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地养老”模式与体育产业融合研究

2023-09-01孙显仁

学理论·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融入体育产业群体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尤其是“异地养老”群体养老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国民关注的问题。以体育产业促进“异地养老”群体产业发展是时代所需,“异地养老”群体与体育产业相融合旨在有效解决这一养老问题。建立体育产业与“异地养老”群体产业创新性融合的模式,将为推动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做出积极探索。

关键词:异地养老;群体;体育产业;融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4-0081-04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医疗条件显著提高,老年人口数量也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宏观社会结构独生子女政策下的中国主流家庭结构转变为“四二一”家庭结构,在人才跨区域流动的趋势下,大部分子女离开父母异地就业,独居老人日益增多,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较大的压力和困境,需要向新的多样化养老方式转换。当今社会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大增加,老年人对养老方式和养老质量的要求不仅停留在吃饱穿暖的基本生活需求上,他们对晚年生活在文化、旅游、保健等方面质量要求上也日益提高,社会和政府更加关注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方式。在这种状况下,体育产业服务便日益成为老年群体关注的内容。毫无疑问,体育具有其他文化形态所不具有的社会参与性[1],因此体育对于提高老龄群体的健康水平、丰富其晚年生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一、“异地养老”模式呈现多元化状态

我国人口老龄化处于加速提升阶段,政府要积极开展宏观调控,社会各行各业要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市场建设,下足功夫构建养老品牌,构建系统而宏观的养老这一黄金产业。目前养老方式逐渐从传统的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等转向异地养老、旅游养老、生态养老、候鸟式养老等多元化的养老方式。我们统称这些为“异地养老”模式。异地养老是当前比较时尚的一种养老方式,是离开现有居住地与生活环境到异地生活的一种养老生活方式。这既是一种养老方式上的多元化选择,也是未来经济社会养老方式变革的一种趋势,更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异地养老方式已经被老人、家庭和社会逐步接受并推动。

(一)异地疗养型养老模式

部分北方老年人居住在高寒地区,冬季低温时间长,他们又存在高脂、高盐等不健康的饮食与生活习惯。老寒腿、高血压等北方常见病多发比例偏高,这一代老年人大多经历过长期物质匮乏时期,健康水平相对偏低。因此,转移至气候温暖的地区养老就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异地养老成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但又可以远行的老年群体的一种极佳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适合绝大多数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体弱多病的人群更加适宜。但这种养老方式费用较高,需要家庭和社会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撑。

(二)旅游观光型养老模式

旅游观光型养老适合于身体条件和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这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异地养老方式。在旅游过程中领略大美河山,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差异,领略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在增长知识、愉悦身心的同时,度过快乐的晚年时光。

(三)候鸟式养老模式

对于高寒地区老人来说,冬季漫长低温影响冬季养老生活质量,所以这些老人宜南迁气候温暖地区过冬养老。东北地区也是海南、山东等地夏季避暑养老非常受欢迎的目的地。据海南省旅游局统计,每年冬季全国到海南各地越冬度假的老人超过一百万。每年10月到第二年5月期间北方老人到南方过冬,每年6月到10月期间南方到北方夏季避暑的老人数量众多。这种养老方式适合所有的老年人,这是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活方式的必然改变。温度过高和过低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会引起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候鸟式养老这种追逐季节生活的方式,可以避免地域性疾病的发生,方便预防与治疗相关的疾病。

(四)休闲度假型养老模式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退休金的逐年上涨,为老人养老方式提供了更多选择。闲暇时间多是老年生活的主要特征,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到异地休闲度假成为一种时尚。这种养老模式适合喜欢休闲度假的老年群体,他们主要通过选择团体组织的疗养或个人选择疗养院等疗养机构来实现。

(五)随迁型养老模式

随迁型养老在异地养老群体中占很大比例,他们主要随子女工作而改变居住地。子女工作忙,孩子没有人照顾,因此随迁型养老的老人一般都承担着一部分照顾孙辈的任务,同时也有部分老人承担部分家务,以减轻子女负担。这种异地养老模式是基于现实条件的被动选择,是异地养老模式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二、体育产业服务促进老龄群体“异地养老”的必要性

体育对老龄群体健康与健身行为的促进是多元化的,体育文化因素发挥重要作用。身处异地的老年群体尤其看重体育文化活动的隐藏属性,即体育运动能够建立和增强不同群体间的交流,并使之从中感知自身依旧存在的社会价值。以体育产业干预異地养老群体的老年生活,是一种健康而又与时俱进的干预方式。

(一)“异地养老”群体身心健康的需求

调查显示,异地养老群体对休闲娱乐和体育锻炼的向往意识仅次于对医疗保险异地报销的诉求,这是当今时代存在于老年人身上的一个显著特点。相对于其他老年群体,异地养老群体对于健康的追求更加迫切,体育运动因其健身性功能而受到普遍关注,而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老年人享受快乐安详的晚年幸福时光。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全社会要更加注重普及健康理念。异地养老群体涉及的体育项目要适当降低难度和合理安排锻炼时间,老年人要结合自身状况科学选择和从事相关体育锻炼。体育运动在老年人塑造身体健康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社会进步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足发展,同时日趋成熟的体育卫生保健服务领域也能够针对老年人的心理渴求,通过心理疏通工作满足老年人希望获得尊重和社会认可的心理需求,减少老年人空虚寂寞、心理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这些都为异地养老群体的健康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异地养老”群体参与社交的需求

人至老年最忌孤独,远离社交的生活会让老年人更加陷入到无所适从的境地,渴望异地养老的群体更是如此。体育参与为个体之间的社会交往创造机会和条件[2],参与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为了简单而有效的社交活动。体育养老可以使老年人通过体育活动满足社交需求,积极适当参加社交活动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感知社会认可度,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强化其社会地位,体现其社会价值。作为处于社交方面弱势群体的老年人,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交场合的次数相对减少,社交圈子容易局限于亲友、子女之间,这就造成社交上的极大障碍。而体育运动的方式丰富而健康,具有鲜明的群体性特征和氛围,老年人在体育锻炼中,扩展朋友圈,感受多样化的人际情感交往,充实社会融入感。身处异地的老年人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收获比赛友谊、习得体育文化、开展体育交流,形成志同道合的朋友圈,并且在体育交流活动中彼此尊重,赢得一定的社会关注,获得较强的社会存在感。异地养老群体在这样的氛围中既能获得精神世界的富足,又能在体育运动中建立新的交际圈和生活圈,感受体育带来的社交融入氛围。“異地养老”群体热衷体育活动能极大满足社交活动的需求,并促进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

(三)“异地养老”群体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异地养老群体身处异地,在基本生活有保障之余,期望被家庭和社会尊重,期待与周围人群和睦相处,期望在家庭和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年龄的增大以及家庭角色的转变,老年群体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发生的变化会使老年人产生角色之间的冲突[3],个人的归属感进一步降低,从内心渴望家庭和社会能够给予更多关注。异地养老群体生活过于清闲难免有落空感,亲友偶尔拜访导致有效沟通不足,晚辈尊重老年人的行为不够深入,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实际上无法得到满足。在此情况下,体育产业和养老产业的融合则是有效解决手段。身处异地的老年群体在体育集体交流活动中能够展示组织能力、调节沟通能力等,在体育生活圈中老年人的学识、生活经验、对未来的预见能力,可以为相对年轻的圈中人提供有价值的生活抉择参考,也使自身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和认可。体育活动积极健康的良性氛围,有助于异地养老群体社会角色重新定位,重获较强的社会关注度和归属感,增强精神生活幸福感,在社会尊重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体育产业助力“异地养老”产业发展

(一)“异地养老”产业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

随着冬奥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中国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而日益进入老龄化的中国更需要直面老年群体尤其是“异地养老”群体的身心健康问题,将异地养老群体产业融入国家不断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中,无疑成为一种时代的选择。目前,从我国体育产业和养老产业相互结合的发展现状看,体育产业促进异地养老群体社会融入的可行性业已具备相当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产业界限日益模糊和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新业态的趋势下,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相互融合,创新体育养老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日趋成熟。体育养老这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广泛为大众认可,致力于老年体育产品的开发,打造适宜老年人的体育项目,增强老年体育场馆设施等服务,加强老年体育中介服务,宣传和规划老年健身休闲服务,从多个方面打通体育产业和异地养老产业的连接点,促进二者的融通。

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创新了体育养老新业态,既互补创新丰富了各自的内涵,又培养衍生了具备双重性质的体育养老新业态。这种体育养老新业态激活了老年体育市场发展新动力,充分整合了社会资源,极大促进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意识的转变。异地养老群体通过体育锻炼保持了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树立体育融合异地养老的创新发展新方向,精细化异地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积极认可体育运动为异地养老群体的社会融合提供的多元化选择,为异地养老群体健康养老提供可持续的、科学有效的支撑。

(二)围绕“异地养老”整合与完善体育相关资源

1.整合体育公共资源,深化体育场馆运营改革,提升场馆利用率。构建互联网平台,优化体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与信息服务深层开发和利用,为多方位整合和完善体育公共设施提供途径。积极整合学区、社区、高校、国有及民营体育场馆资源,大力提升场馆利用效率。抓住体育场馆资源整合与运营的重要突破口,通过网络来实现区域信息的共建共享,不断提高社会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将异地养老群体概况通过互联网与体育公共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公共体育资源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2.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推动体育事业投资与发展,培育产业增长点。要围绕异地养老事业的特点丰富体育场馆等筹资渠道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充分调动各类场馆协会、产业协会等体育团体、社会组织、体育经营者对体育公共服务生产和发展融入养老事业的积极性,进一步盘活场地资源、赛事资源、健身资源,促进场馆建筑业、场馆服务业及健康服务业等融合产业的发展,为体育产业和养老事业发展添砖加瓦。要明确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明确体育事业围绕异地养老提升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意义。

3.助推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树立“互联网+体育”融合创新典范。围绕异地养老的迫切现实和时代需求,打破国有场馆与社会场馆的身份界限,为体育场馆平等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便利,从而缓解政府公共财政压力,分担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责,树立现代化城市品牌形象,形成互联网与体育融合模式。健康管理已经发展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4],体育产业与异地养老产业融合是提升健康管理的重要渠道。发挥互联网在体育与异地养老产业融合过程中的独特作用,高效建立体育与异地养老产业联通之处,助推体育公共服务向所有老年群体均等化建设和发展,形成新时代互联网与体育和养老产业的创新融合典范。

4.丰富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建立组合运营与功能种类不同的公共体育供给方式,建立符合老年群体使用习惯的体育服务方式。要通过政府发文、企业广告等多渠道大力推广适宜异地养老群体的体育服务方式,聚集多方社会力量加强供给,增加体育服务供给内容、方式等。同时,大力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锻炼人民体质,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更好地为广大老年群体服务,借助体育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

5.实施“异地养老”体育干预模式。在异地养老过程中要积极倡导体育活动,帮助老龄群体在体育健身活动中找到归属感,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要通過体育干预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未来健康生活[5],异地养老群体家庭角色的转变需要进行心理调节加以重新适应,以体育干预作为异地养老群体继续融入社会的平台,积极提升异地养老群体社会参与意识。通过体育干预能够使老年人以多元化的体育文化生活积极面对老年生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增强社会融入感之间相辅相成,这一朋友圈式群体的存在使得异地养老群体体育运动的质和量都大于其他的群体。政府、社区和亲友等各方面要积极提供经济、物质和精神支持,以促进老年群体全方位融入社会。异地养老群体要借助网络主动培养体育爱好,提升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活跃度,借此实现积极老龄化和快乐生活的目标。要不断打造覆盖面广、适用性强、丰富多彩的老龄群体的体育生活机制,以体育干预和丰富多彩的健康活动推动异地养老群体融入社会,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促进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建设。

四、“异地养老”产业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展望

(一)全力推进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更新理念,站在专业的角度全力推进异地养老事业与体育的融合,倡导各类体育设施为各个老年群体提供优惠甚至免费服务,有效整合异地养老群体体育生活的资源,提供有益帮助,提高服务水准。硬件设施方面,政府要从实施主体转向管理监督和财力资助的角色,在提供养老基本服务的同时兼顾异地养老群体的利益,选择适宜包括异地养老群体在内的老年人的体育设施和项目,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承接主体的相关单位和作为供应主体的社会机构,应具备异地养老群体体育生活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工作经验。监管上要建立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责任制度等,监督落实效率、服务质量和实施效果。在法律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有关标准和章程,并积极宣传,做到异地养老群体的体育生活有法可依,依法积极预防和规避冲突和矛盾。通过政府创新有效的管理、监督、法律等机制,保障异地养老群体在体育活动中积极融入社会的高品质生活并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社区落实专业化水准

异地养老群体能够在体育生活中融入社会,除了依靠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外,其专业化水平还需要社区等社会机构落实和保障。社区最了解本区域老年人的需要[6],社区是异地养老群体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它能够为老年人体育活动提供各种基础设施,包括器材、场地、专业工作人员等。社区对异地养老群体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投入更多的关注,要对异地养老群体平等对待,及时了解其基本情况并建立档案,要了解异地养老群体的体育生活需求,根据老年人特点有针对性地丰富社会体育活动内容、建立社区体育活动互助组织。要不断加强异地养老人士之间、异地养老人士和当地老人之间的体育生活互动交流。同时社区也应提升自身人才队伍素质,保障在体育养老方面的服务质量,将异地养老群体列为社区志愿者准入行列,使社区在增强异地养老人士社区融入感和归属感方面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社区落实专业化水准对异地养老群体从事体育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增强异地养老个体主观能动性

异地养老群体居住环境发生变化,身处异地的老年人必须要主动以新的社会角色和新的心理状况、通过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方式搭建自己的社交圈,主动结识有共同体育兴趣的朋友,快速适应新环境。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探讨增长体育技能理论与实践,进而融入体育生活圈,开启新的社会化进程。异地养老群体在以这种生活方式面对社会融入的困难和挑战时,要以积极而开放的心理坦然而理性地面对,同时能够及时联系亲友、子女并分享新鲜事物和解答疑惑。子女应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关注、理解、尊重异地养老群体的想法和体育生活习惯,并加强关注父母在体育方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分享体育生活社交圈的相关话题,以和谐的代际关系增强外地老年人参加体育运动、融入新城市的主观能动性。异地养老群体要在主观上主动寻求融入新生活圈子的方式方法,这个过程也会极大增强养老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便于老年人进一步开拓新的活动领域,从而构建更好的生活圈子。

(四)进一步推进网络互动共享

现代社交媒体和网络在老龄群体的养老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全国养老信息管理体系可以加强对异地养老的信息化指导,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引导老年人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组织老年人建立平等对待异地养老群体的体育生活交流协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网络也为异地养老群体的生活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网络互动共享可以通过体育干预的科学健身活动建立新的途径和方式,对促进异地养老群体的社会融入、避免隔离感具有积极作用。身居异地的老年人通过社交软件,建立家庭内部交流群,多维度地进行生活方面、健身与健康方面的交流。社交网络的互动共享直接影响了异地养老群体的生活适应能力和生活满意度。异地养老群体对社交网络的依赖和利用会进一步推进网络互动的内容,扩大网络题材覆盖面,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彼此进一步发展。

五、结语

当前,实施健康中国建设是推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国日益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尤其是异地养老群体身心健康问题已愈加引发社会关注,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将异地养老产业与体育产业相融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这样就可以为身处异地的老年人提供生理与心理上的保障[7],不但给养老事业和体育产业带来发展新契机,也会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建立健全体育产业与异地养老产业相融合的模式,将为推动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开拓新的道路,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任海.体育与“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J].体育与科学,2013,34(1):24.

[2]张艳.农民工的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南京市农民工体育参与情况调研[J].体育与科学,2012,33(4):84.

[3]姚兆余,王鑫.城市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与社区融入[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9):45.

[4]房亚群,安进.基于云计算架构公共健康服务平台[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4):28.

[5]夏成前.运动与健康:跨学科语境的追求——2014年《体育与科学》秋季工作坊“运动与健康”论坛综述[J].体育与科学,2014,35(6):122.

[6]黎文普,龚正伟.“文化养老”视域下社区体育文化养老路径探析[J].体育学刊,2014,21(4):48.

[7]程丹.创新型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的构建研究[J].体育风尚,2021(11).

(责任编辑:田 苗)

收稿日期:2023-06-1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TYB068)

作者简介:孙显仁,教授,从事体育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融入体育产业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