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命观念下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探究

2023-08-28许道骏

学苑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观念概念

许道骏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第一中学,安徽 黄山 245700)

概念教学是当下流行的教学方法。“概念”一词指的并不是常规的定义和概念,而是指对一般概念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之后的大概念,或者是主题概念。在大概念的引领下,教师在教学中再把大概念进行分解,建构起宏观概念与微观概念之间的纵向联系。这样,逻辑清晰的知识脉络就能够呈现出来,对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由于生命观念本身也具有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四个方面的子观念,因此更加适宜采取概念教学的方式,推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素养。

一、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部分生物教师仍然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仍然将传统讲授法作为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没有贯彻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这并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生物课堂沉闷无趣,最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部分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研读和把握不够精准,没有以大概念为指向去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和脉络,造成了学生生物学习的碎片化。最后,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生命观念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忽略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概念基础上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亟需进行改变。

二、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意义

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学习生物,就是为了认识和了解生命,加深对自然界事物和科学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花季,培养他们的生命观念也是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我,进行学会保护和发展自我。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生命观念核心素养之一,是生物学科的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对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新课标得到愈发有效的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会更加明显地体现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之中,生命观念素养作为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基本生物知识的认识,进而使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生命的生物理念,有效促进学生实现知识与品德的全面发展进步。

其次,生命观念素养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生物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新课标及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要完成基础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样的教育形式对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以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标,推动高中生物教学不断进步。

最后,生命观念素养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效果。生命观念素养建立在大自然、生活现象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展现多种生物现象,能让学生在观察和理解中体会不同生命的价值,感受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做到真正喜欢生物,积极主动地开展对生物现象、规律的探究,让学生做课堂的推动者,最终起到深度学习的效果,推动高中生物优质课堂的构建。

三、概念教学对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推动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

在高中生物学科使用概念教学,能够有效推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生命观念作为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包含四个方面的观念。这四个方面都是教师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其中内涵,并把它们融入到具体的生物课程教学之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逐步养成生命观念。

(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

概念教学相比于常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从大概念到小概念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其所塑造的系统知识并不单单便利了教师的教学,更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认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他们的思想认知水平。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一方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效果,强化他们对生物、生命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和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三)优化生物课堂的教学方式

生物课堂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开展概念教学,推动生命观念素养的落实,能够优化生物课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概念教学也能够一步步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达到更高的情感教育目标。因此,概念教学是生物课堂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有效方式,教师要不断对其进行运用和落实。

四、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实施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明确生命观念

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工具,是沟通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桥梁。但是,当前高中生物教材虽然是按照专题类型的逻辑展开,但是不同部分的整合,尤其是横纵之间的联系还存在着不足。对此,教师应该明确教学中的核心概念,优化调整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结构,灵活运用教材,采取大概念统领之下的多角度教学,为生命观念的培养创造逻辑脉络更加清晰的知识体系,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神经调节》这一章时,由于包含神经、神经系统、神经元等多个抽象概念,教师在围绕“神经条件”这个大概念进行最后梳理讲解时,可以将“神经元结构示意图”“膝跳反射示意图”“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图解”等插图进行重组。以“膝跳反射”为核心知识点,将神经元、神经、神经冲动、脊髓、骨骼肌、骨骼肌纤维、神经肌肉接点、突触、反射、反射弧、二元反射弧、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等内容进行整体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的神经调节和运行的机制,从而提升学生对生命运行机制和原理的认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素养,让学生在概念统领下更加精准全面的把握宏观和微观的联系。

(二)借助模型展示,理解生命观念

生物学科与我们现实的生物世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教学方式的展开也要将概念之下的生物特征尽可能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如果教师脱离实际开展生物教学,学生往往没办法从顶层逻辑和概念上有深入的认识,也更容易忘记。对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时,应注意与学生熟知的现实世界中的生物相联系,帮助学生以实物为基础去微观构建生物模型,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从而更好地理解生命观念的内涵。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DNA 的结构》时,很多学生会对DNA 的双螺旋结构不太理解。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鸟嘌呤)、C(胞嘧啶)的配对方式,解释其中的生物原理。同时,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DNA 可拼接的塑料模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身去探索和组装DNA 结构模具。在拼装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思考不同的部分在生物原理之下是如何搭配的,努力思考并在脑海中构建DNA 的三维结构,使抽象的DNA 双螺旋结构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学生也就能更好地认识DNA 的形态、特征与本质。这样,学生对于生命的本质——DNA 的认识,就会变得更加深刻与全面。

(三)联系学生生活,培养生命观念

要想将生命观念素养真正落实,就要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通过大量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的生命观念得到真正提升。开展生物实践活动,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外,要提高对国际禁毒日、预防艾滋病日、世界环境日等有关生命教育日期的重视程度,通过创设各种情景化、体验式的主题概念教育活动来拓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同时以多种实践方式塑造学生的生命观念,能够深化学生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生物教育。

例如,教师在讲授《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一课时,对于教材中的导入部分,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社会生活,进行一定调整,现实不再是“扁桃体肿大”,而很可能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同时,对于本课中最重要的“人体内免疫器官示意图”的解读,教师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讲述免疫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细菌和病毒对人的伤害,是人体的最重要的防线。同时要告知学生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方法,如多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注意饮食的平衡性等方法。面对新冠肺炎,要将人的免疫系统好好保护,同时采取积极的体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上学时使用酒精布擦拭桌子等方式,从而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高中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了起来,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保护自己、保护生命的意识。

(四)开展探究活动,促进生命思考

生物是一门需要实验探索的学科,生命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焕发出不一样的活力。因此,实验教学是让学生了解生命、认识生命和感受生命的重要方式,非常适宜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在实验教学中,首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实验室拥有各种类型的仪器,要防止实验意外的发生。在进行解剖动植物、观察细胞等试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实验观察的方法和要求,使他们明白我们如今学习的生物概念都是建在实物观察研究基础上的,从而促进他们对于生物生命的思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例如,《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细胞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细胞虽然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如果单凭图片去理解未免过于僵化,静态的图片也不容易让学生感受细胞这种基本生命单位的生物活性。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在教室进行理论讲授外,还需要将学生带到实验室,让学生对细胞进行观察,真正感受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生物特征,从而深化学生对细胞的认识,这样学生就能够理解生物学科中抽象概念的含义,增进对细胞这一概念的理解。在观察细胞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孕育着无数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和人,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五)完善教学评价,巩固生命观念

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素养的过程中,教学评价这一环节不能被忽视。除了常规的纸质作业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布置一些线上作业供学生完成,如问卷网、钉钉、作业帮等网络平台,能够高效便捷地进行作业的布置和收集。同时,在完成线上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进行生物学习的网站,如每日生物评论、丁香园、生物谷、生物帮等网站能够提供大量的原始生物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明晰更多生物概念和不同生物的特征,对学生学生生命观念等素养的养成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课时,“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学生在课上学习时往往无法完全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课后,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示意图进行一定改造,将其做成画图或填空,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这既巩固了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记忆,也拓展延伸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进步。回到课堂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细胞的减数分裂绘画大赛”活动课,由学生作为主讲人,结合自己的绘画将知识点再次讲出来,教师记录和点评学生所讲述的内容,最后进行汇总概括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生物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陋习,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更加重视对生命观念素养的培养,以概念教学为依托,在把握生物学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合理、有序地在生物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运用更具有吸引力的素材,搭建从微观至宏观的生命概念体系,使学生在认识生命的过程中也能够形成自身的认识,和自己的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养成生命观念素养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全面成长和进步。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观念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健康观念治疗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