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管理的质量提升策略

2023-09-13

活力 2023年8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财务指标

赵 静

[中经云数据存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引 言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加强财务绩效管理,这样才能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通过有效进行财务绩效管理,必然能优化财务管理的方式,加强财务相关工作的效率,更加有效助力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财务绩效管理工作要从企业实际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绩效管理方案,从而才能推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一、财务绩效管理概述

财务绩效管理是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在开展财务管理和平衡各方面财务关系期间达到相对高效的绩效管理工作模式。企业开展的管理工作最终目标是通过发挥人的管理功能实现经济目标,其综合性较为明显,主要特征在于企业可通过生产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主要目标可分为利润最大化、资本利润率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几种。其中,企业价值是投资者报酬折现的数值,也就是说,在后续期间属于投资收益的现金流。企业价值可以体现出企业为投资人创造的经济效益。当前,行业竞争相对激烈,只有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才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因此,追求更高的企业价值也是尽量拓展其市场价值。企业开展财务绩效管理工作需要保证企业的总体目标与战略发展相符。

二、财务绩效管理的内容

(一)绩效计划

在整个绩效工作开展期间,绩效计划可作为管理工作中的首要环节。制订计划需依据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完成。若想顺利达成企业的战略规划,首先需要将总体战略目标细化分解给不同部门,保证各岗位人员均需承担相应的工作目标。此后,针对岗位工作内容开展分析,形成相对完善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可见,绩效管理可作为管理人员和员工共同参与的工作内容。

(二)绩效辅导

在完成绩效计划的制订后,便需开展绩效辅导。该环节工作基于员工绩效形成,员工需按照计划完成工作内容。在工作期间,管理人员也需随时对员工的工作内容和操作过程进行监督,保持较高频率的沟通,督促员工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同时还需做好绩效信息的整理工作。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可作为管理者通过考察等形式对收集的信息做出客观分析,以此为后续企业制定更为可行的管理方案提供必要的参考。

(三)绩效评价

绩效期后就要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这也就是所谓的绩效考核。可依据高新技术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大致分为及格、良好、优秀等绩效评价等级,结合不同的考核对象形成相应的考核体系。按照预先形成的计划完成考核,包括确定指标、标准和相应权重。上述要素可体现在岗位的考核表中。考核标准是针对考核对象设置的客观衡量标准。如果员工能够达到标准,便会视为合格。

(四)绩效反馈

完成员工的绩效考评后会形成相应的反馈。管理人员还需要结合考评结果与员工进行交流。通过反馈环节,员工能够充分了解自身在既定时间内对工作的完成情况,客观认识到自身的职业发展优势和不足,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改善建议。同时,管理人员与员工的良性沟通也能让员工准确认识企业对自身的期望,结合自己的工作业绩确定后续的改进方向。同时,企业也可以及时掌握员工在工作方面遇到的问题,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企业可与员工共同商讨确定未来的发展计划,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服务。

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管理的质量提升措施

(一)设置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通过科学设置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不仅能加强绩效管理水平,也能提高绩效管理质量,有利于企业财务工作全面开展。因此,需要根据各项指标,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加完善的绩效管理方案。

1.盈利能力维度

高新技术企业所能达到的盈利能力不但是所有股东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在平衡计分卡当中作为绩效和战略指标的重要内容。从总体层面来讲,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科学压缩经营成本,同时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因此,在围绕盈利能力设置指标时,也需要重点突出上述方面的指标。企业可设置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其中,资产报酬率可以充分体现出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要是指企业开展的业务在创造利润方面的价值,也是企业创造利润的基本能力体现。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基于投入成本后形成的成果。销售利润率是由销售产品为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权益资本利润率是由股东投入资金产生的净利润。税前总资产盈利能力主要是由总资产创造的净利润等。其中,核心指标是总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二者分别体现企业在经营和管理层面的能力。前者主要是指企业在运营方面可达到的效率,后者是指股东的具体收益情况。因此,企业若想在上述指标方面达到更为理想的水平,不但要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同时还需要在优化业绩的基础上创造更高的资产收益,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利润。

2.偿债能力维度

高新技术企业所具有的偿还债务能力可作为其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维持生存的基本考核指标。通过上述指标可见企业后续的收益情况,辅助企业客观判断价值的衡量标准。偿债指标主要分为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其中,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可否在较长时间内按期偿还债务的本息。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对流动债务的偿还能力。上述指标侧重关注的战略目标为企业偿债能力的提高、风控能力的强化和资产比例的优化,具体指流动比率、产权比率等指标。其中,流动比率可以体现出企业对流动负债的保障能力,速动比率是指有多少流动资产为负债提供保障,产权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值。财务杠杆主要体现由息税前盈余增长导致每股盈余提高的幅度。

3.内部运营能力维度

企业所具有的运营能力主要是应用有效的评价策略,针对企业的生产、资金和销售管理等方面开展有效的评估,保障企业可以实现稳定发展。针对企业的运营能力开展评估,不但能够客观判断出企业开展新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同时还可以让企业客观掌握自身的资金存货使用效率,为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提供前提。企业的运营能力维度主要体现在企业自身的创造水平、成本支出和资产利用率等方面。其中包括的具体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销售比率、管理费用比率等。其中,总资产周转率可体现出企业资产可创造的销售收入。存货周转率主要是指企业自身所具有的销售能力水平和流动资产的流动性。营业费用比率主要是企业在开展营业活动期间的成本支出在收入当中的占比。管理费用率是企业所具有的经营管理能力水平。现金销售比主要可以看出经营性现金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

4.企业发展与成长维度

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发展与成长主要是企业通过开展生产运营和财务管理等工作实现自身的优化,辅助企业积累各类资源,衡量企业能否实现长期和稳定发展。尽管会受到市场政策及行业趋势等方面的影响,但企业的发展前景多数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因此,通过客观评估企业的发展和成长维度,可以对企业后续一段时间的发展情况做出准确预估,结合增长率数值,针对企业的发展趋势做出有效评价。发展和成长维度是基于其他维度指标实现的。侧重关注的战略规划指标,主要是指可持续的销售水平和资产增长能力。具体指标为固定资产、总资产和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等。其中,固定资产增长率主要是指企业自身产能的提高情况。净资产增长率主要是指企业资本规模的提升速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主要是指企业开展业务的拓展情况。

(二)改善财务绩效管理环境

高新技术企业若想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必须对绩效管理环境做出优化改进,从而为开展财务绩效管理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第一,企业的领导及管理人员需要在此领域加大学习力度,掌握现代化的管理观念,客观认识到企业所开展的财务绩效管理在企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此外,企业还需在文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将文化全面融入财务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保障所有员工均能客观认识到财务绩效管理的重要价值,以此形成更高水平的参与管理意识。第二,企业也需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对组织机构进行简化,对各部门及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细化明确,科学设置不同的岗位和工作内容,保证岗位的职责相对明确,员工能够主动依据财务绩效管理制度实施日常工作内容。第三,企业还需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改进,将绩效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融合实施,形成更为可行的奖惩方案,以此激发员工产生更高的责任意识和积极心态。例如,企业可形成财务报表考核机制,针对报表制定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质量等进行全面考核,结合报表的准确情况进行扣分。差错在5 处以内每处扣1 分,在10 处以内每处扣2 分,超过10 处每处扣4 分。如果财务报表报送的及时率能够达到90%,可每增加1%加2 分,每降低1%扣3 分。上述考核机制可将绩效管理的奖励与惩罚有机融合,全面督促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形成相对理想的绩效管理效果。

(三)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与结构

当前,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期间,可从财务治理和监控体制方面进行创新。企业开展的财务整治工作不但能够调动所有管理人员的投资热情,同时还可以充分统筹财务资源,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企业承担较低的经营风险。对财务体制进行改革也需从下述方面着手:第一,需对财务控制工作的质量做出优化。由于当前部分企业在此方面的工作质量不高,在业务操作期间仍然存在不科学的情况,企业经营出现较多管控疏漏,因此也会导致企业的资金成本过高,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企业若想形成较高水平的财务管理意识,需要保证各项工作流程之间的高度协同,让相关工作人员真正参与到业务环节当中,全面提高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第二,需要对财务管控体系进行完善。如企业可在开展工作期间加大监管力度,运用财务预算、结算等形式,针对企业内开展的财务和管理等活动做出必要的管控,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第三,对流动资金进行管控。对此,企业可进一步加大管控力度,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形成相对细致的方案,提高对物资应用的管理力度,保证物资管理更为规范,形成相对有效的企业内控体系。

(四)提高大数据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水平

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运用有效技术手段,通过实践分析,借助大数据技术不仅能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提高财务绩效管理质量。

1.合理制定并分解目标

企业在财务共享中心的绩效管理方面形成明确的目标,能够明显提高后续工作的执行效率。因此,若想从总体层面优化财务共享中心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首先,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形成相对科学和有效的管控方案,以此为前提辅助企业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通过采集和传输信息保障信息更为可靠,结合准确的数据信息制定有效的管理目标;其次,在制定管理目标期间,需要涉及企业内各个部门和业务环节,因此也需要形成更为准确和清晰的分解目标,细化提升目标的合理性,并将整理后的目标全面贯彻到各部门和岗位当中,保证所有相关人员均能发挥个人潜能,形成合力实现目标。

2.建立健全预警监督机制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在基于财务共享中心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期间,也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化特征,且涉及的内容相对广泛和复杂。因此,企业需要形成必要的预警机制,针对绩效管理开展全面和全程的监控,通过上述方法辅助企业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同时,运用预警机制提高绩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约束作用。一旦出现财务风险,也可以及时做出预警,采取有效的应急预案,尽量避免企业承担过高的经济损失,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3.强化绩效管理统筹规划

基于信息技术的辅助,大量的数据信息也实现了充分融合。在此前提下,财务共享中心开展的绩效管理工作也不能在功能、作用和结构方面相对单调。相反,共享中心的绩效管理工作需要结合企业的不同业务类型,形成相应的模块,并使其有机整合,充分发挥云平台的使用价值,实现数据信息的融合共享。这样不但能够提高信息传输的覆盖率,同时还可以基于系统的数据信息对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这样不但打破原本绩效管理工作的局限性,同时还可以从员工的态度、能力、业绩、潜能等多方面形成全面的考核体系,为企业员工提供良性的竞争氛围,从而保障企业实现稳定发展。

结 语

总之,随着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财务工作质量,保证企业财务绩效工作效率,有利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因此,作为财务工作人员,不仅要提高工作认识,也要根据财务绩效管理内容,全面创新管理模式,构建高效的财务绩效管理体系,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企业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有效保证。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财务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