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美育活动

2023-08-27安徽省阜阳市育红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3年21期
关键词:蚕豆节气美育

□ 杨 利 安徽省阜阳市育红幼儿园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应当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逐渐渗透进幼儿园基础教育中,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如将“二十四节气”相关内容与幼儿美育教育相结合,释放幼儿的天性,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

传统文化融入美育活动的意义

满足弘扬文化的需求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屹立不倒。但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国人思想受到了很大影响,部分人不再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反而经常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将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与幼儿美育活动结合,可以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幼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促进国际友好交往

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受到外国友人的追捧,在提升民族凝聚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二十四节气”开展幼儿美育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未来的国际交往,还可以让幼儿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使其学会重视劳动的价值,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基于“二十四节气”开展美育活动的方法

从自然现象入手,引导幼儿感知节气变化之美

自然界美景可以给人希望、喜悦,同时也会让人忧伤、悲凉。例如,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破土而出的嫩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秋分时节,落叶纷纷飘落,呈现出一种荒凉的景象。因此,教师决定结合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中的社会领域,从自然生活现象入手,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从社会实践中认真体会与感悟节气的变化之美。立夏时节,瓜果成熟,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走进菜园进行采摘活动,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了解萝卜、白菜、土豆等;还可以带幼儿来到小溪旁,观看鸭子嬉戏的场景,并让幼儿脱下鞋袜、接触溪水,使其体会溪水从脚面划过的感觉。

例如,我们在幼儿园种植园里种植蚕豆,秋天种下蚕豆种子,蚕豆苗经过“霜降”“大雪”“春分”“谷雨”“立夏”等节气,历时7 个月,最后在夏季收获满满。蚕豆成熟后,幼儿们一起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蚕豆,还用蚕豆制作了美食,如:煎蚕豆、蚕豆鱼、煮蚕豆、炒蚕豆瓣和油炸蚕豆瓣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体验了农耕生活,了解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还通过简单的劳作,提升了身体素质,并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从节气习俗入手,帮助幼儿发现自然界中的美

幼儿园教学实践中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会不断引入传统文化内容,结合幼儿实际生活情况,展开体验式教学设计。在美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入“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可以充分发挥二十四节气的教育价值。艺术领域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幼儿艺术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让幼儿们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成长。例如,立夏时节,万物茂盛,我们组织“触摸时光印记,品味节气之美”的立夏活动,通过穿汉服、做夏至面、画团扇、做水果奶昔、染花蛋等精彩的节气小活动,让幼儿在体验过程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和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趣,真正地把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和民族自豪感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实现美育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天真、活泼与爱玩等,将二十四节气作为教学内容,有利于幼儿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要充分挖掘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遵循幼儿发展特点,提升美育教学质量。例如,在立春时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体验一片春日盎然,与幼儿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在幼儿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幼儿朗诵《咏柳》这首古诗,让幼儿用心体会诗词的美感。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益智类游戏,借助多媒体视频教学,帮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文化、礼仪、习惯与民俗特点,进而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享受大好时光的同时,提升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从蕴含的传统文化入手,引导幼儿深入挖掘其中的美感

将二十四节气与幼儿课程体系相融合,是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可以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性、审美性以及实用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二十四节气中既包含了气候特点,又涵盖了饮食、养生等方面的内容,随着幼儿学习动力的逐渐增强,其对二十四节气的探究兴趣会越发强烈。教师应当不断拓展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文化元素与民俗内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计划,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渗透到教学中,并发挥家校联合共育模式的重要作用,实现美育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二十四节气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通过语言表述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对其未来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冬至节气时北方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俗。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开展形式,充分挖掘二十四节气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幼儿亲身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展开实践活动,在冬至这一天组织幼儿进行包饺子活动,让幼儿动手包出各种形状的饺子,并在制作过程中,将饺子的寓意与来历讲给幼儿听,加深幼儿的理解与认识,让幼儿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运用实际行动感受美与表现美。

从科学渗透角度入手,鼓励幼儿参照内涵提升审美

将二十四节气引入幼儿美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让幼儿感受到中华历史文化的内涵,还使幼儿获得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更让幼儿获得好的成长与学习,在积极响应素质教育改革需求的背景下,实现了幼儿的多方面发展。

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着各种各样与古代文化相关的内容,包括美食、习俗、传说等,这些都是历经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具有很高的价值。在教师带领下,幼儿可以通过参与活动感受二十四节气的魅力。例如,小寒节气,大部分人开始写春联、剪窗花,教师在此时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剪窗花,先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与剪窗花有关的视频,然后让幼儿动手操作,幼儿在实践操作中,会进一步体验到春节的氛围。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讲述以往过年的经历,培养幼儿发现美的能力。

一言以蔽之,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美育教学活动中,是传统文化弘扬与继承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探索与观察,真真切切地体验大自然中的美,并从节气本身入手,参考幼儿实际情况与性格特点,强化幼儿体验与感受,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蚕豆节气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蚕豆花开
且将蚕豆伴青梅
蚕豆花
蚕豆大嘴巴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24节气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