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2023-08-31单晴晴李静

职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共同体教学资源中职

单晴晴?李静

摘 要:随着教育2.0时代的到来,在新技术、新理念的引领下,教育教学要素出现了新变化,并形成教育教学环节新样态,进而需要中职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以满足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提高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义,然后分析了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使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教育2.0 中职教师 信息化教学能力

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使得我们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近年来,“互联网+职业教育”得到人们的重视,国务院于2018年印发了《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至此我国正式进入教育2.0时代。《计划》中制定了“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涉及的“两高”为信息化运用能力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提高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义

(一)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中职学校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为社会各领域提供所需人才。教育2.0背景下,为了能够促进人才培养效果的提高,首先需要中职教师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确保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与时俱进。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实现了广泛运用,进而对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在于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并重视教学核心素养的提高,这样才可以满足专业化教学需求。中职学校应引起重视,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同时,中职学校还需建立一支信息化专业教学队伍,以此推动信息技术与实际教学的融合。

(二)新时代学生学习的需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所有变化均有可能实现。对于在信息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属于信息时代的“土著一族”,从小就接触与信息化存在联系的事物,进而导致其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均被信息化影响。

同时,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逐渐拓宽的形势下,学生生活与学习方式出现了巨大改变,他们更愿意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各类学习活动。比如,部分学生会在互联网中搜集学习资源,此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便利。因此,中职教师应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重视信息化教学方式与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构建良好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并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三)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现阶段,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教学事业的持续改革,中职学校要想适应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出现的变化,就需要重视教学改革,积极融入教学新理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学生只需要听讲、被动地接受,此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表现为课堂的中心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预留的自主学习空间不足,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高。

通过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加强了专业知识与信息化教育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收获不同的学习体验,同时凭借网络多样性以及开放性特点,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学习视野的拓宽。

二、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一) 信息化教学意识与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据有关调查显示,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更加关注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对改革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现阶段,大多数中职学校通常会选派青年教师参与新技术培训和技能进修学习活动,部分年长教师由于缺乏对信息化教学的正确认识,未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有部分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属于计算机类教师负责的事,和自己联系不大。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准备基础与技能不强

在“互联网+教育”思维的作用下,教育教学得以创新,基于此种新型教育生态,中职教师应将互联网作为创新要素,将其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现阶段诸多学校均在开展信息化教学,基本完成课程资源建设工作,但通过对已有资源的分析能够发现,大部分为基础资源,形式较为单一,且主要为课件、文档以及视频类资源。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偏弱,难以制作图形、图像、动画等相关形式的教学资源,导致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多种感官的参与。若可以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可让课程变得更加多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三) 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不足

在教育2.0背景下,教师应满足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重视自身角色转变,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现阶段,依然有部分教师只具备传统教学能力,信息处理、教学监控和评价、教学分析与设计等相关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强。其中,教学设计属于重点,需要学生的配合,进而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提高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对策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在教育2.0背景下,中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需要随着社会进步而更新与深化。中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时代性的特点,其和时代变迁、技术更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现阶段,中职教师不只是教育工作者,还属于终身学习者。中职教师应形成终身学习意识,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终身学习者,这样才可以承担时代所赋予的教育使命。

受教育2.0时代的影响,信息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将持续深化地渗透到中职教学过程中,对此,教师需要重视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信息化知识与教学能力在教师个人知识、能力结构中占据的比例逐渐升高,中职教师应积极分析信息技术在自身发展方面的作用,凭借主动学习,对知识与能力结构进行重新建构,适当提高自身知识结构中信息化知识、教学能力的占比,进而更好地迎接信息化教学环境改變带来的挑战。

(二)深入挖掘信息化教学资源,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

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促进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的重点,积极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努力。

首先,中职学校应重视引进各类信息化教育软硬件,健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设施,创设教学资源库,并将信息化教学平台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

其次,中职教师应深入挖掘与开发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深化现存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与专业特点,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相关信息化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的全面结合,进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信息化教学资源所具备的辅助作用。在将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结合时,需重视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建,夯实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基础。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对学生独立思考意识进行培养,加强学生获取、分析以及整合信息资源的相关能力。

另外,信息化教学环境可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中职教师注重对教学环境的创设,主要涉及画面、声音以及交互环境等,可凭借仿真系统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掌握教学内容的关键点,促进信息化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

构建教师信息化学习共同体,有利于转变传统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协助教师形成系统化学习信息化教学知识的观念。对于信息化学习共同体而言,主要涉及以学校为单位组建的共同体和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构建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对于以上两种信息化学习共同体而言,在组织形式方面有利有弊,可结合学校实际状况组建最为适宜的学习共同体。

在校内信息化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下,能够协助教师解决提高自身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时遇到的问题,然后将学习成果转化成信息技术培训资源,实现共享。

将互联网平台作为基础的信息化学习共同体,属于涉及开放性与自主性特点的学习群体,主要由教师结合自身条件,抑或是兴趣构成团队,然后进行共同备课、集体研修、群体讨论等。另外,此种虚拟化学习共同体还能够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获取许多学习资源,进而促进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相比,学习共同体优势更加显著,可有效调动教师学习的自主性,并确保教师信息化教学稳定、长期的发展,还能够向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提供跟踪服务,以便于更好地解决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最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

四、小结

综上所述,教师是教育信息化2.0的创造者、实践者以及推动者。在教育2.0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得到全面的更新,中职教师需做到与时俱进,将教学改革作为重点,对自身观念进行更新,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掌握最新的信息、知识,进而积极应对教育教学环境的变化。同时,通过信息化教学培养出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确保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高英.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转型发展研究[J].天津教育,2021(35).

[2]刘一丁.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指标构建研究[J].时代汽车,2021(13).

[3]华爱国.“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J].才智,2020(9).

[4]薛茹.2.0时代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9).

[5]吴婷婷.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中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探究[J].才智,2020(1).

(作者单位:亳州工業学校)

猜你喜欢

共同体教学资源中职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