更换新的声音来恢复旋律,这样做不仅不会增加乐器本身的负担,还会让人感到更舒适,也可以减少演奏者的紧张程度。这首《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篇幅比较长,所需的耐力也会相应增加。所以,手指跑动速度也会相应加快,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在手指跑动中适度放松。乐曲208-241小节中双音及三音居多,我们要把手臂的重量感传导到指尖,让指尖弹奏起来有弹性,手臂肌肉不要过于紧张,而要找到手指向下触碰的重心键,使前臂肌肉适当放松,才能使快速奔跑的手指的耐力得到提高。

四、结语

通过分析肖邦这首《g小调第一叙事曲》,能使更多的音乐爱好者领略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魅力,及肖邦的钢琴作品演奏技巧中所蕴含的难点与部分要点。作为一个讲求抒情性、自传性和歌唱性的浪漫主义作品,肖邦的这首作品是成功的,也为后面三首叙事曲的整体创作作了精彩的铺垫。这首乐曲演奏难度较高,演奏者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肖邦浓厚的爱国情感、精湛的演奏技巧,掌握这首作品的演奏不但可以让演奏者的技巧上升一个台阶,还能让演奏者体会到多种技法在演奏乐曲中的运用,从而表现出肖邦的艺术创造力与对祖国的浓烈的热爱。

猜你喜欢

叙事曲八度小调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奔驰在祖国大地上
——选自大型交响叙事曲《苗寨的故事》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五河小调
浅析《兰花花叙事曲》特色揉弦的运用
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探究李斯特钢琴曲《魔王》
刍议音乐表演与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试论音乐表演中如何进行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Elght Below《零下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