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探究

2023-09-14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阳光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3年15期
关键词:猴魁美甲娃娃

◆何 倩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阳光幼儿园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到:“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需要。”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也是孩子们获得真实感知最直接的游戏方式。本文将从“区域内容来源、区域游戏规则、区域游戏与生活活动相结合、区域游戏是生活的再现和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五个方面论述,展现区域活动真实体现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深刻内涵。

区域内容来源于生活,并模仿生活

各班级区域活动的创设都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班级幼儿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的,活动内容基本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或是对幼儿生活的模仿。例如,在我园大一班的区域设置中,就创设了“太平猴魁”社会性区域。一开始我很担心孩子们会不感兴趣,觉得没有多大的实操性,当看到孩子们在区域中制作太平猴魁那一系列熟练的操作后,我终于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创设这个区域了。原来大一班有好几个孩子家就住在太平猴魁核心产区——猴坑,每年4 月份,这几个孩子都会请为期一个月的茶假回家。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他们对猴魁制作中的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流程早已了然于心。在这几个孩子的带动下,班上的孩子都愿意来尝试制作太平猴魁,同时应游戏需要延伸出系列游戏,如茶艺表演、搭建茶叶店等。围绕太平猴魁的区域游戏活动,在孩子们的提议下逐步创设,并吸引了班级其他幼儿的积极参与。

区域游戏规则的制定,生成于生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规则,医院挂号要排队、看电影要买票并对号入座、酒后不能开车……在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中,区域规则都是孩子们共同参与、一起制定的,制定规则的过程就是孩子们生活经验再现的过程,也是孩子们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例如,在我园中二班开设的“美甲屋”这个区域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制定的规则就是去美甲必须要持有体验劵,如果没有体验劵是不能接受美甲服务的。有一次,我不知道这个区域规则,就径直走到“小美甲师”前,伸出手想做一下美甲。谁知“小美甲师”竟要我出示体验劵才肯为我做,我一时拿不出来,她便很有礼貌地对我说:“对不起,我不能为你做美甲,下次你有体验劵再来吧!”当时,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我忍俊不禁,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区域游戏的价值,它能使人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学会生活知识或技能,这是我们平时简单的说教远远不可比拟的。

区域游戏与生活活动相结合,寓教育于无痕

每月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各不相同,有季节性很强的,如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活动;有以节日为主题开展的活动,如三八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主题活动;要想每个主题活动都发挥不错的教育功能,将积极作用根植于孩子们心中,需要我们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区域活动创设。例如,大班“我爱我的祖国”这个主题活动中,老师精心策划区域活动内容,突出主题活动特色。在美工区开设“旗袍坊”(因为旗袍是中国特有的服饰),在“旗袍坊”里,安排了小画图师、小裁剪师和小缝纫师,满足幼儿的各项需求。在益智区开设“名胜闯关”游戏,通过骰子掷出的点数决定前进几步,目标是到达祖国各地的名山胜水,如从安徽黄山出发,掷骰子点数是“1”,就走一步,到太平湖,以此类推,几人依次掷骰子,谁最先到达北京天安门,谁就胜利了。在闯关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就知道了许多祖国的风景名胜地。在社会区开设了“我是小导游”主题活动,创设旅游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一起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在表演区开设“皮影戏”表演活动,让幼儿们选择并表演《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中的角色与情节,进一步感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一系列区域游戏的创设,结合主题游戏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不知不觉间对祖国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景名胜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抱着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激发了内心爱祖国、爱家园的情感!

区域游戏是孩子成长创造的过程,是生活的真实再现

区域游戏是幼儿自主选择一个比较宽松的游戏环境开展游戏活动,在一个区域中,孩子们总是通过协商合作完成本区域的活动目标,这增强了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幼儿社会性行为的良好发展。例如小班的“娃娃家”区域活动,十年前娃娃家里只有一个娃娃,现在增加到两个娃娃了,且娃娃家里分工很明确,爸爸在烧饭,妈妈在化妆,奶奶在带娃娃,爷爷在看电视……孩子们通过“娃娃家”活动体验角色带给他们的乐趣,当然这种角色分配不是千篇一律的,但从这一个画面,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家庭的缩影以及孩子们对生活的一种认知。又如在建构区域,大班幼儿不但会垒高、围合等技巧,他们还会推选出一个人作为指挥家,指挥家要求大家在本次建构区域中合作搭建一个原先设计好的作品。于是大家听从指挥家的指挥,开始分工合作,有搬运工(搬运积木),有垒高师,有记录师等。最终,大家在合作、创造中完成了作品,幼儿们欢呼雀跃,一起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适时介入,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首先,在区域活动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游戏难以继续时,教师不要过早地进行干预,而应先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尽量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在幼儿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再适时介入,给予幼儿一定的引导,不露痕迹地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例如在小班娃娃家中,老师看见一男孩和一女孩在为谁当爸爸和谁当妈妈争吵不休,如果按性别区分,肯定是男孩当爸爸,女孩当妈妈,但这个男孩偏要当妈妈这个角色,导致娃娃家游戏无法进行。这时,老师立即以客人的身份出现了,随着“叮咚叮咚”的门铃声响起,娃娃家里的小朋友都看到门口了。老师说:“客人来了,爸爸、妈妈还不出来接待吗?”紧接着,老师指着小男孩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是小男生,应该是爸爸吧?”小男孩一看是客人来了,马上摆出一副爸爸的样子来接待“客人”。一场争当爸妈的风波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解决了。

其次,教师及时地对幼儿区域游戏情况进行交流反馈,可以加快幼儿对知识点的内化,并提升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建构区域游戏中,有的幼儿搭建的房子很牢固,而有的幼儿搭建的却很容易倒塌,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在幼儿自己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和提炼。比如,向幼儿提问道:“牢固的房子房基只有三只脚,而容易倒的房子却有四只脚。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解答,幼儿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以及搭建材料的重量也会影响到房子的牢固性。由此可见,教师的引导对孩子归纳知识和提升游戏水平有很大帮助。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陶先生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要一直以“生活教育”为内核,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获得成长,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猴魁美甲娃娃
又是美甲时
尖茶魁首 太平猴魁
茶香如兰 猴魁本色
猴魁记
走在时尚最前沿的简单DIY美甲
美甲
三个娃娃一台戏
一品新绿 一缕茶香
简易娃娃床
你的美甲和包包真的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