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探析

2023-09-13罗利华

活力 2023年8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经营目标

罗利华

(山东省兖州市大统矿业有限公司,济宁 272100)

引 言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经费支撑,而绩效评价又能够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起到监督的作用,并且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各个环节进行定量及定性考核,逐步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并且基于绩效评价结果对企业内部各岗位员工进行一定的奖惩,从而激发企业内部员工的潜力,促进企业实现高效率发展。所以,需要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当中充分注重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着重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模式,从而在此基础上助力企业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概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指的是企业通过预算管理的手段,对各个部门及每一部门工作岗位职称的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统筹、整合,并且逐步实现对各项资源的再分配、控制及考核,在此基础上确保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高效性,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保障企业能够达成与发展规划相一致的发展成效,促使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开展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阶段,需要充分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制订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全面预算管理计划,同时又需要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落实企业发展成本控制,从而实现成本投入最低化、效益产生最大化,切实促进企业实现高效率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需要进行分段,此阶段可以根据企业各部门的实际发展情况,将其分为年度预算管理目标、季度预算管理目标及月度预算管理目标等,随后在此基础上对每一个阶段的预算管理目标进行整合,使企业内部能够全员参与其中,形成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实现稳定、健康的发展。

(二)绩效评价概述

绩效评价是企业日常运营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所谓绩效,是指企业或者员工为实现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的结果,绩效评价则是企业经营发展阶段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具体做法为考核企业中各部门或者员工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绩效目标,同时又需要制定相应的绩效标准,以绩效标准作为开展内部员工及部门考核的标准,从而反映出各岗位员工的客观工作行为是否达到了企业所制定的绩效标准,在此基础上制订更加完善的企业发展规划。总体来说,绩效评价可以将员工的实际工作成效与预期目标之间相互对比,通过对比结果,可以掌握企业整体的经营发展情况,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与经营情况制定更加契合企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运营模式,达到促进企业实现高效率发展的目的。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在企业的市场经营发展中,如何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将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保障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则是保障企业达成预期发展目标、评价当前发展成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差异的最关键的手段。因此,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阶段,有必要构建起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模式,从而通过该项举措逐步促进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使企业能够在持续不断地发展与经营过程中,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首先,企业构建起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可以对企业的各个发展环节进行统筹,并且充分了解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及岗位所需要投入的成本经费,随后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企业在经营发展阶段所投入的运营成本,并且在可控的范围内实现成本的缩减,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具有积极作用。

其次,企业构建起绩效评价模式则能够有效反映出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的工作绩效,同时又能够知晓每一个岗位员工的工作履职情况,以及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反映出员工群体的工作能力情况、工作岗位任务的完成情况等,随后为员工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同时,通过绩效评价的过程,能够反映出企业内部的某一部门是否完成了既定的经营发展目标,以及当前该部门所达成的绩效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之间的差距,便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加契合企业实际实力的经营发展目标,促进企业发展水平及质量得到提升。

最后,企业可以通过绩效评价及全面预算管理相互融合,实现对成本投入、发展成果反馈等方面的综合统筹,这样可以有效在投入及产出两个环节实现对企业发展的科学管控,助推企业达到既定的发展目标,增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目标各异

在展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阶段,需要保持二者目标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井然有序地展开,并且实现对企业经营发展状况的有效反馈。然而在实际当中,存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目标不一致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存在又会导致企业的发展效率缓慢、发展水平不佳等问题凸显。例如,在企业展开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阶段,都会将原始数据作为开展预算管理的基础数据,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的变动情况、企业经营发展阶段是否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等,因此会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方案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不契合。此外,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仅仅将绩效评价的目标定位为考核企业内部人员,而并未评价企业经营发展是否达成战略目标,因此削弱了企业绩效评价的效果,不利于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不健全

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阶段并未构建起完善的体系结构,而该项问题也成为当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显著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主要是企业在展开绩效评价体系制定阶段并未将目光放得长远,导致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也并未定位在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之上,出现一部分绩效考核内容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相互背离的情况。在此基础之上自然也无法制定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例如,在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阶段需要充分统筹原材料成本、运营成本、时间成本等方面,并且对这些方面的成本因素进行充分衡量,充分结合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制订全面预算管理计划。然而,市场的多变性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的情况变动有可能致使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之间不契合,所以自然无法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出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计划变更等问题。

(三)监督与管理环节有效性不足

在开展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阶段,监督及管理环节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监督与管理过程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的水平,能否切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各岗位员工的工作履职情况等都取决于监督及管理的过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企业监督与管理环节有效性不足、科学性较差等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又会导致企业的监督及管理环节质量不足,无法通过监督及管理的过程反映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中的问题。例如,一部分企业并未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作用,因此无法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又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监督,不注重绩效评价的科学管理,因此导致上述两方面的工作无法发挥作用,降低了企业的经营发展效果,同时也对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管理制度缺失

科学且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顺利开展的前期基础,只有在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才能保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并不注重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进行制度性的约束,因此针对上述两方面工作内容并未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规范。这一情况的存在便会导致企业中一部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履职不积极等问题,难以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作用与价值,同时也会降低企业的发展速度与水平。

四、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有效策略

(一)保障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目标的统一性

为切实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井然有序地开展,首要任务便是切实保障二者工作目标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更加完善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达成企业的发展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保障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过程的规范性,在制定企业绩效评价体系阶段也需要考虑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使二者之间相互配合、互相辅助。例如,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可以制订企业的原材料投入、生产投入、资源配置投入、人力资源投入等方面规划,随后便可以在制定绩效评价体系阶段充分考虑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模式,针对具体环节的成本投入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这样既能够反映出每个环节的经营发展情况,又可以督促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现创新,达到提升企业经营发展质量的目的。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组织结构

着重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组织结构属于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保障企业顺利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重要一环。在实际中,企业需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认识,充分明确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绩效评价的过程又能够不断优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助力提高企业绩效考核结果质量。因此,企业需要树立起科学的管理意识,致力于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优化企业发展水平。例如,在实际展开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组织结构搭建阶段,需要做好二者之间的衔接,即在展开全面预算管理规划制订阶段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情况,根据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方案;在完善绩效评价体系阶段又需要考虑到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各个环节,针对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这样既促进了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又能针对绩效评价各个过程进行不断完善,切实助力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三)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监管机制

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监督机制属于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对于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及绩效考核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因此需要通过监督机制来督促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例如,在企业内部需要成立监督管理部门,由监督管理部门人员负责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并且促进二者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又需要充分考虑到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二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使绩效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而制订更加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计划。此外,监督人员也需要周期性针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监督的过程进行汇总,从而将其整理成报告上交到企业领导层,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决策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建设

着重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建设,助力提升企业发展水平。例如,企业可以针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管理进行科学性的考核,在此阶段需要针对当前所实行的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管理制度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和了解,分析现行管理制度中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做出有效的完善,又需要保障新的管理制度能够涵盖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保障工作的规范性,助力提高企业发展水平。

结 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经营发展中,需要着重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从而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过程实现对企业各个环节发展成本投入的科学管控,同时又能够通过绩效评价的过程反映出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达到促进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经营目标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