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消失的母亲:此后余生风雨共担

2023-08-29岳婷

知音(月末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王梅养老院女儿

岳婷

王梅费尽心血为视障女儿刘惠张罗了一家按摩馆。美好的生活向她们母女俩招手之际,王梅突然不辞而别……

推拿馆开业,妈妈却失踪了

2019年3月10日,山东省济宁市一家养老院外锣鼓喧天,“光明按摩推拿馆”如期开业了。

推拿馆规模不大,刘惠看不清楚全貌,只能依稀看到被装饰一新的门头,还有前来捧场的顾客们的虚影。但她手中捧着的红丝带花团,还有身边激动地攥紧了她手臂的妈妈王梅,无一不在提醒着——她和妈妈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王梅比刘惠还要开心。前几天王,梅就兴奋得睡不着,一遍遍地琢磨开业典礼的各种细节,还写了好几版的发言稿。开业当天,王梅起了个大早,精心打扮了一番,此时,正热情地招呼着来访的客人。

这家店从筹备选址、谈租约签合同,到装修买设备,都是王梅一点点带着女儿刘惠操办起来的。王梅的辛苦与辛酸,从不在人前讲。面对亲朋好友的问候,她也从来只说感恩与感谢。一想到妈妈,刘惠心里就不由地涌起一波又一波暖流。她转过身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同时也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家担起来,努力工作多赚钱,让妈妈不再操心。

半个月后,眼看着一切走上了正轨,但王梅却突然消失了。就在前些天,母女俩还计划着不久后在王梅的生日那天出去玩。刘惠打遍了亲朋好友的电话,仍没有妈妈的音讯。这令刘惠焦躁不安,白天按摩时也心不在焉。每隔一个小时,刘惠就给妈妈打电话,随着听筒里传来的一遍遍忙音,她愈发着急起来,不时听着周围的动静,希望下一个出现的声音是妈妈的。

刘惠,1990年4月出生在济宁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当地纺织厂的职工。在她两岁那年,爸爸因病去世后,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妈妈王梅肩上。

但不幸接踵而来,刘惠三岁时得了急性角膜炎,妈妈带她去北京治疗后,视力也只保住了两成,后续还要做康复。王梅办理了停薪留职,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那是1993年8月,白天王梅带刘惠去医院做康复,晚上把她哄睡后,王梅再去附近夜市的一个服装摊位上做帮工。

刘惠没上过幼儿园,是妈妈教她读书认字。王梅买了很多盲文识字本,耐心地教女儿。但是小孩子大多时候总想着玩。有一次,刘惠学烦了,便冲妈妈发火:“我不学了,反正学了也没用。”令她意外的是,妈妈没有指责她,而是紧紧地抱住她,轻抚着她的后背安慰。直到妈妈的眼泪滴到刘惠的手背上,刘惠才知道,妈妈哭了。

刘惠慌了,去帮她抹平脸上的泪水。等俩人都平静下来后,妈妈讲起了海伦·凯勒和张海迪的故事。那时刘惠还不太懂,只沉浸在“原来不是只有我看不见,她们是跟我同样不幸的人啊”的情绪中,直到长大了,她才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1996年,刘惠到了要上小学的年龄,王梅带她回到济宁,送她去特殊教育学校。在那里,刘惠度过了几年无忧无虑的时光。王梅也一直关注着治疗眼睛的医学进展,时不时地带着女儿往医院跑。

2000年3月,纺织厂改制,王梅买断工龄下岗了。她买了辆三轮车卖夹饼,收入勉强糊口。但为了给女儿治眼睛,她不肯错过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有一天,王梅去医院,碰到个药贩子在推销眼药水,说是美国原装进口,对治眼睛有奇效。她看到药瓶的包装很精致,上面还都是英文,便有些心动。犹豫不决时,忽然围过来几个人,其中一个妇女说小孩用了没几天就能看清人了,特地过来感谢。王梅闻言放下戒备,买了几盒。直到她见到医生,顺嘴问了一句这个药,才知道自己被骗了,那几个人都是托。原本不富裕的她们更拮据了。王梅很自责,恨不得把一块钱掰成两半花。

打那以后,王梅不敢再相信什么偏方、土办法。但是女儿刘惠的眼睛一直没有好转,视力很弱,连0.2都不到,人站在面前,也只能看到一团虚影。

刘惠就读的特教学校,针对听力障碍和视力障碍的学生开设了相应的专业。老师看刘惠胖乎乎的,力气大,推荐她学中医康复按摩。一开始,王梅有些顾虑,担心女儿受委屈。王梅也给女儿想过别的路子,比如钢琴调音,但在三四线城市,调音师的生存空间太窄了,不像按摩行业好就业。

2006年,刘惠开始学习中医康复按摩技术。王梅叮嘱她,既然决定了,就要好好学。为了不让妈妈失望,不管是学专业知识还是实操,刘惠都学得很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时刘惠被评为优秀毕业生,王梅也受邀在毕业典礼上演讲。

刘惠记得,当天演讲,妈妈的声音都是颤抖哽咽的。当妈妈说出女儿是她的骄傲时,刘惠内心一紧,妈妈又何尝不是她的骄傲呢!毕业后,刘惠被市里的一家推拿馆连锁店录用。她选择了离家只有一公里的分店,每月有2500块钱,在老家这座小城够用了。

王梅也鸟枪换炮,在市场上租赁了一个门头,扩大了经营范围,除了夹饼菜煎饼外,还卖起了各种小吃,收入增加不少。

刘惠领到第一份工资后,便给妈妈买了一条她喜欢了很久但一直不舍得买的项链。拿到项链的那一刻,王梅感动得热泪盈眶。看到妈妈这么高兴,刘惠顿时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当她们都认为一切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时,意外发生了。

女儿接连受挫,妈妈为她撑伞

2011年6月的一天下午,刘惠给一个顾客按摩了几分钟后,顾客语气猥琐地问能不能提供“特殊服务”。刘惠还没反应过来,他就猛地扯住刘惠的手往他身前拽,还说了些污言秽语。

劉惠瞬间明白过来,又气又恼,好不容易挣脱开,逃了出去。她跟主管汇报被顾客骚扰,主管觉得她小题大做。刘惠正想反驳,那个男人也走出来了。他倒打一耙,投诉刘惠态度不好,还威胁要找记者曝光,让这家店关门。

在这个过程中,主管一直赔着笑脸,要求刘惠给客人道歉。刘惠拒绝道歉,并很坚定地说该道歉的是他。见双方僵持不下,主管威胁刘惠赶快道歉,否则就开除她。刘惠气得直哭,就是不肯道歉。

最后主管给那个客人免了单,男人才骂骂咧咧地走了。而对刘惠,主管不仅没有安慰,还骂了她一顿,开了张扣工资的罚单。

第二天,刘惠被开除了。一开始她怕妈妈担心,便隐瞒了真相,只说自己干得不开心,想换个工作。但知女莫若母,这个理由没能瞒过王梅,在她不断追问下,刘惠才透露出实情。

王梅听后火冒三丈,她抱住刘惠,伤心自责:“都怪妈妈没本事,如果能治好你的眼睛,你也不会受这样的委屈。”刘惠赶忙安慰她:“妈妈,我从来没有怪过你。你不要担心,这事只会让我更加坚强,谁也不能伤害我!”

王梅觉得女儿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被赶走,要走也必须是堂堂正正地走。第二天,她就去店里找主管讨说法。主管把责任一股脑推到刘惠身上,还说自己有权开除不服从安排的员工。王梅提出,让那个男人出来对质。主管阴阳怪气地说:“我可没这能耐把人家请出来,人家会记着这点小事吗?”见主管耍无赖,王梅一时间也没办法。

因为有着这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刘惠不愿意再干按摩了。王梅安慰她,不能因为米缸里混进了一颗老鼠屎,而放弃了一缸米啊!王梅第一次萌生了开个推拿馆的念头。那段时间,她跟刘惠提过好几次要开店,但考虑到刘惠工作经验还不足一年,根本撑不起一家推拿馆,再加上没钱等客观原因,这事就暂时搁置了。

几个星期后,老师得知刘惠待业的事后,推荐她去了另一家推拿馆,虽然规模不大,工资也比以前少了一些,但主业是小儿推拿。王梅也很放心,至少不会碰到先前那样的事。

刘惠在那里工作了四年。和小孩子打交道,让她很放松,孩子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她,还会讲生活学习中的一些趣事。刘惠本以为自己会一直在那里做下去。

第三年,刘惠收获了自己的初恋。他和刘惠年龄相仿,是一个外卖员,小时候因为发烧导致左耳聋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早早辍学来城里打工。因为耳疾,他受到过很多嘲笑,但他一直很坚强,始终坚持着向前走。

有一次,他接了个跑腿订单,接一个小孩回家。刘惠请他帮忙订了个外卖,他爽快答应了,还让刘惠以后想订什么直接给他打电话就行。相似的境遇让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半年后,两人确定了关系。王梅对小伙子也很满意,觉得他值得托付。

2015年4月,他带刘惠回老家见父母。他父母的反应很激烈,不同意他们在一起,觉得刘惠会拖累儿子。他央求了很多次,竭力证明刘惠不是那种真正的盲人,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有谋生的技术。可无论他怎么说,他父母仍坚决反对。最终他没承受住压力,在认识的第二年和刘惠分手了。

这段失败的感情让刘惠心如死灰,觉得生活没有了任何色彩。为免睹物思人,刘惠从推拿馆辞职了。半年后,她才在妈妈的陪伴下走出了阴影。她知道自己不能那么自私,因为妈妈还需要她。

2015年11月,王梅再次提起要给女儿开一个推拿馆。刘惠很惊讶,开店可不容易。首先,需要很多钱。之前和原老板聊天,她说起过开这个店光转让费就五六万,还没算后面的翻修等花费。这些年为了给刘惠治病,家底早就掏空了,前两年王梅才把外债还清。面对女儿的疑惑,王梅胸有成竹。她有些得意地解释:“钱不是问题,你不要小瞧妈妈,妈妈现在有钱了。”

后来刘惠才得知妈妈所在的市场拆迁,因为合同还有两年才到期,妈妈放弃了安置,政府便给了她一笔不小的补偿。

刘惠也很期待能拥有一所自己的推拿馆,但这次仍然没有如愿。

过了几天,王梅带刘惠去医院做常规检查,从医生那里得到一個消息:德国有家医院对角膜炎的研究有了新突破,用基因疗法有很好的效果,就是价格很昂贵。王梅没有犹豫,决定带刘惠去德国。

这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刘惠的姥姥知道后,拿出了养老钱,王梅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一圈。开推拿馆的事,只能推迟。刘惠有些失落,但一想到自己多年的眼疾有希望治疗,她又兴奋起来。

王梅母女俩在德国待了半个月。那个疗法并没有带来太多惊喜,因为刘惠得病的时间太长了。医生宽慰她医学在不断发展,以后肯定会有更有效的手段。这个结果,刘惠坦然接受,经过这些年的锤打,她的心态已经百炼成钢。只不过她更心疼妈妈,一次次给她希望,一次次被浇灭。

为了还账,刘惠不敢再耽搁,四处找工作,但都没找到合适的。直到2016年初,王梅从朋友处得知,市中医院的推拿科正招按摩师,让刘惠去试试。

这个岗位是临时工性质的,王梅辗转托了朋友关照,让刘惠顺利应聘上。虽然工资不高,但好在有保险,离家也比较近。每天来按摩的人不少,工作很累,但每当妈妈问起,刘惠都是报喜不报忧。因为刘惠知道,妈妈比她更累。

王梅做着两份工作,白天在商场当售货员,晚上去夜市摆摊。王梅经常和女儿念叨:“推拿馆还是要开的,你自己有个营生,才算稳定下来。这也算是个嫁妆,以后你嫁人了,也不会被婆家看不起。”

找到消失的妈妈,往后余生一起幸福

2018年4月,同事经手的一个病人由于力度没有掌握好骨折了。家属来医院闹,当时刘惠的合同已经到期,科里便推她出来背锅,没和她续签合同,又赔了一笔钱,才把这场风波平了。王梅想找去讨说法,最后碍于朋友的面子放弃了。这件事让王梅开推拿馆的想法更加迫切。

有一天,王梅和一个顾客聊天时得知,残疾人创业可以向银行申请一笔无息贷款。她很高兴,第二天就去银行了解相关政策和手续,没多久就提交了申请。半个多月后,贷款就下来了。

有了这笔钱,她们才开了这个推拿馆。眼看着稳定下来,未来越来越好,妈妈却消失不见了。刘惠一时间接受不了,无心工作,紧跟着就病了一场。

刘惠想,妈妈的消失并不是毫无预兆的,只不过自己当时没有意识到。一个月前,妈妈经常和她讲怎样交水电费、公交站牌在哪儿、如何电话打车、哪个老人热心肠等。刘惠嫌弃妈妈絮叨,抱怨了几次,妈妈仿佛没听见,过了几天又要重讲一遍。有时妈妈还会紧紧抱住她,一句话都不说。

刘惠没有多想,觉得妈妈可能是岁数大了,越来越依赖自己了。

母亲的消失带给刘惠的痛苦是巨大的。只有刘惠知道,这么多年来拖着个病号,妈妈过得多辛苦,而她们能开起来这个推拿馆,又是多幸运。先不说她们没有任何经验,需要很大一笔费用,光这些年给自己东奔西跑的治病,家里已经负债累累,后来妈妈摊位拆迁获得了补偿,也被用来治病,最后是靠银行的贷款才解决了资金问题。

在选址上,妈妈既想找个租金便宜的,又想服务人群是单一纯粹的,这样刘惠才不会像以前受欺负。王梅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最后,她想到了在一家养老院当院长的发小。

在刘惠上学期间,寒暑假来过这家养老院几次。她义务给老人们按摩,院长对她印象很好。听说了王梅的想法后,院长很爽快地应承下来,没几天,就腾出来一间房,以很低的价格租赁给了她们。

有了地方后,王梅立刻就去办了营业执照。接下来就是房间的装修。王梅以前跟着装修队干过一段时间,抹灰、刮腻子、砂补、铺地砖等工作,都能摸索着干。但水电改造太专业,她一时不知道怎么办。一筹莫展时,院长说院里有个老人以前就是包工头,干了很多年装修,前不久新楼的装修,他就出了不少力。

王梅以一个三年内免费按摩的承诺找来了他,改造完水电。包括后续的其他工作,他也都帮助很多。按摩床还有一些其他用具都是从二手市场淘来的,王梅用消毒液反复擦拭了很多遍,晾晒了好几天才搬进去。

原本,她们是打算2019年1月就开业的,但开业的前几天,碰巧区里的消防大队来养老院检查消防安全工作,她们被查到了,说是安全不达标,而且也没办消防证,让整改后再开业。

王梅又去购买了消防器材,还办了证,才满足了开店要求,这才把店开了起来。

可此刻,王梅却不声不响地消失了。

见刘惠日渐消沉下去,院长才告诉她真相:王梅几个月前查出甲状腺癌,她不想拖累女儿,就悄悄离开了,说要去一个养老院度过余生。

王梅并没有告诉院长她究竟去了哪家养老院,刘惠请院长帮忙打印出全市所有养老院的地址后,随即就打车去找。

当天,刘惠找了三家养老院。第二天,她去了四家,但都没有妈妈的身影。第三天晚上,刘惠躺在床上,回想起和妈妈的点点滴滴,试图找到一些线索。刘惠想起妈妈曾说过她和爸爸是在厂办养老院认识的,当初妈妈照顾曾外祖父时正好碰到来办事的爸爸,两人一来二去就在一起了。刘惠小时候爸妈还带她去过那个养老院。后来虽然厂子改制了,但养老院一直还保留着,被私人承包下来。妈妈肯定是又回到了那里。

刘惠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一大早就赶了过去。

当她和门卫大爷提起妈妈王梅的名字时,大爷想了想,说好像有这么个人。但大爷叹了口气又说:“前天吧,王梅晕倒了,被拉到人民医院了。你去那里找她吧!”刘惠眼泪不自主地涌了出来,急忙打车去了人民医院,打聽到了妈妈的病房。

王梅看到刘惠的一瞬间,泣不成声。她紧紧抱住了女儿,刘惠抚摸着妈妈的背,说:“妈妈,我不能没有你,你还得看着我嫁人呢。咱们好好治病,钱的事不用担心,有我呢,你闺女现在可是老板。”妈妈重重地点了点头。刘惠借钱把手术费凑齐了,医生也敲定了手术日期。

手术前一晚,刘惠给妈妈补过了一次生日。吹蜡烛时,妈妈许了个愿望,希望女儿以后越来越幸福。刘惠的眼泪又不争气地流下来,都病倒了,妈妈想的依然是女儿。她哽咽着说:“妈妈,女儿长大了,以后换我来守护您。”

第二天的手术很成功。王梅出院后,刘惠把妈妈接回了推拿馆。闲暇时,王梅会和养老院的老人聊天散步,精神头也越来越好。

2021年,有人给刘惠介绍了个男孩,他左腿有些残疾,人很阳光,和刘惠也有很多共同话题。他会和刘惠描述自己看到的世界,月光、星星和大海。他们打算2023年国庆节结婚。

刘惠知道,婚礼上笑得最甜的肯定是妈妈。

编辑/李云

猜你喜欢

王梅养老院女儿
GLOBAL SOLUTIONS TO A 3D AXISYMMETRIC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SYSTEMWITH DENSITY-DEPENDENT VISCOSITY*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Application of binding theory for seepage of viscoelastic fluid in a variable diameter capillary*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