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学生阅读的方向与路径
——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吴欣歆

2023-09-06史周攀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书单青少年内容

■特约记者 史周攀

记者:今年3 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4 月,河南省教育厅等部门按照方案要求,结合河南实际, 也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可以说,把青少年学生的阅读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就青少年学生的阅读指导来说,您认为应该重点关注哪几个方面?

吴欣歆:针对青少年学生的阅读指导,我想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文件要求。 我们要了解,从国家层面到教育部门,再到学科教育,对于阅读有哪些具体的文件规定,指出了怎样的发展方向。 第二是阅读指导的基本要点。 进行阅读指导,开展阅读活动,我们要清楚重点强调和关注哪些内容。 第三是学校实施阅读指导的具体方式。

记者: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倡导全民阅读,推进书香中国建设,青少年学生阅读是其中的基础和重点。 对于涉及青少年学生阅读的文件及实施方案,您觉得有哪些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吴欣歆:我国是较早提出全民阅读要求的国家之一,2006 年就发布了 《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 这对于国家的文化建设、 人才培养都具有重大意义。2006 年以来,全民阅读在整个社会持续推进。 今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 提出青少年学生不仅包括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还包括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对于不同的阅读对象和阅读主体都有相应的读书载体和推进形式的要求。 《方案》提出,在未来3—5 年要达到的目标,既有态度上的目标、行动上的目标,又有数量上的目标,从评价的角度把目标定位表述得非常清晰。 国家主导推动,教育部门有针对性地落实,各地各校在学科教学等层面具体开展,这是自上而下整体嵌入的一个推动实施的过程。

在推进阅读的过程中,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阅读已经变成了整体推进学生素养发展的一项工作。

记者:目前不少学校在推进阅读工作的时候都存在一些困惑,究其原因,就是还没有真正掌握阅读指导的基本要点。 请您具体讲一讲,要重点掌握哪些要点?

吴欣歆:我们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一个真正的阅读者有什么外在的行为表现?我觉得应该有四个方面。一是稳定。真正的阅读者的阅读状态是非常稳定的,在受到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阅读的行为。 二是持续。 这个持续可以是连续,也可以是间隔性的连续,能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三是有选择。 我曾经问南师大附中的王东升老师,孩子们选书应该关注什么样的内容? 王老师说,阅读是个性化的事情,孩子们要知道在当前的发展阶段,自己最需要用哪些书来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四是有兴味。 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精神成长、 情感滋养,获得相关的知识,打开新的世界。 阅读行为应该是一种有兴味的行为。

这些行为表现如果转化为学校的阅读指导,我想有三个基本要点:一是阅读内容,二是阅读行动,三是阅读成果。

记者:您对阅读指导的基本要点阐述得非常深入。 对于中小学开展阅读指导,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要点,您能否给出一些实施方式和路径上的建议?

吴欣歆:学校要建立阅读的长效机制,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打造读书环境。 硬环境就是图书馆、图书角等场所的建设。 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视角,为他们打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软环境就是读书氛围的营造。例如,北京的一位小学校长,每个星期都要给全校学生讲一个故事。 校长讲的时候,学生感受到的是从上到下对这件事的关注。 除了校长,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可以开导读课。

二是融入教育教学。第一是指向精神成长的跨学科阅读。 我们发现,在文学阅读时加入地理阅读、历史阅读,在音乐教学时加入文学阅读,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第二希望大家关注慢阅读。不要一味地追求阅读量, 而要去关注如何打造沉浸式阅读氛围,用怎样的方式指导学生沉浸式阅读。

三是加强阅读指导。 专业指导强调的是阅读本体的指导, 指导的是策略方法、成果提炼。 非专业指导较多呈现的是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 这两种指导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同等重要。 如果学生家长熟悉某本书,我们可以请他到学校里来讲讲对于这本书的认识和理解,这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四是健全交流机制。 我们曾经在一所学校做了“校本书单”活动。 一到六年级的学生,每个学期都会共读一本书,6 年12 本书。 这12 本书是“校本书单”,每本书都要举办大型的读书交流活动。 高年级学生看见低年级学生在读他曾经读过的书, 就会凑过去帮忙;低年级学生遇到问题,会找高年级学生询问。 久而久之,这12 本书就形成了学校的一种文化基因。

记者:《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倡导广泛全面阅读。 那么,什么是广泛全面阅读? 在具体的阅读内容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吴欣歆:我认为,在青少年学生阶段,文学、历史、哲学、科学、艺术,都是需要关注的。 这样学生才可能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方向,确定自己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是广泛全面阅读的意义所在。 广泛全面阅读,小学、初中、高中面对同样的内容框架, 可以有一个进阶的发展。 在河南省或某个地市,可以有一个整体的内容规划, 在完整的阅读框架里,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分别需要关注哪些书,从而形成一个广泛全面阅读的书单,这个书单就能形成一个逐渐进阶的框架。

在阅读内容上, 除了广泛全面,《方案》还规定了主题和载体形式,谈到了要开展主题阅读,比如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等。 这些主题阅读的开展不是列一个书单就能完成的,一定要有清晰的教育目标。

比如要开展革命文化主题阅读,首先得了解革命文化的内容有哪些,根据学生实际去选择适合的内容进行呈现,这样就可以呈现出小、初、高的进阶。 选好了内容,我们还要明白目标定位是什么。 我们阅读革命文化的书籍, 需要了解革命历程、领悟革命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挖掘革命传统的审美价值,还要把革命传统和当代社会生活建立关联,去把握它的当代意义。 在带领学生阅读革命作品的时候,要不断去强化作品里出现的审美特征。 当代青少年学生中,个别人的小情绪、小格调、小心态非常明显, 怎么让他们由小变大,有大格局、大气魄、大胸怀,我觉得革命作品的阅读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我们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要有一个思路,就是怎么才能让学生通过阅读得到发展,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记者:您刚才分析了阅读内容的选择。 选好了内容,还需要有具体的行动,对于阅读行动,您有什么建议?

吴欣歆:在阅读行动上,我认为要抓住三个落脚点,一是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科学的阅读策略,三是强劲的阅读动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老师要先“打样”。 老师带动学生效果更好,我们期待这些学生未来成为家长的时候可以打出更好的“样”。 如果学校里所有学科的老师都是阅读的推动者, 那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我曾经在一所学校邀请体育老师和化学老师参加读书会。体育老师兴致勃勃地读完了书, 也参与了讨论。这对于学生的带动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巨大的。

关于科学的阅读策略, 我觉得全过程指导应该分为选书、预读、通读、研读这四个环节。有很多书不需要推荐导读,学生拿起来就能读。 我们要对学生阅读的速度做个测算,三年级学生每分钟读300 字,一节推荐导读课40 分钟,可以读12000 字。 老师推荐的那本书, 学生在这节课上能读个大半。我们与其推荐导读,不如直接把这40分钟交给学生,让学生获得的东西多一些。选书环节,怎样融入教育目的,让学生自己找到喜欢的书,这非常重要。

在预读环节, 我们培养的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阅读者。 他首先要判断我能不能读这本书,有没有读这本书的意愿,能不能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及与书的契合度,判断出对这本书的真实需求。

在通读环节,需要指导学生高质量地读完一本书。 教师可以帮学生做一些阅读的时间规划,设计一些能够帮助他们读完整本书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在阅读的关键环节得到较好的支持和真实的指导。

在研读环节,需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我不主张上很多的阅读课,开设阅读课,课时也不一定要多长, 但是课的含金量要足够高。 学生在阅读时发现不了的问题、发现了又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才是需要我们上课来解决的。

最后是强劲的阅读动力。 我们希望学生用记录阅读收获的方法来增强阅读动力, 也希望学生有较多的分享交流的机会,以获得积极的阅读体验。

记者:正确选择阅读内容,采取科学精准的阅读行动, 一定会收获丰硕的阅读成果。 关于阅读成果的呈现,您有什么建议?

吴欣歆:在呈现阅读成果方面,我想提三个关注点。 一是可视化。 不管是录视频、音频,做宣传展览、手抄报,还是举办朗读比赛、故事会,一定要有让学生看得见的东西,这样更容易带给学生直接的体验。 二是连续性。 学校要做阅读成果的工作,最初设计的时候就要设计成每年都组织的活动, 或者是每月都有的展示活动。三是丰富性。 有的学校,一组织读书活动就是让学生办手抄报。 其实,阅读成果的展示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我们一定要看看别的学校是怎么做的,思考一下自己学校有哪些做法可以成为亮点。

以上我们谈了文件要求、指导要点、实施方式和路径等, 其实现在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教师阅读能力的提升。 教师应该成为真正的阅读者、成为阅读的代言人,要开展专业阅读,用专业阅读促进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书单青少年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青少年发明家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暑假阅读书单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
主要内容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