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族马尾绣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2023-09-07韦永秀

收藏与投资 2023年8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发展

摘要:水族马尾绣是我国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对它的保护和继承显得尤为必要。为使其得到更好的保存和继承,探讨其保护、传承和发展途径,已成为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对水族马尾绣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通过了解水族马尾绣的溯源和历史及其发展困境,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对马尾绣传承与发展措施,从而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水族马尾绣;保护;传承;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目前,拥有高超手艺的水族马尾绣艺术家寥寥无几。同时,新一代年轻的水族少女也受到现代化的影响,不愿意学习马尾绣。此外,科学技术所导致的批量制造也对马尾绣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本文对水族马尾绣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以期促进马尾绣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保护与发展。

一、水族马尾绣概述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南部,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马尾绣工艺繁复,但最终产品却具有古典、华丽、精美、坚韧、经久不坏等特点。马尾绣的刺绣图案简单、优雅、抽象,构架与图案都是定型的。

三都境内水龙、三洞、廷牌、中和、塘州等乡的水族村落均有其独特的民俗技艺。水族马尾绣以独具特色的技艺和精湛的绣品,被一些新闻媒体誉为“刺绣艺术的活化石”。

在漫长的岁月里,水族妇女以灵巧的双手和精湛的技艺,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水族人民其以马尾绣闻名天下,马尾绣被称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它为我们了解水族民风民俗、图腾崇拜以及水族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美术素材。近年来,马尾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这项传统工艺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马尾绣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水族人民生活的地域得到了长期的历史传承,有着广阔的受众群体。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体现了水族人对生命的真切情感,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1]。

二、水族马尾绣溯源

虽然有关文献中没有对马尾绣进行过详细的记录,但它却是一种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工艺,凝聚着古代水族人民的智慧。马尾绣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在刺绣上缀有铜饰。这件铜饰形状像一枚古老的硬币,但体积很小,直径只有一颗黄豆那么大,用一根红色的丝线穿到马尾绣片上,像是星星点点的小花,人们相信铜饰不仅是一种装饰品,还可以用来辟邪。在封建时代,铜被用来铸造货币,有些王朝禁止民间铸造,但在水族的马尾绣中,有大量的铜装饰。这也是马尾绣价值得到体现的重要部分[2]。

贵州省三都县是中国唯一拥有马尾绣文化的水族自治县,中和镇板告村是马尾绣的发祥地。马尾绣工艺品远近闻名,产品畅销世界各地。板告村的姑娘们,从小就跟着老人们学做马尾绣,十几岁的时候,就能獨立做一些小手工艺了。如今,板告村的妇女人人都会做马尾绣。马尾绣也成了村里有名的副业,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一项主要手段。

在长久的生产和生活中,水族女性对大自然中的种种现象都有很强的洞察力和鉴赏力,通过对大自然中的种种现象及民间事件进行想象性的处理,并将其运用到马尾绣的制作中,刺绣上的花鸟虫鱼龙凤等图案,造型独特,富有浓郁的民族性和艺术性[3]。

三、水族马尾绣历史

水族马尾绣到底有多长的历史?有关文献中没有任何关于这一点的记录,其工艺全靠水族女性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也许最早的时候,是因为水族有养马赛马的风俗,才有了马尾绣。马尾绣有两个比较显著的优点:第一,马尾的质地比较挺括,可以防止图案变形;第二,马尾不容易腐烂。在水族的传统节日中,男人们赛马,女人穿上华丽的马尾绣衣参加节庆,成为一种美好风俗。马尾绣凭借香包上精致的花纹、别具匠心的刺绣手法,成为馈赠亲友、家居装饰、收藏研究之好物。

水族刺绣种类很多,在相同的刺绣技术中,各地的刺绣技术有粗细之分,而对各种刺绣技术的掌握又各具特点。但总的来说,马尾绣是最常用的一种针绣,也是最古老、最具特色和最著名的一种,具有很好的立体感和艺术感。在水族许多日常生活物品上,都可以看到马尾绣的图案,特别是女子背着孩子的肩头和刺绣鞋子,更是充分展示了马尾绣的美学意义,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显示出女子精湛的刺绣技术。

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水族妇女自幼学习刺绣、剪纸等技艺。剪纸种类繁多,多用于刺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水族女性在刺绣技艺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和审美观,并在各类刺绣中体现出来。用马尾丝织成非常精致的花纹,并将其绣在吊带衫和鞋上,这是各地区的水族女人所擅长的技艺[4]。

四、水族马尾绣工艺特征

马尾绣是一种非常繁复的刺绣,其刺绣作品呈现一种抽象、概括和夸张的浅凸感觉。马尾绣,专门用来做装孩子腰带和尖头的鞋子,也可以用来做女人的腰带和胸罩,还可以用来做帽子、荷包、刀鞘等。虽然经历了时间与空间的变迁,但是它的形体观念与风格象征都没有改变。

马尾“歹结”背带被认为是最好的背带,通常要经历52个步骤才能完成。在水族人看来,马尾绣背带是一种尊贵富贵的象征。马尾绣的肩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主纹,是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马尾绣片组成,四周的边缘以五颜六色的绸缎为底,用深红色或深青色的绸缎做一个平面的几何图形,第二个是马尾缝的肩章,第三个是肩章的肩章,上面是一个精致的马尾缝,与肩章的肩章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歹结”的整体刺绣。做这种“歹结”需要一年多的工夫。在做马尾“歹结”绣时,中年女子通常不使用剪纸打底,而是将预先准备好的马尾绣线,在红、蓝两色绸缎上盘绣出来,结合打绣、平针、乱针等多种手法,制作出既有弹性又好看的花纹。马尾绣的材料精良,做工精细,通常一个月才能完成一幅作品,需要十几个步骤。在众多的绣品中,马尾绣的独特性体现在以“马尾”为刺绣纹样,以及综合使用“乱针”“扎针”等传统的绣法[5]。

五、水族马尾绣保护、传承和发展措施

(一)加强品牌化发展模式构建

三都地区马尾绣的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很多,但对马尾绣的发展进行系统的策划、布局的却少之又少。马尾绣业的运营状况大致相似,市场上存在较多的同质化问题。在目前品牌效应盛行的今天,推行“名牌”发展的经营方式,对马尾绣业的长期发展有较大的帮助。

品牌的树立,既能有效地维护制造商的权益,又能让马尾绣在市场乃至整个社会中,树立自己独特的价值,增强自己的社会认同感,从而提高被公众所认识和认同的概率。通过品牌化方式发展马尾绣,不仅提高了马尾绣的品质,而且提升了马尾绣的创新水平,也促进了马尾绣的进一步发展和继承。

(二)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当前,我国的马尾绣正迫切需要培养马尾绣技艺传承人的新模式,为此,我们提出了如下几个设想:(1)在中小学中开展民族文化的兴趣课程,使学生自幼了解马尾绣业的起源与技术;(2)加强对农村地区年轻马尾绣技术人员的培育与发掘,为他们提供技术上的训练与引导;(3)要加强青年人才培养经费的保障,因为许多马尾绣传承人都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因此要加强对青年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马尾绣传承人的积极性。只有把创新青年一代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相结合,做到培养与激励环环相扣,才能保障马尾绣技艺传承人不缺乏、不断代。

(三)创新马尾绣技艺技术

三都水族马尾绣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工艺上进行持续的革新,攻克工艺难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如下的研究思路。第一个是自我创新。马尾绣技术的继承者应以自身的智慧与实力,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尾绣新技术,使马尾绣商品化、产业化。第二个是模仿创新。马尾绣艺的传承者要向领先的发明家学习,引进和购买领先的发明家的技术,然后再投入资金、人力和设备,不断地改进马尾绣艺。第三个是合作创新。政府和生产马尾绣的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要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促进马尾绣技术的开发和创新。

(四)利用现代技术加强保护、传承和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越来越明显。“互联网+”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网络技术,抓住“互联网+”这一新的契机,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在传播方面,要达到对马尾绣的全面理解还需前往贵州进行现场调研,单纯依靠查阅资料难以形成对马尾绣准確、三维形象的认知,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能获得宝贵的马尾绣文化资源,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输与交流更具即时性。

马尾绣是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更注重一代代的流传,保留最本真的面貌。在商品潮流的影响下,很多人都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出去找工作,但大多数人都不想学这项工艺,因为这个行业的收入太低。因此,三都县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或划定一定范围,设立马尾绣保护与继承中心,并积极引导更多的水族女性参与马尾绣的传承,承担传承马尾绣的责任。目前,我国手工艺技术的传承形式主要有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传统工艺的复兴依赖于对其进行市场开发,而对中国传统工艺进行更大程度的恢复与“工匠精神”则是以收入为主导条件下消费者进行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复兴“工匠精神”,一方面要增加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和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从补贴中小企业向补贴技术精湛的工匠转变,全方位培育专心于工艺打磨和技术钻研的优秀工匠。

六、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民族特点,以“保护与传承”相结合,进行有效的生产保护。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在网络媒体、网络营销等方面加强对品牌的宣传,并注重消费者的感受,对品牌的设计进行改进;此外,还需要国家加大对非遗的生产保护力度,实施专门的人才培训,引导市场的发展,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把民族非遗的品牌打造得更好。

作者简介

韦永秀,女,贵州三都人,文博系列十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为文博系列。

参考文献

[1]任廷艳,李涛.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文化产业,2023(10):142-144.

[2]朱家欣.贵州刺绣手工艺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以三都水族马尾绣为例[J].西部皮革,2023(4):61-63.

[3]任廷艳.水族马尾绣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J].福建电脑,2022(5):54-56.

[4]谢文强,方清云.贵州水族马尾绣的传承与保护—基于中和镇拉佑村的调查[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3):83-89,123.

[5]崔雪艳.三都水族马尾绣的传承与保护[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20):119-120.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