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探究

2023-09-10■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法治法律院校

■梁 明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10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证,也是对国家治理有着深刻影响的变革。2020 年11 月,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被正式提出,并将其确立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2021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文件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因此,我们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普法工作,推动公民法治素养显著提升。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高素质的实践性技能人员的重要职责。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法治教育,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普法工作的效益,加强高职院校的法治校园建设,培养出法治思路复合型的专业与技术型人才[1-2]。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普法工作是一项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高职院校作为青年学生普法教育的主阵地,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与普法活动项目中,以此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程序正当的法治思维模式[3-4]。

(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承载着国家民族精神追求、折射着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法的秩序价值是法律的价值要素之一,通过法律建立和维护的秩序,即是法治。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的主要内容。2018年3 月,国家主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并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换为民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方式,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加强理论引导、道德楷模示范引领以及建设良好道德文化氛围,也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法治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实现[6]。对高职院校来说,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能够促使其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7];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大学生切实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其一言一行的基本遵循。

(二)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需要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8]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法治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义、学习宪法法律知识,把握法理,明晰法律赋予公民的法律权利与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以宪法法律调整自身的行为规范,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表率[9]。建设法治中国强调全体公民的积极主动参与性。只有全体社会成员尊崇法治、信仰法律,法治才能得以真正实现。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宪法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推进全民守法,公民合法权益才能得以实现。

(三)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青年大学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与生力军。高职院校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和扎实专业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了政治理论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科技素质、法治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这些综合素质是青年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首先是一名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法治素养的合格的公民。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是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真理基础的科学理论。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法治教育,能够使学生与时俱进,及时、准确地理解和深刻把握当今中国法治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切实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2020 年12 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 年)》明确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高职院校要依照国家法治建设的要求积极稳妥开展法治教育,培养尊崇宪法、尊崇法律、具有法治意识的新时期大学生。在实践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引发了一些问题,削弱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高职院校落实的实践效果。

(一)理论教学内容不完善,未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

当前高职院校关于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章节内容中。2021 年,《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形成了《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 年版)》,教材内容由绪论和六章内容组成,其中关于法治观的教育内容在第六章。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家教材委员会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教材。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0],在《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 年版)》的第六章内容中被专题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最新研究成果以及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中国化,它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指明了大方向。如此科学的法治思想体系,只是在教材中做了基本理论知识点的讲解,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而深入的教学内容体系。受到教学学时的限制,教学过程中,教材相关的理论学习内容无法拓展深入,也无法实现以典型案例为载体,指导学生深入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沉内涵及丰富的法治内容。

(二)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未形成多维度生动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关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仍然是采用比较单一的课堂理论灌输的学习模式。这种单一的理论灌输方式,虽然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但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造成了教学的单调枯燥性,学生对相关法治知识存在表面的学习状态,未能对法治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难以取得有效的教育教学效果。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理论灌输方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僵硬,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不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够。一是未能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课件文图和影视音频等有效融通的课堂教学方式;二是缺少像专题讲座、模拟法庭这样的多种形式的知识传达方式,不能生动地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思想精髓[11-12]。理论宣贯的方式,也导致了学生在法治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及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把握程度不够等。

法治教育过程中,社会实践教学能切实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提高学生法学运用能力。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缺乏法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教学导向,导致学生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降低,也导致学生在实际案件中难以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主张的人民的主体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要求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思想精髓[13]。

(三)师资队伍专业结构背景存在不足,未能形成具有深厚法治理论素养的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开展法治教育的理论课程,主要是通过公共课“思想道德与法治”进行。该门课程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进行培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融合了政治性、思想性、学理性和实践性。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担任。由于相当部分担任“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没有法律专业背景,缺乏深厚的法治理论学科基础与法治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悟通法治理论,只是对法治教育内容照本宣科,难以深入分析探讨,对学生工作实际法律困难,无法以法治思维判断解决问题。教师法治课程知识的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法治知识的理解把握,学生法治素养难以有效培养。因此,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精髓如何有效融入教学中,做到案例相结合生动透析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非法律专业的教师是一个难题。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受教育的学生众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工作量饱满,有的思政课教师身兼几门思政课的教学,因此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但是,思政课教师在时间和精力的把控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法治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在专业背景、传帮带、科研支撑等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需要推动全体社会成员信仰法律、尊崇法治。当前高职院校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法治教育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手段和方式、法治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加强改进当前存在的问题尤为迫切。

(一)建立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院校应拓展法治教育内容,建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法治教育公共选修课和通识课程体系相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法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得以体现,教师教学渗透的知识要素是关键。2014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4],为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按照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高职院校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法治理论教育,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讲实讲透,紧密结合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只有以鲜活案例剖析法理,引导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增强学生对法治知识的认知,教学内容的理论才能鲜活起来,走进学生的头脑里。

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是为了引导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法治知识,培养其法治素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意识。大学阶段也是储备法治知识的关键时期,基于此,要加强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思想精髓的理解。高职院校开设了公共选修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使得全校深入以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科学方法等重要理论知识。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专业结构属性,开设“法律与生活”“创业就业法律”“经济法”等相关法治教育通识课程。在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利用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专业的法律知识融入性教育,增强学生对生活中常见法律问题的法律知识的把握,在生活中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具体法理的案件事例剖析中,融合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要义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法治思维,以法治精神和宪法法律指导自身的行为规范,将个人行为操守界定在宪法法律的范畴之内。

(二)建立协同法治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应丰富教育教学方式,创建融合生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协作法治教育模式。职业学院要针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教师传授的法治知识的接受程度。教学过程中,一要采用课堂讲授与线上教学资源库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实现学习平台的法治内容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件与教学视频资源回放及课后作业的布置。二要紧密结合时代热点新闻、事件与法治内容的契合点进行探讨,采用以案说法、以法说案的教学法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课堂中适当地融入对案件实例、疑难问题的辩论探讨,在辩论中进一步透析案情、疑难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把握相应的法治知识,并培养其学习热情。

为了提高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工作取得的实效,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完整地进入学生头脑的效力,高校必须坚持理论同实际相结合,加深对法治教育的认识。一是校内法治教育的实践模式,比较有效的实践方式是以项目任务为驱动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虚拟的案件庭审,学生分担不同庭审角色,通过案情分析、正式开庭等环节,形成一定的自我感受和思考。二是利用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平台,开展宪法法律知识辩论赛项目,紧密围绕新时期法治理论和热点新闻案件展开辨析,在辩论中深化法治认知的效果。三是运用各专业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平台,引导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接触企业文化,融合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义,运用顶岗实践的契机培养学生依法依规办事的行为习惯,强化学生的守法意识,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成效。

(三)优化法治教育教师队伍结构

高职院校应优化法治教育教师队伍结构,打造具有深厚理论水平和扎实实践能力的法治教育教学团队。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谈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5]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效融入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全过程,离不开教学队伍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实践能力。学校法治教育需要建立一支法学专业学科背景的教育教学团队,课程团队的构建以学科背景为依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由具有法学学科背景的教师承担,能将法理知识与案例素材灵活生动地融合,他们能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科学方法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着的逻辑关系,做到学懂悟通,融会贯通,有效引导学生真信、真学、真用,培养学生法治思维,提高法治意识。法治类通识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需要由法律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开设,并能在法治课程教学中,以法理案情相结合,生动诠释法治知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为提高法治教育教师的法治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建立教师跟岗实习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到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的法务部跟岗实习,在实践中提高法律实务水平,弥补教师法律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提升教师的法治素养。

高职院校要打造具有法律专业学科背景的课程教学团队,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的高职称法治教师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在教学上做好教学示范,建立指导教师听课指导制度,随机课堂听课并进行有效的评课反馈。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说课比赛、教案比赛等活动,促进法治教育青年教师的成长。法治教育科研领域,组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科研团队,开展项目申报,在科研实践中提高其法治教育研究能力。组织法治教育教师参加各类法治理论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展法治理论视野。聘请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法律实务工作者加入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教学团队,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以优质教学团队加强大学生法律治信仰的培育。

(四)构筑法治校园资源,加强法制校园文化题材平台建设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之国的根基所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以宪法为统领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法治环境,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发力,共同营造法治文化社会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经过长期积淀而凝练的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人文精神气质,高职院校要加大力度营造法治校园文化环境,由外及内滋养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法治人文素养。

第一,发挥校园文化宣传传播平台的主导性传播作用。一是利用校园板报宣传栏,及时展开相关最新法治理论成果的专栏介绍,在校园中营造图文并茂的法治成果宣传氛围,以此增强大学生对最新的法治理论的认知。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法治宣传、国家宪法日宣传。二是利用校园广播的宣传功能,设置法治专栏广播节目,对法治理论进行宣传,对近期发生的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案件进行播报探析,既能提高大学生法治文化素养,也给予大学生法律警示。三是运用学校网站及学校公众号平台进行以法治理论为主题的宣传学习,提高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在学校的文化宣传作用。

第二,发挥学校学生技能竞赛项目的带动性作用。打破原有的专业技术技能型竞赛,扩大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种类项目,增加涵盖文化知识素养的技能竞赛。其中包含了法治文化素养类、思想政治教育类、语言文学类等进行大学生法治文化素养类竞赛,例如,模拟法庭竞赛、法律知识辩论赛、法律知识竞赛、学宪法讲宪法大学生演讲比赛。以竞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法治理论的深入学习,培养大学生学会用法律辩证思维理性思考问题,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大学生法治文化素养。

第三,发挥法治文化学术讲座和法治文化沙龙的思想引领和文化引领作用。聘请法学名师开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题的我国法治理论最新成果讲座,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法治理论与法律实务进行普法讲座。聘请司法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司法裁判中对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案件进行以案说法的案例警示讲座,以此警示大学生对法律心怀信仰、敬畏法律、尊崇依法治国,在生活中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践行者。定期开展法治文化沙龙,聘请法学教师、司法实践工作者就相关法治文化成果和社会热点法律问题开展宣讲,通过讲解和互动的方式向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

四、结语

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关系到全民族法治素养的总体水平,关系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高职院校法治教育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科学指引,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文化素养实际,拓展法治教育的内容,丰富教育教学方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在校园内构筑坚实的法治文化资源,以便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效地融进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法治思维培养,增强学生尊崇宪法意识,做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践行者。

猜你喜欢

法治法律院校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法律做主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