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出现不良行为,该怎么办?

2023-08-27张泰岩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六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3年21期
关键词:犯错误行为习惯幼儿教师

□ 张泰岩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六幼儿园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采取多样化的策略,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做到以爱为先导,无微不至地教育,从而使孩子改正缺点,健康成长。

幼儿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

家庭方面

对幼儿来说,第一任教师不是幼儿园的老师,而是家长。家长在幼儿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因此,家长不仅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要让幼儿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然而,一些家长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甚至由于自身行为的不当,造成了幼儿不良行为的产生。

家长不够重视。有些家长在日常活动中,只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导致家庭教育中问题层出不穷。

未实现家园共育。家庭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只有家庭融入其中,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才可以让幼儿快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是,在当前的教学现状中,幼儿大多是留守儿童,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只重视幼儿的吃、喝与知识学习,难以就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达成共识,很容易使幼儿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方式粗暴。家长的行为不得当,即使再努力,得到的结果也很难与教育目标相吻合。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因为不注重加强学习,自身的道德品质不高,很难对幼儿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教师方面

幼儿教师应当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成为幼儿的引领者、合作者、支持者,成为幼儿的良师益友。然而,由于幼儿园教师比较缺乏,以及教师的文化水平与专业化水平有限,导致近些年幼儿教育一直处于弱势的状态,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如下:

不够重视。幼儿的自我学习意识是很模糊的,主动性很差,对于自身出现的错误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如果教师不进行仔细地观察,没有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那么在未来的学习之旅中,幼儿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前行,教师后来再去引导幼儿纠正错误,可就难上加难了。

方式不细致。作为教师,应当多关注幼儿的内心世界,理解幼儿所面临的各项难题。情感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教师只有认真地走进幼儿的内心,与幼儿共同进步,幼儿的综合素质才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锻炼。可是,近些年由于教学模式的不完善,影响了幼儿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幼儿不良行为的纠正和指导对策

不良行为——发脾气

案例:小明在幼儿园是一个极为任性的小孩子,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没有集体意识,也不会考虑其他小朋友的感受。一天午休时,小明因为旁边的孩子动了自己一下,就大发雷霆。

对策:“走为上策”

大多数教师都会碰到孩子发脾气的状况,特别是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因为幼儿没有独立自主的意识,总是按照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做某些事情,不过幼儿的脾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当地减弱。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发脾气并不代表是正确的行为。不管孩子因为什么而发了脾气,作为教师都有着责任。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改掉爱发脾气的坏习惯,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走为上策”。

换句简单的话来说,如果此刻孩子正在发脾气,那么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其他人的关注,以及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此时,教师如果不搭理这名幼儿,幼儿就会意识到自己发脾气并没有什么作用,脾气就会慢慢消失。然后,教师再对孩子进行劝说,把孩子叫到一旁,询问孩子发脾气的原因,还要告诉孩子任意发脾气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用自己的关爱告诉孩子哪些方面做错了。同时,让幼儿加以改正,只有这样,幼儿才会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摔东西

案例:在一节美术课上,教师正在前面引导幼儿画一些简单的图案。这时,小红突然莫名其妙地把桌上的东西摔到了桌下,还不让其他人触碰,也不接受教师的帮助。

对策:“偷梁换柱”

幼儿阶段的孩子很喜欢摔一些东西。就大部分情况来说,孩子摔东西有些时候是无心的。只是因为自己的精力极为旺盛,摔东西可以让自己获得欢乐,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是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思考着手上东西的材质是什么,是不是摔到地上就可以获得一个新的物品。因为好奇,孩子才会摔东西。面对课堂上出现的这一幕,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不要盲目行事,更不要给孩子拿过多的玩具。

就拿课堂上这名学生来说,她把桌上的东西都摔到了桌下,而且不让其他人触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孩子受到了什么的刺激,或者是桌上的东西太过凌乱,孩子没有可以画画的地方,所以才出现了此种行为。具体情况教师还要跟孩子详细地交谈,找到其原因所在。当然,作为教师,不要过分地要求孩子,要知道有些孩子就是十分活泼好动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从幼儿的内心出发,不随便进入幼儿的领域,同时给予幼儿极大的关注,找到一些替代品来减少孩子摔东西的不良行为的出现。

家园合作,共同进步

首先,作为幼儿学习的榜样,教师要多鼓励幼儿,多关心幼儿,争取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幼儿教师既然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就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幼儿的学习有方向。当然,幼儿在模仿时也会知道自己的行为出现了哪些不足,这时作为幼儿教师,就要鼓励幼儿多说说自己的想法。同时,可以在班级内部找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幼儿,让这些幼儿多与其他的小朋友进行互动,也就是通过合作的形式,让全班幼儿的学习水平都能得到提升。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联系,要及时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状况。

其次,教师需要教孩子学会分享。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误,那么犯错误后应该怎么办?教师应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换位思考去理解孩子的问题。当然,多些陪伴、帮助,才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最后,很多时候孩子犯错误时自己是不知道的,或者知道自己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却不知道如何进行改正。因此,当家长或者教师发现孩子犯错误后,应该第一时间给予引导,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无法影响其他人,也不会阻碍自身的成长。由此可见,只有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才可以改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使幼儿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多给予关注。当幼儿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时,及时给予纠正,并找到不良行为的根源,加深幼儿的记忆,使其不再犯此类的错误。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应给幼儿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促使孩子进行学习、模仿,让幼儿朝着正确的方向大步前进,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之旅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犯错误行为习惯幼儿教师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智珠二则
吸取教育 少犯错误
犯错误找家长
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