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作用的思考
——以商丘市为例

2023-09-13商丘市委编办课题组

行政科学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职数机构编制实名制

商丘市委编办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机构编制资源是党的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地方的执政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管好用活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是全面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依托实名制数据库,可以为机构编制管理、重大改革决策、机构编制监管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如何立足本职,更好地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的作用,有效提升执政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一、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简介

(一)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基本内容。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涵盖各级行政事业机构的机构设置、编制和职数核定、实有人员等三大类内容,根据工作需要细化延伸机构基本信息、隶属关系、编制台账、经费形式和人员明细等若干个小类信息。

1.机构设置。包含单位全称、设立文件、设立时间、隶属关系、机构级别规格、机构属性性质、内设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文域名、历史沿革等内容。

2.编制和职数核定。包含台账类型、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变动摘要、编制类型、经费类型、编制数量、特殊编制、领导职位、领导职务层次、领导职数总计等内容。

3.实有人员。包含人员姓名、身份证号、政治面貌、经费形式、参加工作时间、进入形式、入编文号、入编时间、职务职称、岗位类型、毕业学校、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等内容。

(二)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主要功能。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是机构编制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管理平台,通过对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的维护和管理,实现数据动态抓取,精准查找机构现状、历史沿革、实有人员、领导职数配备等情况,并按照不同工作需求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为部门领导科学配置机构编制提供翔实有力的数据支撑。

1.记录和更新功能。依据各部门“三定”规定、相关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和人员入减编通知单等文件,通过人工录入或客户端数据导入的方式,将各部门基本信息、编制核定、领导职数、内设机构和在编人员等信息录入实名制数据库。按照实时更新和定期维护的原则,对实名制数据库动态更新,实行“一日一更新,一周一核实,一月一汇总”,对机构更名、整合撤并、编制变动、领导职数变动、人员增减进行及时调整,不断完善各项数据指标。

2.统计和查询功能。实名制数据库具有丰富全面的报表功能和实时定向的查询功能,实现对机构编制各类基础数据的查询、提取、统计。根据工作需要,可定向查询具体单位的详细情况、查询某个机构在各层级的设立情况、查询人员结构和行业分布等;按照不同口径,可对全市各级行政、事业机构和人员情况展开专项统计,形成丰富多样的统计数据,更加清晰直观地显示各层级各系统行政事业机构数、编制数、领导职数、实有人员数以及执法队伍、特殊编制、编外人员等情况。

3.校验和监督功能。数据校验可对数据库中各项基础数据进行检查校验,筛查各项指标中存在的错项、漏项以及未及时更新等问题,通过及时反馈,核实更新,不断夯实数据基础,提升数据质量。如通过人员超龄预警功能,可督促各单位及时为相关人员办理核减手续。同时,实名制数据库可纵向查看各县(市、区)全部数据,实时监督各层级是否按照最新文件调整机构、是否存在跨层级调整编制等违规现象,实现有效监管。

(三)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的发展。商丘市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的发展经过了人工手动记录、单机版数据库、联网实名制数据库三个阶段。2014年,商丘市、县两级编办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接入河南省电子政务内网,使用机构编制实名制网络版管理系统,联网后的实名制数据库可实现中央、省、市、县四级机构编制数据的实时查看、更新和监管,基本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经过不断更新升级,该系统目前已与中央系统深度融合,实现了对各类统计数据的反查、校验和分析,拓展了信息分类检索、专项统计报表等功能,切实提升了数据库的运用效能。

二、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主要作用

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的规范和应用是机构编制管理的重大创新,是提升实名制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对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化日常管理。现有实名制数据库的研发和运用,丰富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手段,实现了机构编制管理方式从粗犷到精细的转变,提升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水平。一是为摸清底数提供抓手。凡是录入数据库的数据均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设立机构框架、填充机构职责,录入系统的人员逐一审核人事手续,实现机构设置与“三定”规定相对应,实有人员与批准编制、领导职数相对应的管理目标,做到“机构清、编制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二是为规范管理提供依据。以实名制管理信息库为依托,商丘市探索建立了一局一账的管理模式,为各机关事业单位建立机构编制管理纸质台账和电子台账,翔实记录了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的内容、时间、依据等,确保各类数据信息全程可溯、有据可查、清晰准确。三是为部门联动提供平台。借助实名制数据库这一平台,市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与各业务科室实现了内部联动,形成了“部门编制数据联审、及时下编联控、实名信息联核”的“三联”制度,各科(中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根据职责分工,及时更新机构调整、编制变动、人员增减等信息,联合管理数据更新,共享共用实名制数据。

(二)做好参谋助手。机构编制统计数据在机构编制管理中发挥着参谋助手作用,为领导决策部署、编制资源调配、重点工作谋划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数据支撑。一是提供编制保障。充分利用数据库现有的超编预警、专项报表等功能,统计分析当前在编人员年龄、学历、专业类别,根据编制空缺和人员结构情况,为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政策性安置、招才引智等工作提供科学高效的用编保障,适时适量补充急需紧缺人才,为全市各领域工作开展提供人才支撑,实现用数据说话、让数据发声。二是优化资源配置。牢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管住管好用活机构编制,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提高机构编制使用效益,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省下发的编制限额内测算可使用的编制情况,合理分配机构编制资源,分配过程中向重点领域、民生领域倾斜,例如为市疾控中心增加事业编制用于招聘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等急需专业人员,加强体制机制保障。三是服务中心大局。围绕机构编制重点工作,以数据精准分析、科学研判为手段,切实当好“改革先锋”与“业务行家”双参谋。例如在近几年开展的党政机构改革、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等重点改革工作中,利用实名制数据库全面摸清全市涉改单位机构现状和人员底数,以客观数据分析研判涉改单位机构整合、人员转隶等具体问题,切实把准改革的难点、痛点、堵点,及时开展预判分析、风险评估,稳妥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实现动态监管。通过动态更新实名制数据,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事先预防功能,加强对机构、编制、人员等信息的预判分析和监测统计,使机构编制监督更加精准有效,监管手段更加丰富全面。将实名制数据与财政预算、人事管理、领导调配、选人用人等日常管理相结合,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专项核查等工作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撑,有效防止“吃空饷”、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违规设置机构等行为的发生,构建机构编制刚性约束,维护机构编制的严肃性。

三、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管理存在的难点

(一)数据互通存在壁垒。当前工作中,组织、机构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使用各自的数据库系统,系统样式不统一、技术标准不统一、统计口径不统一,部门间横向互联难以打通,数据信息彼此独立、相互分离,形成信息孤岛、数据壁垒,无法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共用。例如机构编制部门掌握人员编制情况、经费形式数据,组织部门掌握公务员登记、领导职数实配数据,人社部门掌握事业人员聘岗、职称数据,财政部门掌握人员工资统发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各个部门的数据库中,难以通过有效手段进行整合,各自的数据缺乏完整性、立体性。

(二)动态更新不够及时。目前,数据的跨部门交换仅限于提供纸质文件或导出部分单机数据等浅层交流,尚未建立动态的数据交流机制和数据汇总平台。由于部门间数据更新频率不一致、交流周期不确定、交流意愿不强烈等,无法保障数据及时交流更新。例如部分人员在编办数据库中已经核减,但是在人社、财政数据库中依然存在;部分人员已经调整领导职务,但在编办数据库中未及时更新,造成领导职数情况与实配不相符,导致数据延迟。

(三)应用效能有待提高。数据库具有丰富的统计报表功能,包含各级各系统行政事业编制和人员统计表、各级事业单位分类别编制和人员统计表、各级各领域执法机构统计表、各地各类编制年龄学历构成统计表等60多张常用报表,大到对全市的机构编制情况统计,小到对具体单位的人员年龄结构统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全而不专的缺点,往往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对导出的数据进行再次加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的应用效率。此外,机构编制数据库为机构编制系统内部提供数据服务,各业务科室在日常工作中只需提取单位分类、领导职数、实有人员等基础数据,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潜,致使数据难以发挥更大的应用效能。

四、对进一步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效能的展望

(一)加强数据汇集,打造多部门协同联动的集成平台。在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基础上,充实完善数据来源,推进数据汇聚整合,打造集成管理平台。一是整合现有管理系统。将现有的机关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系统、中文域名管理系统和实名制管理系统整合,以实名制数据为基础,形成机构信息、编制空余、实有人员、职数配备、登记及监管情况等系统全面的统计指标,形成机构编制管理“一本账”,全面、立体反映各类机构编制管理情况。二是汇聚多方数据资源。打破现有部门间数据管理存在的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的旧格局,建设资源共享的数据集成平台,将机构编制管理、干部人事信息、工资核拨发放、养老医疗参保等数据纳入数据库,实现各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三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明确部门间数据共享的范围和权限,规范数据管理的纪律和要求。按照“谁提供谁负责,谁流转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各部门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对接,落实数据提供方对数据采集、归集、整合、提供等环节的责任,强化数据使用方对共享数据授权管理以及对重要数据的使用监管,以制度推进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共管。

(二)发挥数据优势,建立多部门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依托实名制管理集成平台,推动各相关部门数据联动、业务协同,建立健全联动工作体系,形成多方参与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一是厘清各部门职责分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理顺业务流程,加强工作衔接,优化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涉及的机关事业人员入减编申请审核、人事手续办理、工资核定统发等业务流程,推动形成信息资源互通、业务协同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实现闭环式业务办理。探索建立人员从入职到核减全流程的闭环式业务办理机制,开发部门间关联业务办理模块,实现机构编制、组织、人社等部门相关业务网上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实施以机构编制部门编制使用审核为前提,组织、人社部门人事手续办理为支撑,财政部门工资核发为后盾的闭环管理流程,形成人员进出的闭环管理,保证人、编、财三者的有效统一。例如实现机关公职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办理,以机构编制部门核发用编通知单为起点,涵盖公职人员录用、调任、转任、职务职级变动、退休、调出、辞职、辞退、开除等组织人事业务,将入减编、社保办理、工资统发、公积金等业务纳入“一件事”办理。三是加强全流程监督检查。在涉及关联业务事项的办理流程中,对各个环节设置相互制约、层层递进的条件,在用编、入编、领导干部配备等关键环节设置超编预警、超职数预警,推进监督检查由“事后查处”变为“事前防控”。同时,开展对异常数据的实时动态监管,核查异常原因,及时反馈整改,消除数据失真、挤压统计水分、堵塞管理漏洞,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

(三)深挖数据潜能,做实做细做活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一是创新优化系统功能。全面梳理全市各级各部门在使用实名制数据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实名制数据库中统计报表、机构管理、台账管理、核编管理、实有人员管理、编外人员、历史沿革等模块进行功能优化,实现数据库由“单一”向“智能”转变。新增更精细化、更个性化、更多元化的实名制统计报表和统计图表,例如可创新增加对比功能,按时间段查看改革前后某地区或某部门机构编制人员情况对比明细图表,进一步优化丰富实名制数据库功能。二是深化数据分析研判。用好实名制数据库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属性、行业类别、编制情况,实有人员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岗位类别等进行专项分析,形成客观科学的分析报告,为推进落实机构编制重点工作任务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三是强化数据应用效能。强化分析研判结果应用,及时把握机构编制运行情况、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科学评估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整体格局。通过统筹考虑、资源整合、有增有减等方式,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保障民生需求、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倾斜,切实解决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编制紧缺的瓶颈问题,最大限度实现编制资源最优配置,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

猜你喜欢

职数机构编制实名制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实名制验证快速闸机通道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机构编制实名制与档案管理
快递实名制怎样才可行?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实名制
林口县采取措施 消化超职数配备干部
甘肃省兰州市:为乡镇设立262名科级非领导职数
A RECKONING FOR WEIBO? 实名制之后,微博何去何从?
濮阳市局人员、职数、内设机构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