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乡村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2023-09-13战晨雪

活力 2023年8期
关键词:视域党组织战略

战晨雪

(长春工业大学,长春 130000)

随着我国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视,执政能力、领导水平也成为评价我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对于乡村工作而言,党建工作为什么能够引领乡村经济发展?党建工作如何引领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为什么需要党建工作的引领?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厘清基层党组织与乡村企业、有关部门之间的联动效应,进而深入掌握党的要求与决策,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的同时,对乡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实际的促进作用。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之一,旨在推进农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形成乡村振兴战略新体系、新模式、新经济。其意义在于推进乡村现代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从而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具体包括了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加强农村社会建设、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等多领域的工作实务。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文件不断出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政治、思想、理论和操作指南,对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党建引领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党建工作的实务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党建工作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旨在提高乡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以党组织为核心,推动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在工作实务上,乡村党建工作的重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提高党组织的组织力。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运转模式,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从而保证党组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引领。第二,强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建设和发展。第三,促进村民自治的发展。在党组织的引领下,积极推进村民自治的发展,促进村民的自治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和民主化。第四,推进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加强乡村干部队伍的培训和选拔,提高乡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加深乡村干部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进展。这些务实举措可以提高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和推进。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乡村经济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这需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业向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第二,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乡村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小镇、乡村民宿等旅游项目,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第三,加快数字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第四,积极发展乡村电商,通过电商平台打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这四个方向相互配合,能够共同促进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高乡村经济的整体效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党建对乡村经济的引领作用分析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党建工作在乡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党组织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组织力,可以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乡村经济建设,推进乡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党建工作可以推动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具体来说:党组织可以通过组织村民成立农业合作社,打造农产品品牌,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的收入;可以发挥好支部作用,培养村级骨干,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党建工作可以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客观来看,乡村振兴视域下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直接引领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通过组织、引领、服务等多种方式,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党建引领乡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党建工作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引导和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第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出党建引领措施。第三,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党建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优势。第四,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乡村经济的创新发展,激发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五,必须坚持开放合作,积极推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合作,引进新技术、新模式和新经验,促进乡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建工作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乡村振兴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四、乡村振兴视域下党建引领乡村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

(一)党建引领下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建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必须强调乡村基层组织的重要价值,通过党建引领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建工作对乡村经济发展的直接领导。乡村首先要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和村委会制度,加强对村级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完善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机制,促进村级组织科学、规范地运行。针对人员遴选问题,为了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的建设质量,尤其需要注重选人用人的能力和素质,加强培训和考核工作的实际效果,提高村级干部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在体系方面,要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发挥村级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初显成效后,就可以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农村电商等新型经济模式,提高村级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质量。

(二)党建引领下的乡村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当某一乡村经济发展稍有起色之后,党建工作就应当将视角抬高,着眼于建设党建引领乡村经济发展的示范区,以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

首先,当地的有关部门应当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地区,建立规范化的示范区建设管理体系,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示范区建设项目,形成具有示范性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其次,党建工作者也不能懈怠,必须强调党建工作在示范区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引领示范区建设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再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水平,实现农业从传统种植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要通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示范区建设,加大对示范区扶持力度的方式,对示范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进而形成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例如,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当地党委和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以党建引领农村产业发展,重点推广生态林果种植、茶叶产业和农家乐等特色产业,通过规模化经营、产业升级、品牌打造等措施,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推动乡村经济全面发展。这种党建工作引领乡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可以作为示范,在其他地区进行推广,为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的实际工作提供示范与榜样。

(三)党建引领下的乡村产业扶贫

客观来看,现在的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就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十三五”期间,全国各乡村地区通过创新产业扶贫工作机制,于扶贫事业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产业兴则乡村兴”,依托资源禀赋的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劲动力,也是促进全产业振兴的着力重点。而“自下而上”的党建工作自然要承担组织民众脱贫的重要责任,为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关键动力,实现脱贫—产业发展—脱贫的正向循环。

首先,要加强党建工作和产业扶贫的有机结合,通过党组织的领导和带动作用,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和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实现农村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依托先进典型,打造一批有代表性、可复制的乡村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推广成功经验,带动更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了促进全面振兴战略的落实,尤其需要加强乡村产业扶贫的精准性,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产业扶贫计划,引导和支持贫困户开展产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最后,各地方政府也要加强政策扶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产业扶贫的效益和质量。通过这些措施,乡村产业能够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特色产业的孵化也将更加容易,脱贫工作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协调也能够促成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五、乡村振兴视域下党建引领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保障机制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党建引领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挑战

总体来看,党建工作能够在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倘若乡村当地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就会困难重重,无论是产品的质量还是竞争力都略显逊色。并且,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不足,道路、仓储等设施的缺失限制了诸多产业的发展,部分地区考虑到薄弱的基础设施条件,“剑走偏锋”,导致当地产业结构单一、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日益凸显。除此之外,最关键的挑战在于部分乡村地区陷入了人口严重流失的困境,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使原本生机焕发的乡村变得“死气沉沉”,一些关键产业的发展缺少最关键的劳动力、技术型人才支撑,也就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降低了乡村经济发展的上限。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党建引领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保障机制

针对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诸多挑战,党建引领应当通过政策保障、制度保障、资源保障、人才保障四个方面,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打造适宜的环境,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

首先,政策保障既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法规文件,也包括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制定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财政和税收政策的改革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激发农村地区的活力。

其次,制度保障具体指的是加强农村地区的制度建设,完善土地、环境、人才等方面的法规和制度。针对农村土地流转难、产权不明确、资源浪费等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地制度,加强农村土地的流转和使用,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同时,要加强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环保制度,防止农村环境被破坏。此外,要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定完善的人才政策,加强农村教育和人才培训的力度,鼓励人才回到农村发展。

再次,农村地区的资源比较丰富,但缺乏充分的利用和保障。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对农村资源的调配和配置,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发掘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和壮大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后,对于至关重要的人才问题,人才保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需要加强对乡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以物质、精神奖励对青年人才的工作成果予以肯定,从而提高他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对乡村振兴事业产生十足的热情。

结 语

总体来看,乡村振兴是一项国家级战略举措,是需要基层党建工作者与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的力量团结一致才能够达成的宏伟目标,也是促成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全面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因此,乡村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及创新开放的原则,从基层组织的建设着手,通过示范区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工作的协同进步,打造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视域党组织战略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清华党组织公开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战略
战略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