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元素在古典舞中的运用研究

2023-09-19

戏剧之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武生古典舞人物形象

刘 可

(郑州工商学院 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00)

戏曲作为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表演形式,融合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等各种艺术门类,经过长期发展,已构建起了较为成熟的艺术体系。长期以来,古典舞作品尤为热衷于通过戏曲艺术获得灵感,融合戏曲元素让古典舞作品变得更为丰富,更具内涵,展现出别样的东方韵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戏曲元素在古典舞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戏曲与古典舞的关联性

(一)我国戏曲的发展

我国传统戏剧起源于原始歌舞,亦可称之为戏曲,是一种有着十分悠久历史的综合舞台表演形式,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我国戏曲种类丰富,历经长期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为代表的中华戏曲百花苑,其他较为常见的戏曲种类还包括昆曲、川剧、粤剧、淮剧、汉剧、河南坠子、湖南花鼓戏等[1]。

“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戏剧的一种独特叫法,该称谓最早出现于宋代,但戏曲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用以娱神的原始歌舞,因此戏曲也是我国出现极早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以及讲唱形式的诸宫调,在结构、乐曲及内容等方面,均为元代杂剧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阶段为戏曲的发展期。到了元代,我国戏曲发展进入成熟期,历经漫长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戏曲舞台艺术。明清传奇在形式上是对宋元南戏体制的继承,并且发展得更为完备。发展至近现代,戏曲艺术愈发贴近生活,一大批戏曲艺术家投身戏曲艺术改良活动,并借助戏曲艺术宣传民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戏曲剧目。戏曲在长期发展中,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因为其或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总结、提炼及美化。

(二)我国古典舞的发展

“古典舞”主要指的是基于民间传统舞蹈,经过一代代舞蹈工作者不断提炼、整合、创造,并历经漫长的实践探索研究后形成的有着一定典范意义及古典风格特征的舞蹈。我国古典舞追求“形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的身韵,神韵是古典舞的核心、灵魂,神于中而形在外,“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意念情感赋予了身韵以深厚的内涵[2]。

我国古典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宫廷舞蹈或者更为早期的民间舞蹈,另外,古典舞还融合了传统武术、戏曲、杂技、壁画等的精髓及艺术风格。周代以来,到汉、两晋以及唐代宫廷均设置了专门的乐舞机构,致力于对专业乐舞人员进行集中培养,对在民间流行的自娱性舞蹈、宗教舞蹈等进行采集、整理,进而发展形成了宫廷舞蹈。尽管古典舞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及深厚的艺术沉淀,但其真正形成只有数十年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响应国家政策及满足艺术教学需求,欧阳予倩首次提出“古典舞”一词,并倡导人们从内涵深厚的戏曲表演中提炼舞蹈素材发展古典舞,以此为我国当时古典舞发展确立了方向。

二、戏曲元素对我国古典舞的影响

(一)强化舞蹈演员的外在形象

戏曲与古典舞尽管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但两者实质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此形成了各具风格的艺术特质。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元素在我国古典舞中的应用变得尤为广泛,在舞蹈编排中融入戏曲中的人物形象、舞蹈道具等元素,以创作出颇具戏曲韵味的舞蹈作品,戏曲元素与古典舞的相互融合,不仅可以推进舞蹈演员对人物的塑造,还可以让舞蹈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让舞蹈形式变得更为新颖,让舞蹈表演变得更富有生命力。

(二)提升舞蹈演员的内在气质

将戏曲元素运用于古典舞中,可促进舞蹈创作中的人物塑造,戏曲角色包括生、旦、净、末、丑等种类,不同种类的角色都有着对应的特征及程式化的表演动作。舞蹈表演侧重于情感表达,同时强调肢体的演绎,通常极易疏忽对人物角色的刻画,戏曲元素的运用则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戏曲元素中夸张的表演、脸谱、唱腔等,均可加深观众对人物形象的印象,凭借戏曲独特的“精、气、神”,可进一步提升人物的生动性。所以,在古典舞创作中,通过运用戏曲刻画人物的途径来演绎角色性格,能够让舞蹈作品变得更为生动细腻,让人物性格变得更为鲜明,更具感染力。

三、戏曲元素在古典舞中的运用

(一)戏曲行当在古典舞中的运用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是对古代社会民间生活的生动再现。我国戏曲艺术建立了独特的表演行当体制,即结合戏曲角色所处的社会阶层、人物身份、性格特征等,分成生、旦、净、末、丑等戏曲行当。我国古典舞主要借鉴了“生”行中的男性人物形象和“旦”行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并依托戏曲行当对人物形象特征进行艺术化、规范化处理,以此为古典舞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3]。

首先,“生”行中的男性人物形象在古典舞中的运用。生行作为扮演男性角色的戏曲行当,可分成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门类。我国古典舞中的男性人物形象,主要偏向于戏曲生行中的“小生”“武生”两种门类的角色表演特征,而小生主要扮演风流倜傥、文质彬彬的青少年男子;武生扮相多为擅长武艺的角色,并且可分成长靠武生、短打武生两大类。前者多使用长柄武器,且身穿着靠、头戴着盔、穿着厚底靴,扮演的通常是武艺高强、器宇不凡的将领;后者则兼用长短兵器,身着短装、穿薄底靴,要做到身手矫健,动作切忌拖泥带水[4]。比如,古典舞作品《武生》中男性角色的舞蹈表演,不仅运用了武生的各种动作形态,还对戏曲生行中诸如武松、林冲等英雄人物所具备的英勇无畏、百折不挠等精神进行借鉴,以此刻画一个武生的成长经历,展现武生精神。

其次,“旦”行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古典舞中的运用。旦行主要为戏曲艺术中的女性形象,可分成青衣、刀马旦、武旦、花旦等门类。其中,青衣,又称为正旦,多扮演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妇女角色;刀马旦多扮演英勇侠义的女元帅或女将领;武旦多扮演身怀武艺的江湖女子或者神怪精灵;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性格开朗的年轻少女。旦行中各类人物角色,都有着不同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这适用于以舞蹈动作形态来演绎古典舞中的各种人物形象。比如,古典舞作品《旦角》运用了戏曲旦行中的人物形象特征,整个作品描绘了一名女子由青年到老年所经历的戏曲人生,以此巧妙地融入了花旦、武旦、刀马旦、青衣等旦行女性形象,并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作品人物及其思想情感的转变。

(二)戏曲音乐在古典舞中的运用

戏曲音乐作为戏曲艺术中的重要元素,可分成声乐部分的唱腔与念白、器乐部分的文场与武场等表演形式,它们在戏曲表演中可发挥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发展、渲染表演氛围等作用。长期以来,戏曲音乐在古典舞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5]。

首先,唱腔与念白在古典舞中的运用。唱腔指的是戏曲中通过人声歌唱表现的曲调,而念白指的是一种处在读与唱之间并经由戏剧化、音乐化处理的语言音调。我国古典舞作品创作中,对戏曲音乐素材进行了广泛运用,如昆曲,其作为我国戏曲艺术中的一种古老剧种,不仅拥有华丽婉转的唱腔、温文儒雅的念白,还有着柔情的音韵、细腻的动作,古典舞作品《芳春行》就是在昆曲《牡丹亭》中“游园”一折[皂罗袍]曲牌唱段基础上进行创作的,《芳春行》将昆曲与古典舞蹈身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表明了戏曲音乐不仅可为古典舞表演创作提供多样化的音乐素材,还可显著提升古典舞作品的文化内涵。

其次,文场与武场在古典舞中的运用。戏曲艺术中的文场主要为演员演唱、场景伴奏提供配乐支持,而武场则主要为演员的唱、念、做、打等表演手段提供配合支持。通常而言,在戏曲器乐表演中,大多数剧种都有着特定的乐器组合样式,并基于不同风格构成各种音乐、技法,用以表现人物情感、渲染表演氛围。比如,京剧曲牌《夜深沉》便取材自昆曲《思凡》一折中的唱段音乐,之后经一系列艺术元素相互融合,由众多艺术创作者于各时期采取不同的音乐体裁,将其创作成多种不同样式的素材,进一步造就了戏曲音乐经典作品《夜深沉》。基于此,为戏曲剧目《霸王别姬》《击鼓骂曹》编制了京腔伴奏,更将《夜深沉》作为音乐背景,融合了一系列戏曲元素,推进戏曲音乐京韵特色与古典舞身段的有机融合,创作了被命名为《夜深沉》的古典舞作品。该古典舞作品将豁达唯美、亦刚亦柔的水袖舞与京胡、板鼓等戏曲音乐进行充分融合,不仅充分展现了舞蹈表演的节奏感、音乐性,还生动展现了戏曲音乐深厚的京韵文化及古典舞别具一格的民族韵味[6]。

(三)戏曲舞蹈在古典舞中的运用

戏曲舞蹈形成时间相对偏长,在其漫长发展中,对我国古典舞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支持。但与此同时,古典舞的发展也促进戏曲舞蹈的发展进步,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戏曲舞蹈在古典舞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首先,舞蹈动作技术技巧的融合。古典舞蹈作品的舞蹈语言借鉴了戏曲舞蹈虚拟性、程式性等表现手法,将人物性格特征、思想情感与舞蹈动作表演进行有效融合,进而显著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比如,古典舞作品《春闺梦》在舞蹈表演中引入了大量程式性的戏曲舞蹈动作,如戏曲表演中程式性的脚步动作“圆场”、将戏曲武生登场时“起霸”动作转化成古典舞中的基本手位“山膀”等。整部作品依托戏曲与古典舞相融合的艺术语言动作,为观众塑造了一位情感细腻、矜持羞涩的少女人物形象。

其次,舞蹈身法韵律的融合。古典舞魅力的展现,需要演员巧妙运用自身的身韵,而并非进行简单的肢体动作、技术动作叠加。为更好地达成这一效果,古典舞对戏曲艺术中的大量舞蹈元素进行提炼、概括,并基于科学的优化调整改编了一系列新型舞蹈动作。比如,古典舞作品《飞天》,不管是其服装还是舞蹈动作均充分融合了水袖元素,正是凭借对该戏曲元素的借鉴,让整部作品显得颇具流动性及美感,并依托舞蹈演员的身法韵律,充分展现出一种飘逸、阴柔之美。此外,该古典舞作品还对戏曲艺术中的身法、戏曲韵味进行借鉴,以此进一步提升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为观众带来极佳的视觉体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古典舞发展进程中,将戏曲元素融入其中,不仅可以提升古典舞的艺术表现力,还可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戏曲元素在古典舞中的运用,可以切实推动我国古典舞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武生古典舞人物形象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武生跨书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刀马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