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历数学发现过程 建构有效数学课堂

2023-08-24陆颖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建构问题

陆颖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切实体验发现、探究、验证、建构、再发现、再探究、再验证、再建构的完整过程,这样的探究经历可以促进有效数学课堂的建构。研究者以“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专题活动课为例,提出以动手操作为载体,提升专题活动的有效性;以探究性问题为驱动,彰显数学探究的思维性;以循序渐进的活动设计为指引,体现数学发现的递进性。

[关键词] 数学发现;动手操作;问题;建构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发展史的进程中,数学家们发现任何一个定理或公式都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在不完全归纳法后以大量事实进行验证,还需要利用严格的数学证明来确认其正确性。倘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发现和验证的过程,切实体验发现、探究、验证、建构、再发现、再探究、再验证、再建构的完整过程,想必这样的探究经历对学生而言会印象深刻,更是弥足珍贵的。

教材中“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是一节专题活动课,这一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数学探究获得新的发现。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合理利用教材,结合具体的学情进行斟酌,给予学生经历一次完整的数学发现的真实体验,实现智慧的碰撞。基于以上思考,笔者与教研组的同事进行商讨,经历了2次教学尝试,以进行有效数学课堂的建构。

二、教学尝试与思考

(一)初次尝试

1. 初步感知,发现规律

问题:如图1,请观察图形,并独立填写表格。

师:经过刚才的独立思考,你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下面分小组讨论从表格中能发现什么?(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思维不断碰撞,很快有了统一的想法)

生:多边形的面积即为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的一半。

师:非常好。如果用字母b表示钉子数,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可以得出什么公式?

生:S=b÷2。(教师板书)

师:观察了表格,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组图形,你能发现它有什么特征?(学生仔细观察)

生:在图形的内部都仅有1颗钉子。

师:真是观察仔细的好孩子,如果用字母a表示图形内部的钉子数,则可以将图形规律表示为:当a=1时,则S=b÷2。

2. 变化方法,建构规律

师(拾级而上):下面再请大家试着在钉子板上任意围出3个不同的多边形,使其内部有2颗钉子,并填写表1。

(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自主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观察、比较、辨析、讨论、争辩之后有了发现)

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想必你们都有了自己的发现,下面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分享。(不少组别的学生都有了发现,争先恐后地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1:多边形的面积不等于边上钉子数的一半,比一半多1。

生2:与我们组的发现相同。(其他两个组也纷纷表示有了相同的发现)

师:没有发表观点的小组有没有其他想法呢?愿意同我们说一说吗?

生3:其实我们组也有相同的发现,只是没有汇报。

生4:我们组在操作的时候画错了一个图形,里面围了3颗钉子。

师:那另外两个符合要求的图形可以得出这个规律吗?

生4:可以。

生5:我们小组在围图形的时候,将图形不满整格视为半格数计算,得出面积是3,然后感觉错了。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小组围成的图形面积究竟应该是多少。(出示图2)

……

课堂教学推进到此时,笔者发现已经与教学设计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之后笔者依旧“循规蹈矩”地组织了规律的完善与验证环节,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这一节课结束后,笔者深感疲惫,整节课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课堂中专题活动的氛围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也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初次教学尝试的反思

笔者的初次教学尝试中反映出来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初步探究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并得出“内部有1颗钉子”的活动设计不当。不当之处主要体现在所有的思维活动没有在实践操作中开展,学生没有产生主动探究的意愿,一切观察和探究活动都是出于教师与教材的要求。

其次,在学生动手操作围图形中,由于操作过程的偏颇得出了特殊的图形,直接将学生的探究关注点引向了它处,形成了探究障碍;同时,倘若去掉探究过程,只安排之后的观察和分析活动,学生一样也可以探寻到其中的规律,因此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有待斟酌。

事实上,就整节课而言,并没有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学生也没有在“从1到2,再从2到3,直至无限”的规律发现中不断进取,感受数学发现的喜悦。

(三)反思后的行为跟进——第二次尝试

基于以上诸多想法和思考,笔者在反思和提炼之后拾级而上,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尝试。

1. 初次感知,有所认识

探究活动1.在钉子板上任意围出一个图形,并用自己的方法求一求图形面积。

(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进行汇报和展示,气氛热烈)

生1:我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

生2:我是用公式计算的。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所围的图形,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图形有何特征,其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快有了发现)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得出所有图形的顶点都在钉子上,一般来说我们将这样的图形称为“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出示课题)这些多边形面积与内部的钉子数及边上的钉子数相关。

師:在研究中,我们一般通过先确定其中一个数量大小,然后研究其余两个数量的关系来研究三个数量间的关系。比如,这里大家围出的图形中内部钉子数都是1,那就让我们从这种内部有1颗钉子的图形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

2. 初步探究,发现规律

探究活动2.

第一步:独立在钉子板上任意围出一个多边形(要求:多边形的内部仅有1颗钉子);

第二步:数出该多边形边上有多少颗钉子,并通过自己擅长的方法计算该多边形面积;

第三步:组内所有学生的结果汇总,填写统计表2;

第四步:小组合作学习并观察表内数据,你能发现什么?请在组内畅所欲言,大家相互分享自己的发现。

(学生在活动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数学探究,在观察、思考、探索、交流中有了很多发现)

最终汇总得出:内部钉子数是1时,多边形面积=边上钉子数÷2。

师(提炼总结):如果用字母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a表示内部钉子数,b表示钉子数,则可以用“当a=1时,S=b÷2”来阐述此时它们的关系。

3. 深入探究,完善建构

师:那么,在刚才研究的基础上,如果边上的钉子数不改变,内部钉子数发生变化,结果会怎么样呢?下面请大家观察刚才自己围出的图形,并思考:基于原题,如何保证边上的钉子数不变,迅速将内部的钉子数变成2?(此问题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学生自主地开展独立操作,很快有了自己的想法,并在小组内进行了互动交流)

生:只需将多边形的一条边向外拉动。

师:非常好,让我们继续进一步的研究。

探究活动3.

第一步:学生独立改造和变化之前的图形,使得边上的钉子数不变,且得出一个内部有2颗钉子的新图形;

第二步:观察新图形,并思考新图形的面积是多少,相较于之前多了多少;

第三步: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分享各自的发现。

学生又一次积极地进行探究,在师生的共同提炼下得出:当内部的钉子数a=2时,可得S=b÷2+1。

4. 變化图形,建构规律

师:当内部的钉子数是3或4,或是更多时,面积S会如何变化呢?请大家进一步研究。

探究活动4.

第一步:变化图形内部的钉子数,由3到4,或者更多,保证边上的钉子数不变,将得出的面积与内部钉子数为1时相比较,得到什么发现;

第二步:全组有序汇总组内所有成员的发现,填写表3;

第三步:一起观察表3中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在共同努力下,生成了表4所示的研究成果,并在分析与交流之后得出:S=b÷2+a-1。

5. 操作验证,有所生成

探究活动5. 上述规律,是否只要是钉子板上的多边形都适用呢?请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在钉子板上围一围看有何发现,然后小组内成员汇总相关数据,并填写表5,以验证规律是否正确。

在深度探究和合作交流之后,学生交流了一种特殊情况,即(内部无钉子数的情形),并获得了新的认识。

6. 总结归纳,深化认识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钉子板上的多边形面积”,回忆整个研究过程,我们先从内部1颗钉子开始,直到多颗钉子,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去研究和发现规律,再以自己的方式去验证规律是否正确。事实上,这种方法也是数学家在发现规律时采用的方法,你们有了像科学家一般的研究经历。希望今天的探究经历让你们记忆犹新,并能够应用到之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去。今天你们的发现也正是著名数学家皮克发现的皮克定理,《格点与面积》这本书着重介绍了与之相关的知识,对其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进一步了解。

三、教学反思和感悟

(一)以动手操作为载体,提升专题活动的有效性

手与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相互促进,让手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让脑变得更加聪明。那么教师就需赋予学生更多的操作性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生成智慧。比如,本节课在初次尝试中可以明显看出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无序、无力、无效。基于此,笔者在第二次尝试中设计的5次探究活动都离不开动手操作,让有序、高频的动手操作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动”起来,在动手操作与数学思维的紧密联系中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了专题活动的有效性,促进了学生规律的发现和思维的发展。

(二)以探究性问题为驱动,彰显数学探究的思维性

数学规律是抽象静止的,而小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生命个体。如果教师将抽象静止的数学规律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应用来深化认识,势必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学生往往只能简单地套用规律,一旦涉及灵活运用则常常思维卡壳。规律的教学需要着重关注发现的过程,每一个探究活动都需以问题为驱动,让问题引领整个数学探究历程,这样才能充分展现数学探究的思维性。

比如,在本课的第二次教学尝试中,笔者设计的5次探究活动无一例外都是以问题延伸开来的,为学生搭建好平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去观察、分析、发现、思考、验证,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开放性,让数学课堂时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三)以循序渐进的活动设计为指引,体现数学发现的递进性

想要体现数学发现的递进性,就需要为学生设计层层递进的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触及数学本质,真正意义上感受和体验新规律的发现和构建过程。本课中,教师设计了循序渐进的5次探究活动,从特殊到一般地指引学生进行数学研究,使其感受数学探究的愉悦、数学发现的递进、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实现高效建构。

四、结语

总之,教与学相辅相成,数学课堂不仅需要教师尽心地教,也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学,需要学生认真观察、细心思考、主动发现、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提高课堂实效的方法与途径很多,需要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课堂实践的磨砺来创造真实、开放、有效的数学课堂,才能让自身的教学风格得到塑造,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有所得、有所获,让学生在数学发现中全面和谐发展,最终建构高效数学课堂。只有这样精心构造,才能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快速发展起来,真正跟上新课程改革的脚步。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建构问题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