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赋能,加速教育“智慧”发展

2023-09-06王保军,赵若良,李丽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数字化智慧学校

本期嘉宾:

王保军 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校长

赵若良 三门峡市第二中学校长

李 丽 邓州市湍北高级中学校长

黄 芳 安阳市自由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朱宏燕 信阳市贤山小学校长

何慧丽 扶沟县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特邀主持人:麦世奎(河南省教育厅科技与信息化处副处长)

导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 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落实丰富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构建广泛开放的学习环境、推动学习平台资源共享等举措,推进资源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成长个性化、学习社会化,推动“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生态加快形成。

7 月6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了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相关情况。据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一年来,访问量超过260 亿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约两亿多青少年在网上学习。

怀进鹏指出, 要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升级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建好用好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 建强国家数字化大数据中心, 以教育数字化作为开辟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 已经成为顺应时代潮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本期《校长圆桌会》以“数字化赋能,加速教育‘智慧’发展”为主题,约请6 位校长一起探讨信息化时代学校如何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 把数字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创新要素和变革因子, 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环境,促进教学流程再造、课程体系重构、评价方式转型和管理模式变革,推动学校教育“智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个性化教育服务。

主持人: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那么,学校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呢?

黄芳:我校主要通过四个举措来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一是以顶层设计引领高位发展。 依托“省中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建设,围绕课堂教学、资源供给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制定《信息化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 探索推进智慧课堂、 智慧资源、 智慧管理三大工程,以技术赋能教育改革,建设“智慧教育”学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校。

二是以团队研训提升技术能力。 持续打造 “校长—首席信息官—信息中心主任—信息技术小组成员—信息技术骨干—全体教师”的研训路径,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校本培训。 深入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积极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

三是以资源整合搭建共享平台。 配置网络存储服务器, 整合输出优质教育资源。 优化现有的“FTP 服务器+企业微信微盘+安阳市网络教研平台”资源布局,按学科、学段,由专人将优质课、融合课、微课等校本资源统一整合到网络存储服务器,结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构建共享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为教师提供菜单式服务。

四是以应用驱动推进模式创新。 按照“学校统筹、试点先行、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步骤,发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典型,组织经验交流、观摩学习活动,打造不同教学场景教学方式样本,示范带动,引领教师共同发展。 以融合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倡教师发现真实教学情景中的问题,鼓励教师组建学习共同体,在共同探究中应用数字技术解决教学问题。

朱宏燕:教育数字化的转型,需要教师有效应用数字技术,创新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精准定位,梯度成长。 学校借助问卷调查,跟踪测评,精准评估教师数字化应用水平, 了解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与需求。结合《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帮助教师设定适切的提升目标,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建立以教师自主研修为主,教研小组抱团发展为辅的梯度成长机制。开通资源共享互通平台,使教师在实践应用中提升教学水平,在交流研讨中提升科研水平。

减负提质,应用为王。 学校遴选适合教师需求和教师发展的“专而精”的设备、软件和平台,达到为教师减负、为教学提质的目的。 如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的名师课程、专家讲座,帮助教师提高教研水平; 直接将名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和资源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双师课堂” 的样态,帮助教师减负的同时专心教学教研。

何慧丽: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通过科技赋能和数据驱动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促进教育教学变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 我校在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成立校本专家团队。 学校面向全体教师招募遴选信息技术优秀教师,针对不同的特长进行项目分工和专业培训,组建学校专家团队,为教师提供便捷、高效、可定制的信息化专业服务。

精选教学管理软件和平台。 学校根据工作实际和教师需求, 精心选择好用、方便、高效的各种教学软件和平台,让不同层面的专家、教师试用和比较,邀请不同软件研发人员到校进行演示讲解,服务学校教育教学。

多层次推进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每学年初,学校都会进行全员调研,根据教师的需求量身定制培训课程, 如新教师信息化基础培训、骨干教师提升培训、班主任云家校培训等。 培训采用小班制和过关制,每次培训必须当场考核、当堂过关,让教师真正想用、会用。 建立信息化交流群,把厂家技术人员邀请到群里,随时解答教师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学校定期举办课件制作大赛、 融合优质课比赛、微课大赛、班会课比赛等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主持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在此背景下,请大家谈谈怎样利用数字技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赋能学生学习,提升教育品质。

王保军:早在2018 年,我校就实现了全校各年级、各班级所有学生智慧课堂学习的全覆盖和常态化使用,用数字技术打通了教学全流程。 课前,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完成预习任务,教师可即时查看预习情况,精准预设教学重难点。 课中,教师通过线上测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上的不足,教师也能实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授课重点。 课后,基于学情数据,教师分层布置练习,实现分层个性化教学。 在课外,学校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如模拟实验、虚拟实景等,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实践。

学校还引入考试分析系统,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错题本和学习手册。 学校通过采集和分析学生的学情数据,为每名学生构建知识与类型题图谱,利用人工智能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自主学习路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同时,可以生成班级的个性化讲评材料,辅助教师精准教学。

赵若良:为了更好地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我们学校建成了“5G+VR”虚拟现实实验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VR 智慧教学管理系统“TMS 教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一对多”的互动式教学管理, 对320 余节VR 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管理,将各学科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真实还原,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知识难点可视化,让书本知识真正“活”起来。 这种场景化、交互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习变得简单、高效。

学校利用5G 技术和VR 技术的优势,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寺河山苹果小镇以及省内外名校等进行资源对接,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场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课堂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个性化与智能化教学。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 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实现个性化学习。 我们还建立了数字化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偏好和学习成绩等信息,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辅导措施,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黄芳:我们学校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平台、软件的应用为牵引,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数字化转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串联,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依托教研,精选资源。 学校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结合新课标理念,多次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从中精选出合适的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学有方向。

学思结合,指导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分析思考的过程,加强思想方法的渗透;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重视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独立思考习惯、合作交流意识。

有效批阅,攻克难点。 教师布置多样化的作业,学生采用图片、视频等形式上传作业。 教师认真批阅,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及时反馈,查漏补缺。 学生根据教师的批阅情况,及时纠错并上传,教师再进行第二次批阅。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着重促进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学校还丰富社团课程资源,支持学生特长发展。 比如,以项目式活动为驱动,开设机器人、开源电子、3D 打印、无人机等智能课程, 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为每个孩子的差异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

主持人:经过教育信息化1.0 和2.0 的建设, 我国数字技术与教育经历了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目前正处于融合与创新并存的时期。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的特殊阶段,请大家结合学校实际,谈谈如何应用数字技术促进学校管理方式的创新。

何慧丽:我校基于企业微信平台,自主研发了 “互联网+教育” 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云管理”(分为“云党建”“云教务”“云家校”“云文化”“云德育” 五大板块),功能覆盖学校日常所有工作,实现“数据实时录入、评价即时反馈、平台智能分析、自动个性推送”, 并且平台项目可以根据学校需求随时修改、增删,进行“个性定制”,变结果评价为过程性评价,有效弥补了传统信息流反馈层级多、反馈慢、容易失效的漏洞。

目前,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学校各项工作检查、评价结果录入的过程,就是平台自动分析汇总数据的过程, 数据信息会精准推送到每位教师个人手机终端,反馈及时、高效、便捷,教师的量化结果每天会实时更新, 实现了督促而保护隐私、评价而保护尊严,形成了更公平、公正的学校治理文化, 有效提升了教学管理效率。

李丽:近年来,我们湍北高中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机构改革,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一方面学校职能部门树立“大服务”意识,建立大党建、大教务、大政务、大后勤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各部门之间实现学生成长数据与教学保障数据的关联与协同。 另一方面实行管理层级简约化、扁平化的年级分级部管理,学校共有三个年级、六个级部,不同年级、同一年级两个级部之间实现数据关联与协调,强化教育管理者之间的有效合作。 从2021 年开始,学校实施基于数据治理的课题研究,突出教育改革实践与学校研究的良性互动。 通过选择学校发展的关键运行指标和比较对象及确定基准目标,决策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学校运行基本状态,获取重要信息。

基于数字技术的支持,学校教师教研方式由本校线下教研, 转型为线上线下、校际相结合的综合教研。 我们是部属高校帮扶的县中学校,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对口帮扶,加速了学校的数字化转型。 华师一附中和湍北高中开展常态化联合教研,打通远程同步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很好地服务了教师、学生。

主持人:当下,数据驱动、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数字化正在推动教育变革步步深入。 那么,学校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变革教育模式,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

王保军:2019 年年底,我校建成“学校大脑”,并成立学校大数据中心,支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打造学校的云端大脑,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为课堂观察、教学评价、学校管理提供依托。

今后,我校将在智慧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由“三治”(校长治校、教师治教、学生治学)转为“三智”(校长智校、教师智教、学生智学)。 我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框架是“一脑三中心”:一脑是“学校大脑”,三个中心分别是管理中心、教学中心、生活服务中心。 三个中心的数据都汇聚到“学校大脑”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服务于管理、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生活,从而创建平安校园、科技校园和健康校园。

同时,我校将不断完善“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博雅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从关注学习结果转向更多关注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比如,通过构建学生评价体系,力求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亮点,形成成长报告,给每个学生生成一个立体的画像。

朱宏燕: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应借助数字技术重构课程体系, 优化教学流程,精准施策,为教师轻松地教和学生有个性地学做好充分准备,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数字技术的优势在于数据的搜集反馈和资源的精准应用。学校将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估和能力需求分析,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创新评价体系,发掘学生潜质,为每个学生提供专业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和教学服务。 学校还将深度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多样的课后服务, 丰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积极落实“五育”并举,在展现学校特色、尊重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育中,让学生各美其美、精彩绽放。

赵若良:我们学校制定了《三门峡市第二中学5G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通过总体规划和建设,将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5G 智慧校园。 目前,我们高效整合教育信息设备,形成了集“备、讲、听、评、巡”为一体的智慧课堂模式。

展望未来, 我们将基于5G 智慧校园的目标,实现1 平台N 系统——

建设校园云计算平台。 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建设智慧课堂、智慧管理、智慧德育、智慧安全、智慧保障系统。 智慧课堂系统可以智能化分析反馈学生课堂行为和教师的教学情况, 进而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 智慧管理系统可实现随时随地高效无纸化办公。 智慧德育系统可以提供高效便捷的德育管理、家校沟通、综合素质评定等服务。 智慧安全系统实现由 “人防”到“安防” 的转变, 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智慧保障系统将物联网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集管理、教学、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以提高服务师生的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字化智慧学校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学校推介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