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歌剧特点与发展研究

2023-09-19马昭懿

戏剧之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歌剧俄罗斯

马昭懿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 俄罗斯 圣彼得堡)

十九世纪初期的俄罗斯受到异国歌剧的影响非常明显,艺术家们开始在音乐作品当中加入民族元素和时代元素,这也给俄罗斯民族音乐开辟了新的篇章。中俄两国在思想文化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借鉴俄罗斯民族艺术精华,对于中国歌剧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

(一)受民间音乐的影响

实际上,民族歌剧并非由作曲家直接创作而成,其最根源的艺术性在于特殊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民族文化,作曲家只不过将这些民族文化转变为实际的曲目。例如,格林卡就在歌剧创作当中受到民间音乐的启发,大量选择本土素材和传统乐器,配合民族元素和西方元素当中的民族特征,创造具有俄罗斯特点的民族音乐。例如,他所采用的变奏手法大多源自传统的俄罗斯民歌,因为他能深刻认识到民族音乐背后的思想内涵,将西方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作品与俄罗斯民族风格进行有机结合,广泛使用俄罗斯民族音乐的语言和旋律特征,融入高超的音乐技法,创作具有民族风味的俄罗斯作品。在格林卡之后,也有多位民族音乐家创作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音乐作品,这是俄罗斯音乐开始转向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重要标志。

(二)本土化素材应用

俄罗斯民族歌剧尊崇现实主义原则,从民间素材出发,融入了大量东方音乐元素,创造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歌剧,民族素材和西方元素的结合是世界音乐发展进程当中的瑰宝。以格林卡为例,格林卡选择了大量俄罗斯的民间音乐素材,在深入了解人民生活和音乐表达特性的前提下,开展民族歌剧创作,在很多的音乐作品当中加入了民族情感,甚至是古典音乐文化和农民文化,刻意避免了浪漫主义的华而不实。例如,《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所描述的就是人民战胜邪恶势力的信心,展现的是传统信仰当中的正义必胜原理,鲁斯兰的人物形象也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的特征。音乐家在深入了解人们生活的前提之下创作的民族歌剧作品将人民创造的元素转变为音符,然后将民族音乐旋律融入音乐创作当中,潜心研究音乐的内部规律,最终让更多的歌剧作品被人们所熟知。

(三)民族乐器的模仿

音乐结构本身包含两种主要特征,一种是时间性层面的特征,而另一种则是空间性层面的特征。音乐本身是依靠听觉展现的,所以歌剧当中的时间特征会占据音乐层面的时间概念,不同的音色效果也是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来进行表达的。俄罗斯歌剧当中所采用的“配器”技术早在西方发展多年,且技法已经比较成熟,音乐速度的快慢和节奏的强弱变化,让不同民族乐器相互交融,歌剧的民族性变得更加突出[1]。

(四)文化互动

俄罗斯歌剧追求民族性并不代表其完全局限在民族框架当中,反之,可以从其独特的民族性当中揭示出世界性。俄罗斯歌剧是民族歌剧层面的伟大成就,也是世界艺术范围内的珍贵财宝,任何民族音乐都包含多层次的文化互动内涵,俄罗斯歌剧也是如此,在和西方音乐创作手法进行融合并接触不同民族音乐的历史文化之后,俄罗斯歌剧在发展进程当中不再固步自封,而是从十九世纪开始吸收不同文化的先进之处,在本民族的土壤当中生根发芽。世界音乐是不同文明的多样性统一,俄罗斯歌剧在音乐创作当中吸收了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也将民族性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民族音乐的发展前途从此更加光明。

二、俄罗斯民族歌剧的特点

(一)蕴含自由民主化内容

任何歌剧作品本质上都是对人类情感的一种特定表达,所以我们在分析歌剧作品时,就需要从思想层面来分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虽然战争会给人们带来痛苦,但艺术却会在战火的洗礼当中重生。正是在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产生了涅克拉索夫和普希金等世界性的文学大师,对于当时的俄国而言,需要改变社会发展状况,他们企图从社会思想的角度找到俄国问题的具体出路[2]。而以民族素材为主体的歌剧自然会选择支持斯拉夫派文学,所以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普希金。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很多歌剧都是以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为原剧本而进行创造的,除了《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之外,还包括《高加索的俘虏》《黑桃皇后》《萨旦王的故事》等,这些作品结合时代背景,呈现出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

例如,普希金的《高加索的俘虏》就是其被流放至南方时所完成的一部经典浪漫主义作品,能够反映出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他厌倦现在的生活,并希望脱离现实的束缚。虽然我们现阶段已经无法得知这些作曲家是否是因为自由和民主的思想追求,才大量选择普希金的作品展开歌剧创作,但可以确定的是,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进入俄国之后,上层艺术家在歌剧的音乐当中高度重视人道主义精神。例如,俄罗斯从十八世纪开始引进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这些歌剧迅速占据了俄罗斯的各大舞台,作曲家们开始借鉴西欧国家在音乐作品方面的创作技法,而作曲者对于音乐的学习和借鉴也代表了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这让俄罗斯歌剧的影响力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呈现。所以,那些包含自由和民主化的内容会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得到体现,正如格林卡创作了经典的作品之后,很多作者进一步融入其他歌剧曲风精华,完整记录了俄罗斯民间音乐元素推进俄罗斯歌剧发展的历程,自由和民主化内容也激励了俄罗斯的普通民众[3]。

在俄罗斯的民族歌剧作品当中,无论是宣叙调、咏叹调还是合唱,都包含了丰富的民族元素,能够推进情节的发展,突出音乐结构的整体思维。正如《伊万·苏萨宁》中的苏萨宁舍生取义的精神,代表的就是俄罗斯的民族精神,意味着该民族每一个人都会像苏萨宁一样为国家而无畏奋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中主人公机智勇敢和忠贞不渝的态度,也代表着俄罗斯人的民族气节。

(二)爱国主义的深刻情怀

任何歌剧作品归根结底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十九世纪,俄罗斯还是农奴制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农奴及其子女都是贵族地主的私有财产,所以农奴没有自由,他们甚至可以被用来换取粮食。直至1812年,拿破仑率领法国士兵入侵俄国之后,俄国的统治者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而守卫家园的则是那些农奴。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诞生了很多英雄事迹,同时也让很多优秀的歌剧作品融入了爱国主义情怀。这并非孤例,各国的创作者们出于情感表达的现实需求,纷纷选择以民族元素为主的各类艺术创作,这种鲜明的目的性和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情感共鸣。

具体来看,俄罗斯歌剧大多选择的是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对于民间题材的选取和创作技法上的革新,也让爱国主义情怀被深刻融入歌剧本身,这些歌剧塑造了人民群众当中的英雄形象,展现出俄罗斯人民的民族气质。而在某些以神话传说为主题的歌剧中,又以巧妙的奇幻元素和现实世界建立联系,是传统题材的继承和创新,也是爱国思想的展现,众多的艺术家们在爱国事业当中努力践行着使命和职责[4]。

(三)包容化的音乐特性

包容化的音乐特性指的是当时的俄罗斯歌剧作品借鉴了其他国家的艺术精华,在保留本民族特色音乐的同时,具有国际性内涵。俄罗斯民族歌剧以民间音乐为基础,融入自然景色和民族历史,充分展现出民族音乐的时代特色。俄罗斯在十八世纪初期引进了法国和意大利的歌剧,并且在十九世纪的各类作品当中融合了这些国家的歌剧优势,对俄罗斯的民族音乐风格进行创新,将俄罗斯民族歌剧创作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作品不仅继承和发展了珍贵的民族文化,还促进了俄罗斯民族音乐艺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俄罗斯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舞台。

无论是法国大歌剧还是意大利喜歌剧,其中都有着可以参考和借鉴的部分。俄罗斯歌剧对法国歌剧的借鉴体现在对社会主题的选择方面,例如俄罗斯歌剧和法国歌剧的合唱就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意识和精神追求。此外,俄罗斯歌剧借鉴了意大利歌剧当中的民族风格和创作技巧,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的歌剧融入本民族的音乐作品,造就了十九世纪俄罗斯区域内独特的歌剧风格。

时至今日,俄罗斯歌剧对西方音乐发展的影响都非常显著,对世界音乐的变革作出了巨大贡献,让各国的民族音乐作品开始走向世界舞台,让音乐特色和古典主义精神之间进行了深度联系。这些艺术作品饱含生命力,歌颂了祖国的伟大和人民的可歌可泣,世界范围内的民族音乐发展也从十九世纪之后迈向了新的台阶[5]。任何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都是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壮大,面对经济全球化,民族音乐将继续伴随历史文化的积累而不断拓展,不断去伪存真,不断融入更多的先进创作技法。对于作曲者而言,他们在音乐创作的过程当中一方面传播了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促进了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那些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的作品与强烈的民族意识密不可分,给世界声乐艺术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俄罗斯歌剧对于我国音乐发展的影响也非常显著,我们应该学习以本民族文化素材为基础的音乐技法和音乐创作精神,在音乐领域去伪存真,求真务实。多民族的构成和长久的历史文化使得我国在音乐多样性上和俄罗斯有着相似之处。俄罗斯声乐发展对中国近现代声乐发展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对于新时期的艺术工作者而言,应该挖掘民族传统音乐中的深刻内涵,以民间音乐为素材,结合世界范围内的先进技法,奠定民族特色音乐发展基础,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运用更多的世界语言来表达民族智慧和民族形象,应用更多的先进音乐创作技法来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三、结语

民族矛盾和社会环境让歌剧成为人们表达情怀,唤醒民族意识的主要手段,俄罗斯歌剧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也出现了新的思想追求和精神支柱,诞生了独特的音乐成果。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我们更应该明确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与传统音乐的精髓,将先进的音乐成果在世界舞台上进行呈现。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歌剧俄罗斯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走进歌剧厅
另辟蹊径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