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风建设背景下家庭档案建设管理工作探析

2023-09-07苟继彬温勇耀王乐

北京档案 2023年8期
关键词:家风档案管理家庭

苟继彬 温勇耀 王乐

摘要: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在社会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在阐述家庭档案与家教、家风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家庭档案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聚焦重点群体,提升家庭档案管理意识和能力;凝聚专业力量,完善家庭档案服务体系;强化政策引领,提高家庭档案建设管理质量;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家庭文化成果共享等系列举措,以助力家庭档案管理工作。

关键词:家庭 家风 档案管理 家庭档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档案作为与每个家庭和个人息息相关的档案类型,承载着个人梦、家庭爱、家国情,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理应积极回应时代所需和发展之变,使家庭档案建设管理工作主动融入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过程,在服务大局中发挥独特作用,彰显独特价值。

一、家庭档案与家教、家风的关系

家庭档案在我国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考古学家在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就发现了“表谱刻辞”,包含干支表、祭祀谱及家谱信息。魏晋南北朝以后,逐渐形成了家谱、家规、家训、家书、文集、日记、传记、墓志铭等具有家庭档案性质的传统文献。进入近现代,随着录音、摄影、摄像、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信息技术和产品的普及应用,家庭档案内容与载体更加丰富,成为个人成长、家庭发展的重要记忆和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补充。

(一)家庭档案以家庭为核心,记录家庭变迁,服务家庭管理

现代家庭以夫妻关系为家庭关系的主轴,一般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核心家庭,由两代或者两代以上夫妻组成主干家庭。家庭档案以家庭为单位形成,对于留存家庭历史、提升家庭管理质量和效率都不可或缺。例如,家庭档案中的户口本、房产证、身份证、驾驶证、结婚证、出生证等材料客观反映了家庭结构、家庭资产、家庭成员的变化等;家庭合影、旅游照片、生活娱乐影像等增强了家庭成员的融洽度、凝聚力和幸福感。

(二)家庭档案以家教为重点,见证个人成长,启发教育得失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開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自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在未成年人的成长道路上,父母教子女说话、走路、识字,辅导家庭作业;在子女学业之外,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讲故事、话家常、言传身教分享过来人的经验教训,传递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核心价值观。这些活动借由文字、录音、录像、照片转化为家庭档案,与学校教育档案、社会教育档案一起,构成个人成长所受的教育记忆。

(三)家庭档案以家风为主线,传承家庭美德,弘扬优秀文化

家风关系党风、政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家规、家训、家书等家庭档案文献中,蕴含着许多中华民族的进步价值观。例如,《孔子家语》《颜氏家训》《傅雷家书》等经过长时间的编选、沉淀,其核心优秀内容已超越一家、一姓边界,成为中国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追求。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毛泽东主席穿了20多年的补丁睡衣、周恩来总理诫勉亲属的十条家规,大家耳熟能详。新时代孕育新风尚,将忠诚、干净、担当等优良家风载入家庭档案,能够帮助领导干部守住交往关、生活关和亲情关。

二、家庭档案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档案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微观样本,与个人和其家庭关系密切,在新时代尤其具有辅助基层治理、完善细节记忆、弘扬先进典型等价值。近年来,各地档案工作者结合档案法规宣贯、重大纪念主题活动和工作实际,在建档、展览、专题编研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档案意识的养成,传播了档案知识和文化。但总体来看,在家庭档案建设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意识薄弱,家庭档案管理能力不够

家庭档案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又普遍被忽视。很多人产生了很多档案而不自知,档案意识比较弱,往往觉得档案专业性强,和自己无关。很多家庭对档案日用而不知,随意留弃,随意处置,档案管理的基本能力素质欠缺。不少家庭受限于思想观念、文化水平和经济条件,要么认为家庭建档没有必要,要么认为家庭建档门槛高。加之家庭档案归私人所有,建档不仅要个人自愿,还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的支持,这也导致了档案部门在推广建档受阻时有心无力。

(二)缺乏政策指引,家庭档案建设质量不高

档案管理有其客观规律,家庭建档也不例外。例如,家庭档案应该收集什么、如何分类、如何保管等都是十分具体的问题,需要在一定的指导规范下解决。目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在内的档案法规都未对家庭档案建设提供法律指引,各级档案局(馆)对家庭档案也鲜有规范性要求,各地家庭建档活动更多是根据个人理解或参照现有文书档案、录音录像档案等规范标准进行探索性尝试。这种自由探索虽有利于凸显个性特点,但也会造成资源、成本的不必要浪费,难以将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固化为可快速使用、推广的模式和工具。

(三)指导跟进有限,家庭档案服务供给不足

目前,家庭档案专业化管理人才不足,主要依靠档案专业人员兼职或业余爱好者推动,欠缺官方专业指导。这种自下而上的推动方式依赖于档案人员的认识、兴趣、热忱和使命感,缺乏长效激励和保障机制,无法持续深入地对家庭档案建设管理提供指导。此外,家庭建档过程中会遇到装具选择、信息化管理等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档案盒、档案袋、管理软件等基本是针对常规档案工作研发,定制成本偏高,不能满足普通家庭建档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四)服务平台缺乏,家庭档案管理质效不好

家庭档案是随着家庭活动动态产生的。各个家庭需要耐心细致地将多年积累的家庭档案材料分类整理、有序保管,并及时整理新产生的材料,剔除已无保管价值的材料。此外,当下移动互联网、云存储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家庭数码照片、视频作品、社交文档、电子邮件等资源快速增加,大量沉积于各种数据应用平台,缺乏一个家庭档案综合服务平台,关联个人社交账号,智能挖掘获取并管理个人及家庭档案,从而导致这些家庭档案资料存在被海量信息淹没或遗失的风险,不利于家庭档案的有效管理与运用。

三、新时代家庭档案建设管理优化策略

家庭档案最大的价值在于记录并服务个人成长、生活和工作,维系家庭情感和家庭秩序。新时代的家庭档案工作应积极探索从自发建设向组织引导、从单一推动向联合推动、从封闭建设向交流共享转型,为国家和社会积累体系化、高质量的家庭档案资源。

(一)聚焦重点群体,提升家庭档案管理意识能力

过去各地的家庭建档经验证明,家庭建档的成功离不开多部门的协作。档案部门应该主动加强与学校、社区及各个家庭的联系,抓住星级文明户、廉洁家庭、绿色家庭、五好家庭等重点家庭和党员领导干部、各领域专家、参政议政人士等重点个人,试点推进家庭建档工作,并加强对优秀家庭档案的宣传,在助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同时,推动家庭档案建设、管理、利用意识的提升。

(二)强化政策引领,提高家庭档案建设管理质量

家庭建档不应贪多求全,而应结合家庭及成员特点,把有价值的档案材料筛选出来,纳入管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尤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反映在家庭建档工作中,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的总体要求,重视建档立意和方向的把握。以家庭教育为例,建档内容不能仅停留在家规、家训、家书等传统内容上,还应与时俱进,将家庭在“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家庭教育新模式下产生的材料充分收集和保管起来。

(三)凝聚专业力量,完善家庭档案指导服务体系

各级档案部门应强化“大档案”意识,将家庭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纳入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整合在岗档案人员、退休档案人员和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必要时设置相关公益岗位或者平台,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各实施主体紧密配合,对家庭档案建设工作开展有效指导。此外,还可以开发契合家庭建档多元需求的服务产品,在家庭档案整理、寄存等方面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

(四)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家庭档案管理质效提升

家庭建档推广是家庭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离不开新颖有效的服务平台。开设家庭档案专业网站、家庭档案相关微信公众号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国家档案部门可以通过组建档案知识公益组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家庭建档知识宣讲、开展家庭口述史采集、协助整理出版个人回忆录等活动,寓档于乐,提升公众对家庭档案的兴趣。由档案部门牵头建设网上管理服务平台,宣讲档案知识,辅助家庭档案管理,以达到提升家庭档案管理质效的目的。

家庭档案是家庭记忆的载体,也是社会变迁的微观样本和国家档案资源的必要补充。在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家庭档案建设管理,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传承家庭美德,进一步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参考文献:

[1]荆绍福.家庭档案管理概论[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2.

[2]冯惠玲.家庭建档的双向意义[J].档案学研究,2007(5):8-11.

[3]于睿智,王云庆.家国情怀视角下家庭档案社会文化价值探析[J].山西档案,2020(5):72-76.

[4]李鹏飞,马仁杰.新《档案法》视域下我国家庭档案资源建设路径探析[J].档案学通讯,2021(5):73-77.

[5]姜洁,杨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重视和引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N].人民日报,2022-5-5(1).

作者單位:1.陆军勤务学院

2.重庆钢铁集团

猜你喜欢

家风档案管理家庭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庭“煮”夫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家风伴我成长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寻找最美家庭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