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公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2023-09-03刘化学张日民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16期
关键词:标准体系

刘化学 张日民

摘要 文章在梳理智慧公路标准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对现行体系的适用性分析,研究建设了符合应用实际及技术发展动态的智慧公路标准体系的路径及内容,涵盖标准体系定位、覆盖范围、结构设计及类别说明,并进一步从应用标准领域、支撑标准领域、基础设施领域三方面提出智慧公路标准体系重点制修订方向,最后给出完善智慧公路标准体系建议,以期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指南与规范,保证其富有活力地可持续发展,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关键词 智慧公路;标准体系;交通强国

中圖分类号 F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3)16-0017-03

0 引言

近年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已成为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技术支撑。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指明: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1]。与此同时,传统公路向智慧公路的升级改造成为各省、市近年的发展重点。根据《交通运输领域新兴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至2035年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交通强国[2]。

标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基础性制度,在行业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智慧交通步入新发展阶段后,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制应用,以标准的迭代升级引领交通技术的高质量发展是智慧交通发展的必然要求。智慧公路作为智慧交通和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同样亟须通过标准建设推动智慧建设。

目前,我国已在绿色交通、信息化、综合交通等交通运输领域构建了18项标准体系、约2 000余项标准,较好地支撑了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但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智慧公路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足。现行的标准体系并没有覆盖到智慧公路的所有领域,未顾及智慧场景产生的新标准。同时,标准推进实施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标准长效维护机制仍未健全。因此,该文在梳理我国智慧公路标准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当前问题,提出智慧公路标准体系建设路径及内容,并进一步指出智慧公路标准体系重点制修订方向,最后对完善我国智慧公路标准体系提出建议,以期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有效引领和指导智慧公路可持续发展。

1 我国智慧公路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分析

1.1 智慧公路标准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智慧交通标准体系框架雏形已初步形成,由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印发的《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构成。公路作为交通发展的重要部分,其他标准现状也在以上体系有所体现。

(1)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由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5年修订完成,此后随着技术进步与需求变化进行多次制修订。在2023年版本(最新版本)中,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分为基础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五个部分。

对比之前的版本,当前标准体系层次与内容划分更加细致合理,但仍存在明细表编制不够严谨、划分的原则和相关定义也不够明确的问题,有较大的完善空间。

(2)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表(2013年)》由交通运输部组织制定。截至2023年4月,经过多次制修订。目前,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分为基础通用、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信息应用、网络安全及工程规范6个方面。

(3)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于2021年联合印发,其中,车联网(智能交通相关)标准体系分为基础类、道路设施、车路交互、管理与服务及信息安全五个方面。

1.2 现行体系适用性分析

(1)顶层设计亟须统一。目前,我国虽然对智慧交通标准体系框架进行了一定规范,但从整体来看,各标准体系与智慧交通系统之间关系的划分维度并不统一,且包含的标准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实用顶层指导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结构划分不够明确。同一标准体系明细表内部标准的归类方式、类别划分边界不够明确,很多标准的归类通常仅依靠标准名称中的关键词,并未根据标准的具体内容,具体标准相互之间的归类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

(3)维护管理较为困难。智慧交通领域涵盖广泛,标准种类繁多、交叉复杂,且标准化工作涉及利益相关者众多,协调困难,导致标准部分内容信息错位、交叉重复,从而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3]。同时,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标准制定流程繁琐、更新滞后,难以迅速适应新技术应用。此外,标准的推广和培训不足也会进一步影响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

因此,对于智慧公路而言,现行标准体系并不能很好地引领当下行业发展,亟须制订符合应用实际及技术发展动态的标准体系,指导和引领未来发展,为江苏智慧交通建设提供支撑。

2 智慧公路标准体系建设路径及内容

2.1 标准体系定位及覆盖范围

该次智慧公路标准体系覆盖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养护、运营管理、信息服务等板块,既能满足未来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又能充分反映当前技术和产业特点。标准体系具体包含智慧公路技术、智慧公路管理、智慧公路安全、智慧公路数据、智慧公路服务5个方面。

2.2 智慧公路标准体系结构

在参考和兼容国家层面《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等现有标准体结构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GB/T 13016—2018)的要求,以公路行业管理者、所有者、运营者和使用者的需求为出发点,遵循“统筹布局、因路制宜、先进适用、互联互通、分步实施”的原则,考虑覆盖智慧公路全生命周期过程,通过“自上而下—结构分解法”,将智慧公路标准体系划分为5部分,如图1所示。

2.3 标准体系类别说明

智慧公路标准体系结构图中具体类别内容说明如附表1所示。

3 智慧公路标准体系重点制修订方向

基于江苏智慧交通發展现状,从智慧交通标准制定需求出发,该次智慧公路标准体系重点修订方向涵盖了应用、支撑和基础设施多层标准,具体如附表2所示。

4 完善智慧公路标准体系建议

(1)建立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智慧公路标准体系。通过对已有标准体系分析,结合智慧高速、普通国省道智慧公路建设经验,考虑技术及行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智慧公路标准体系结构,科学有序地推进基础设施数字化、新技术融合感知与业务应用相关标准的编制、验证与维护更新。

(2)建立适合智慧公路技术发展的标准体系长效维护机制。通过调查现有标准信息平台、标准体系更新维护机制和标准委员会运作机制等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基于行业技术发展快速、更新迭代周期短等特点,利用信息化手段检测智慧公路标准体系中的标准之间的交叉与矛盾,并以标准委员会的方式保障其持续的生命力。

5 结语

智慧公路建设目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少完善的、满足实际建设需要的建设标准体系指导,为进一步有效指导江苏智慧公路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标准体系建设为智慧公路的主要切入点和抓手。该文在对智慧公路标准体系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智慧公路建设现状与技术发展情况,全面分析现行体系的适用性,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迭代升级的规律,形成全面充分可拓展的标准体系及重点制修订方向,并提出完善智慧公路标准体系建议。未来,江苏智慧公路标准建设可以参照该研究推荐的标准体系和建议,从基础标准、服务标准、支撑标准、基础设置标准及相关标准方面设计标准结构,健全覆盖公路全生命周期的、结构层次清晰的、能够长效维护的智慧公路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N].  2019-09-20.

[2]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2021—2025年) [R]. 2021.

[3]王笑, 杨钰, 杨天元, 等. 标准数字化研究及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2(10): 73-78.

猜你喜欢

标准体系
河北省旅游标准体系建立研究
烟草标准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应用研究
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审核流程探析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面向标准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标准化信息系统研究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
学分银行模式下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转换标准体系构建
浅谈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
中小学民汉合校班主任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研究
我国非织造布机械标准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