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的有效探究

2023-08-28李玲蔚

学苑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校本作业素养

李玲蔚

(福建省武夷山市实小学校,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作业是“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的支撑点,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关键点。“双减”背景下,为切实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实现单元校本作业的作用,笔者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结合教学实践与经验,浅谈优化校本作业的意义,针对当前校本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校本作业设计对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意义

(一)有助于巩固课堂学习知识

作业设计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课堂教学中学习的知识如果不能及时地复习就很容易遗忘,通过完成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当天的知识还可以复习之前学习学过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从而避免因为时间过长而遗忘知识。

(二)有利于及时查漏补缺

作业的设计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通过做作业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部分的知识表现不足或者理解不够彻底,及时巩固该知识点。如果没有作业设计的环节,学生就不能正确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的知识有不足之处,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水平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三)有益于掌握学生学习动态

作业设计环节起到帮助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的作用。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作业反馈来判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接受情况,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动态,并且根据学生作业的反馈来调整教学策略。如果大部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练习题或者作业完成度不高,教师就要思考教学策略是否有问题,然后重新设计教学策略,对该知识点再讲解一遍;如果只是少部分人对该知识点掌握不到位,教师就可以单独为这部分学生讲解。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有效作业的完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作业内容的设计包含各个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低年级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围绕“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核心素养,针对语文识字与写字内容、表达与交流内容、梳理与探究内容等进行作业设计。通过这些语文作业,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科素养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当前校本作业设计存在问题

(一)作业设计目标不明确

如何布置作业这个问题不少教师没认真思考过,有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往往会出现下列情况:漫无目的,随意设计作业内容;目标错位,只注重基础知识,而忽略思维训练;指向不明确,如为低年级学生设计的作业中,除了基础的字词的练习,很少有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语言练习,或者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练习中出现相同的阅读文本及题目。

(二)作业缺少分层设计

就小学语文的作业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可知,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面,教师没有明确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一般对全班的学生设计同样的作业,没有进行分层设计,通过这种作业形式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这样的作业形式就会导致有的学生不能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因作业设计内容难度不符合学生需求而丧失做作业的兴趣。所以这种作业设计形式不能满足班级中所有学生的需求。造成这种现状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教师普遍会选择设计同样的作业内容;另一方面是因为分层作业设计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作业设计形式单一

作业设计形式单一是当前教师作业设计的普遍问题,不止存在语文学科教学当中,大部分教师都存在于作业设计形式单一的问题。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面,教师一般会采用抄写、背诵等作业形式,这样的作业形式较为传统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作业设计缺乏创新,沿用传统的作业设计形式。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认为传统的作业形式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校本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以“双减”政策为指导,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符合科学、精准、有趣、多样、严谨、分层的要求,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凸显单元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

(二)科学性原则

一是题干指向明确,题目表述清晰;二是答题要点清晰、准确,完整;三是合理安排内容、水平、难度等,以凸显作业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层进性。

(三)多样性原则

注重作业的内容多样、呈现方式多样、完成方式多样,以激发并保持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四、优化作业设计有效策略

优化与改进传统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的创新型作业,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

(一)转变设计观念,指向核心素养

在传统的校本作业设计观念中,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模式为“题型+套路+大量重复练习”。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业设计应以“双减”政策为指导,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基础,并将其贯串于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不论是基础类的练习巩固,还是提升、拓展、实践类作业的设计,都要明确自己的设计意图,即:练什么,为什么练。要认真研读教材、研读课标、研读学生,围绕学生的素养提升精心设计,将各个知识、技能训练点分散到各章节,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中去落实,切实把“量”减下来,把“质”提上去,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落实单元目标,紧扣单元要素

在设计校本作业时,教师首先应把一个单元看成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整体。其次,明确学习目标。接着,对单元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整合设计,关注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最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设计应以大单元教学理念为引领,设计体现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目标,结合课时安排设计一个个课时子目标,同时紧扣单元人文主题和单元语文要素,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为落脚点,紧扣训练学生“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种能力层面,既关注了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又关注其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设计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本作业时,首先采用双线并进的形式,打破课时作业常规,将各课内容根据语文要素进行重组,以“发现秋天的美”为主题,设计了“识秋”“探秋”“赏秋”“寻秋”四个作业任务群,将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以及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整体感知内容设计为“识秋”任务,将《古诗二首》和《听听,秋的声音》归类为“探秋”任务,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和《秋天的雨》归类为“赏秋”任务,将习作、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归类为“寻秋”。

(三)把握整体进阶,创新分层设计

作业有课堂作业、课外作业之分。学生水平存在差异,如若不能在单元整体设计下设计作业,作业会出现重复、杂乱无章的情况,学生会被一堆作业压得喘不过气。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在于作业设计既要有整体性,又要有进阶性。整体性体现在教师要根据学科特性和单元要求,明确在一道题中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以最少的题目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进阶性即通过设置由易到难的题目,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哪方面的不足,并在最后设计选做题,让有能力、感兴趣的学生来做。例如: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时可按难度和作业量进行分层,将作业设计成A、B、C 三个层次与三大板块的内容,第一大板块应是在学完一课后对基础知识进行积累;第二大板块应是紧扣教材,深化学习,渗透阅读能力训练;第三大板块综合探究性作业,适时延伸到课外,拓展能力。一一对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多种能力。

(四)提高作业趣味,增强生活实践

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后作业时,要考虑调动小学生多感官同时参与,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渴望,对作业形式进行创新,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尤为重要。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孩子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主动找各种机会认识汉字,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恰逢寒假来临,教师布置了一次特殊的寒假实践作业——“新年大吉,‘字得其乐’”,制作《识字小报》。学生利用寒假,把自己在广告牌、商店、景区、美食、报刊等处发现的新字或新词写在自己的“藏宝阁”里,再把自己认识的新字做成一张识字小报。这一创新作业的布置,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效率,又拓宽了识字的渠道,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养成搜集信息、整理材料的动手能力。再如,在学习二上《树之歌》时,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让孩子们查找关于树木资料,为喜欢的一种树制作一张“名片”,向大家介绍树的相关知识。通过投票选出优秀作品,放在班级学习角展示,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收集树叶进行创作。

(五)联通学科脉络,丰富作业形式

小学语文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传统形式单一的作业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且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了,因此在校本作业设计中应从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内容出发,设计多样化、跨学科的任务群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自然发生。笔者在设计“金秋时节”主题单元作业时,就将数学、音乐、美术、综合与实践、劳动与技术等学科有效融合,设计了以下跨学科实践活动。

1.《秋天里的数字》:让学生量一量树叶的长度,并把树叶当做尺子,估一估生活中事物的长度,动手操作,感受生活中数学的魅力。

2.《秋天里的乐章》:学生可以将秋的古诗词用歌声展现出来,让我们在音乐品味秋词的美妙。

3.《秋天里的颜色》:学生可以把眼中的秋天通过一幅幅美术作品让我们感受秋天的韵味。

4.《秋天里的自然笔记》:学生通过观察秋天的植物,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做成标本,并写上介绍说明,让我们了解科学的奥秘。

5.《秋天里的香味》:还可以将道法与综合实践结合起来设计跨学科作业,和家人一起制作“桂花香囊”。在实践中掌握“处处可学习”“本领是从做中学来的”等道理。

(六)注重作业评价,全面检验效果。

1.及时评价,梳理学生阶段学习反馈

每一项任务都设计一份过程性评价表,真实、完整地记录学生的表现,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反思不足,便于教师调整教学方式。在教授《敕勒歌》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在读中想象画面,读中有所感悟的教学目标,完成课后作业题,教师设计了朗读评价表,通过自己评、同桌评、老师评等方式当堂评价来检验学生的朗读成果。

2.激励评价,调动学生长效学习动力

在评价过程中通过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完成作业,为学生设计了“知识小达人”“名著小才子”“读写小能手”等的荣誉称号。

3.多维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作业中设计“请你给自己点赞”“让同桌给你竖起大拇指”“请爸爸妈妈夸夸你”“老师为你喝彩”等评价方式,改变了教师评价的单一形式,都围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的维度展开作业评价,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此外,还设计了一份单元作业总评价表进行总体反馈。从过程性评价到终结性评价形成一个整体,全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实践成果。

五、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校本作业设计中一定要要正确理解“双减”政策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更新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有大单元意识,要对整个单元内容和能力训练点进行系统梳理,统筹考虑,整体设计,合理地为学生布置趣味性、多样性、生活化作业,不断激发语文学习积极性,灵活利用主题、实践类作业内容,驱动学生投身于自主探究活动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进行科学的分层,确保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完成作业,提高自身学习水平,注重多元评价,真正达到教学评一体化,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猜你喜欢

校本作业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