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域下盐城市大丰锡剧团当下生存问题与发展策略探析

2023-08-25蔡宜霖王志军

艺术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跨文化

蔡宜霖 王志军

摘要:锡剧发源于太湖沿岸的无锡、常州农村,后逐渐流传至沪宁沿线、杭、嘉、湖地区和皖南城乡,及苏北里下河地区的盐城和南通。作为江苏四大剧种之一,其传播地域广泛。直至今日,江苏省尚活跃着10多个锡剧团。根据江苏省的区域分布,锡剧发源于无锡与常州,属江苏省南部,语言使用吴语系,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盐城大丰位于江苏省沿海中部,使用江淮官话通泰片方言,归属于江淮文化。两地的语言习惯和风俗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盐城市大丰锡剧团成立于1956年6月。盐城市大丰锡剧团区别于传统戏曲团体,发展一直深受跨文化特点的影响。60多年以来,大丰锡剧团经历了重重困难,不断改善自身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文章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法分析跨文化背景下剧团发生的变化与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目前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趋势下滑的原因,最后针对大丰锡剧团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锡剧在大丰发展时虽然面临着语言文化不同、人员年龄断层、传承状况不乐观等多重困境,但若通过剧团、社会和政府等多方同心协力,将其以多种方式呈现与传承下去,大丰锡剧团就有望实现稳步发展,也能为与其类似的非传统类跨文化艺术团体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大丰锡剧团;生存问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7-00-03

1 跨文化视域下剧团的变化与融合

1.1 剧团跨地生存的历史原因与发展背景

锡剧是江苏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盐城市大丰锡剧团的前身为无锡市新艺锡剧团,归属于民营团体。后受政策影响,为支援苏北地区的文化建设,新艺锡剧团便响应省厅整编指示,在大丰落户挂牌。1956年6月,盐城市大丰锡剧团正式成立。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大丰锡剧团发展极为顺利,团体人数最多达到100多人。在全省10多个锡剧团体中,其质量、人员等各方面都堪称上乘。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娱乐形式多样化,戏曲市场逐渐没落,剧团面临着人员过多、入不敷出的困境。最终剧团通过人员分流等手段渡过难关,全团仅剩下30多人。1991年,江苏发生了百年难遇的水灾,剧团无法演出,9个月没有收入。经济窘迫又迫使许多人离开。最终,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2009年,大丰锡剧團增挂了大丰歌舞团的牌子,改组重招,从各个舞蹈学校与社会招收了15名人员,重新组成了艺术团的班底,才得以维持到现在。

1.2 经营方式与人员构成的转变

锡剧发源于无锡和常州农村。从地域上看,无锡属江苏省南部,大丰属江苏省沿海中部,两地的语言习惯和风俗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剧团要跨地生存,并非一件易事。由此,剧团的经营方式与人员组成发生了相应的变化。2009年,剧团增挂了大丰歌舞团的牌子,此后的演出增添了包括曲艺、唱歌、舞蹈等的综合艺术形式。每年的演出中,原创锡剧演出占五分之一,剩下的多是需要承担的任务演出与自己接洽的经营性演出。由此看出,剧团目前为综艺演出与锡剧创演齐头并进的经营方式,如此两头兼顾既解决了剧团的生存问题,又能够支持锡剧精品创作,对剧团发展十分有利。

另外,剧团在人员构成上也作出了适应性的改变。原先,团队中几乎没有大丰本地人。20世纪80年代末,剧团开办艺术培训班招入了第一批大丰本地的锡剧演员。这些演员不仅是从无锡戏剧学校毕业的专业戏曲演员,而且是土生土长的大丰人。这一举动使大丰锡剧团终于注入了本土人员力量,真正落地大丰。在此几年后,剧团继续开办了第二期艺训班。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老交替,这两期艺训班的成员们一直为剧团的生存与发展而努力,成为大丰锡剧团的中坚力量。

1.3 演出内容和方式的改变

在演出的内容和方式上,剧团作出了相应的融合与改变。2006年以前,剧团会到别的地方演出,周期为一两个月左右。后来传统演出形式改变,江苏各地都需要保留一个团体承担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剧团除交流性、比赛性的演出外,其余演出几乎都在大丰本地进行。除原创锡剧演出外,“送戏下乡”、春节团拜会等以综合艺术演出为主。

同时,为适应地方,剧团的锡剧内容创作融入了大丰当地的风土人情。近两年,剧团正式踏上了锡剧创新之路,其联合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创编了大型原创锡剧《淑娘》与《大先生》。《淑娘》以明代的大丰白驹镇为故事发生背景,讲述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故事。而《大先生》基于真实的历史故事,讲述了张謇先生于百年前创办“大丰公司”,使大丰从盐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经历。这两部原创锡剧深刻地展现了剧团已经逐渐顺应大丰的风土人情,融入大丰的历史民情的创作特点。两部作品都获得了好评,后在全区巡演,受到了大丰人民的喜爱与认可。由此可知,剧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努力,改变创新,终于在大丰这片土地上得以扎根生长。

2 跨文化视域下剧团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2.1 锡剧方言与大丰本地语言文化不同

在跨地生存背景下,剧团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剧团的传承和发展。锡剧使用吴语系,“锡剧表演艺术是中华吴文化人文精神的艺术表达,更是对吴文化审美艺术的深入阐发”[1]。而盐城大丰本地的语言属江淮官话通泰片方言。20世纪80年代以前,剧团发展极为顺利,这是因为那时戏曲艺术十分兴盛,且当时在大丰有许多启东海门移民与苏南下放知青落户,亲切的语言与对家乡音乐的想念,使这些人对锡剧更加钟爱和眷恋。但这样的大好形势并不持久。

以方言为基础的地方剧种本身就是族群的文化象征,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直接作用于方言,使其负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特征[2]123。大丰的本土文化为江淮文化,人们对吴文化的认同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锡剧作为外来剧种,发展便呈下滑趋势。同时,在锡剧音乐的传承中,人们的音乐概念、审美趣味、音乐评价、音乐行为都呈现出母语的思维特征[3]。让锡剧在大丰传承,让大丰人学说吴语、学唱锡剧,这种脱离了本土文化和母语思维的传承,十分困难,深刻地影响着锡剧团在大丰的发展。

2.2 剧团内人员年龄断层,锡剧演员缺失

剧团如今陷入了人员年龄断层严重、锡剧演员极其缺失的困境。经调查发现,剧团内的演职员年龄跨度在25~60岁不等,其中40~60岁的人占整个剧团的75%。团内有60%左右的艺人从艺时间在25年以上,整体呈老年化趋势。同时,自2009年后,剧团招收的人员几乎为综合艺术演员,很少有戏曲演员。团内戏曲演员的年龄大多在50岁左右,他们支撑着全团的锡剧表演,现也面临着退休。

由此可以看出,团内的年轻人才极其缺乏。待老一辈锡剧演员退休离团后,大丰锡剧团极有可能转型为仅表演综合艺术的团体。王晖团长担忧道:“再照这种情形下去,三五年后,传统的锡剧就没办法继续演了。”笔者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目前小地方对年轻人就业的吸引力不足,很少有人愿意到剧团工作;其次,专业的戏曲演员必须从小送至专业学校培养,但大丰本地没有这样的条件,也很少有人愿意将孩子送离身边去受累吃苦。受地理位置、教育条件等限制,剧团很难招收到锡剧演员。

2.3 剧团发展呈下滑趋势的原因

笔者认为,跨文化的生存背景并不是剧团面临多重困境的主要原因。锡剧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呈下滑趋势,市场日趋衰落。为此,许多中小剧团与大丰锡剧团一样,将目光转向了综合艺术演出,即锡剧表演与综艺演出同步进行,但也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困境。

锡剧的传承状况也不容乐观。提到传承,主要是培养锡剧后备人才。但江苏省专业培养戏曲人才的学校数量少,生源稀缺,而培养一名专业的锡剧演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学习锡剧的精髓,演员须跟着师父认真细致地学习唱腔、身段、念白等,不断演出历练,形成个人风格。即便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已很少被使用,也考验着演员的天赋、毅力等。同时,锡剧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许多学生望而却步,形成了恶性循环。此外,普通话被大力推行,方言的使用率较低,锡剧所具备的母语性也成为其传承发展的一道阻力。因此,无论是否处于跨文化背景下,锡剧的演出状况、传承状况都不容乐观。在众多新的艺术形式中,锡剧艺术正渐渐被边缘化。

3 大丰锡剧团生存与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3.1 在演唱时适当加入普通话,方便推广传唱

“剧种因方言而生,方言是剧种的基础。”[2]122

锡剧音调中的母语性是其一大特色。但目前这一特色在其发源地或大丰,都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锡剧的向外传播。因此,要想让锡剧传播得更广,让大丰锡剧团继续发展,就要转变思路,提出新的策略。

“虽然剧种的特色在于方言或由方言的延长而形成的音樂,但是,戏曲的传播和发展却离不开官语。从戏曲的传播和发展情况来看,历史上绝大多数戏曲剧种都曾经历过一个官语化的过程。”[4]例如,目前流传极广的黄梅戏就经过了改良,《天仙配》《女驸马》现已几乎完全使用普通话,越剧在传播到上海时同样如此。笔者到访剧团了解到,剧团的一些淮剧小戏也会为适应大丰人民的语言习惯,结合大丰方言演出。因此,可以借鉴这一方法,在保留锡剧方言特色的同时适当加入普通话,既能够有效推广锡剧,降低锡剧传承的难度,又能够给大丰锡剧团接下来的发展减轻负担。但须注意,这种做法是一把“双刃剑”。语言负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特征,锡剧与吴方言之间的联系是无法割断的。若在锡剧中加入普通话,则在其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方言特色有极大被削弱的可能性。因此,如何在更新锡剧语言的同时保留其方言特色是有待商榷的一个重要论题。

3.2 剧目创作紧贴大丰乡情,利用新媒介宣传剧团

语言虽是阻碍剧团发展的一个原因,但戏曲表演所带来的艺术美感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笔者了解到,大丰民间有许多锡剧爱好者,他们自发组成了各类协会,对锡剧有极深的感情。剧团近几年在创作锡剧时融入了当地风土人情,使剧情围绕着大丰的乡情故事,非常受欢迎。因此,剧团以后也应延续紧贴大丰民情、与民众接轨的创作特点。同时,为了拓宽受众群体,其创作要充分考虑年轻人的审美,如将锡剧与各类演出串烧结合、重视舞台设计等。

另外,目前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抖音、微信等APP几乎已是最快速、最广泛传播信息的媒介。新媒体平台能够快速实现人与人之间跨空间的信息交互,重视新媒介的运用不仅能够让人们更便捷地了解传统锡剧文化,还能够使人们深入了解有关锡剧的各类细节。因此,大丰锡剧团也应多利用新媒体宣传,如开通“大丰锡剧团”抖音号,直播演出过程,发布成员们排练、演出花絮的视频等,让人们快速了解剧团,使大众足不出户就能够近距离观看锡剧,感受锡剧的魅力。

3.3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重视学校传承

政府在保护传统戏曲文化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笔者调查发现,当地政府已将大丰锡剧团作为区内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文化建设团体,但对其重视度依旧较低。政府应深刻认识到剧团目前所处的困境。针对剧团内最严重的人才断层问题,应增加每年剧团的事业编制名额,壮大剧团;应为剧团剧本创作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提高人员待遇,吸纳人才;还应重视培养传承人,积极与剧团沟通协商,倡导团内的老师们开班授课。并发挥自身管理职能,倡导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区内锡剧音乐发展。

另外,学校传承能够培养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使锡剧艺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锡剧进校园”是学校传承的一项重要举措,应在中小学普遍落实,培育锡剧的年轻受众,创造良好的锡剧传承环境,使其获得稳定持久的生命力。剧团还可利用节假日,对兴趣较高、天资较好的孩子进行专门的训练,培养潜在的锡剧接班人,将传承落到实处,开辟大丰锡剧团更好的未来。

4 结语

传统戏曲文化是我国珍贵的艺术瑰宝。盐城市大丰锡剧团生存发展了60多年,语言、文化是发展中较大的阻碍。但剧团不断用自己的方式适应市场,为自身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大丰锡剧团的跨文化式发展使更多人能够了解和近距离观赏锡剧,为传统戏曲团体带来了新的思考。笔者认为,若剧团、社会和政府能够同心协力,大丰锡剧团便可实现稳步发展,也能够为与其相似的有着跨文化发展特点的剧团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彭青.当代锡剧传承与发展的思考[J].四川戏剧,2021(12):71-74.

[2] 宋立民.地方戏曲理当固守的方言特色:以雷剧为个案[J].艺术评论,2014(6):119-123.

[3] 夏蒇.锡剧在常州传承现状的考察[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4] 戴和冰.官语化和大剧种: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重点[J].文化遗产,2010(2):18-25.

作者简介:蔡宜霖(1999—),女,江苏盐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王志军(1970—),男,江苏盐城人,博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