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实践

2023-08-24闫丽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设计实践作业设计双减

闫丽

[摘  要] 在“双减”的政策下,每一位教师对于数学作业的设计,心中都应当蕴藏着一盘棋。教师要有一种未雨绸缪的意识,对学生作业的障碍、错误等做出一种可能的前置研判。“双减”背景下,要对学生的作业多重设标,要活化学生的作业形式,要对作业进行有效监督。文章提出数学教师要不断优化学生的作业,提升作业设计质量,让作业的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让作业真正成为撬动学生数学学习、数学生命发展的有力杠杆!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设计实践

“双减”作为一项牵动全社会的系统性工程,抓住了教育改革的重点,同时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它不仅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发生根本性转变,而且要求教师自觉改进教学行为。从学校层面、课堂层面来看,从“双减”政策的落地背景来看,“双减”政策主要是针对学生作业负担过重问题而提出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作业质量,真正让学生享受到“双减”政策所释放的红利。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在改革的潮流中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精心研发设计作业,让“双减”政策在微观教学层面落地生根。

一、设标:让作业“多一把标尺”

基于“双减”背景,优化研发设计作业,首先要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教育的基本规律主要有两条:一是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规律,即学科知识的法则;二是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认知规律,即学生认知的法则。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握学生普遍的认知规律,更要把握学生的具体学情。多重设标,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学情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生的作业评价多一把标尺。可以这样说,学生作业目标是学生作业的原点和归宿。

为了提高学生作业完成、作业反馈、作业评价的可操作性,笔者在作业研发与设计中,通常设计3个不同层面的作业,即“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和“提高性作业”。这些作业,不同于传统的分层作业,是让学生梯度性完成。这就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可以不断跃迁的台阶。一般来说,在作业初始阶段,让班级后进生完成基础性作业,让班级中等生完成发展性作业,让班级学优生完成提高性作业。这个阶段的作业有点类似传统的分层作业。当然,这样一种暂时性的分层也是隐性的分层。初始阶段的作业是一项硬性要求,要求学生不折不扣地完成。在此基础上,鼓励各个阶段的学生向上一阶段(前一阶段)跃迁。这样的一种多重设标,引导学生梯度性完成作业的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作业,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挑战自我问题解决的有效载体。梯度性完成作业,显然不是让学生“放弃困难”,而是让学生在数学学练过程中循序渐进;不是人为地给学生“贴标签”“分层次”,更不是给学生“分等级”,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给学生设定作业完成目标。比如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笔者给学困生的作业是让他们完成“量率直接对应”的应用题,而给学优生的作业是让他们完成“量率不直接对应,需要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应用题。当这些学困生掌握了“量率直接对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形成了解题模式后,笔者对应用题进行“变脸”,增加或者减少一些条件,将“量率直接对应”的应用题变形为“量率不直接对应”的应用题。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设计出了“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应用题。如此,学生的作业获得了一种“减负增效”的突破与转型,作业本身也通过变形获得了增值。

多重设标,能让学生的作业挣脱传统的“高投入、低回报”的作业困境。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鼓励学生自主研发作业。这样,会让作业更贴合学生具体的学情,让作业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真正形成学生、家长都满意的作业样态。

二、活化:让作业“多一种形式”

“双减”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在作业内容研究上下功夫,还要在作业形式研究上下功夫。传统的数学作业往往是一种“纸笔作业”,这样的一种作业多半考量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双减”背景下,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当聚焦学生的“进步指数”,应当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应当充分发掘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充分彰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活化”作业,就是要让学生的作业形式“多样化”,就是要给学生的作业多赋予一种形式。

如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设置一些“游戏型作业”“实践型作业”“操作型作业”“故事型作业”“阅读型作业”“合作型作业”“欣赏型作业”,等等。这样的一些作业,不仅考量学生的数学认知,更考量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真正让作业成为学生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比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后,笔者一改传统的让学生根据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周长和高,要学生求圆柱的侧面积的单向度的线性纸笔作业,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圆柱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如有学生先做圆柱体的底面,然后根据底面的半径做圆柱的侧面;也有学生先用一个长方形做圆柱的侧面,再根据长方形的长宽也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和高做圆柱的底面。显然,第二种方式不利于学生操作。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分析问题,从而对圆柱的侧面积的认知更加深刻。这样的一种实践性作业,相较于传统的纸笔作业更能深化学生的作业感受与体验,更能巩固学生的数学认知。活化学生的作业形式,不仅让学生数学学习知识得到有效巩固,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活化学生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增强学生作业的趣味性,更为重要的是让作业成为推动学生创新的动力引擎。通过对作业形式的活化,一改传统单一的、机械的作业样态。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深度研究学生“做什么内容的作业”“做什么形式的作业”“怎样做作业”以及“如何分配时间完成作业”“如何提升学生的作业效能”等诸多课题,切实发挥作业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能效。

三、监督:让作业“多一份保障”

一份“双减”文件,为什么要明确到全面缩减学生的作业总量和时长,背后的意图是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一言难尽的“作业”规定,岂止时间、数量,背后其实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关注。“双减”背景下,不仅要全面缩减学生作业总量、时长,更要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和家长布置额外作业,禁止家长批改作业,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等等。为此,教师要将作业的监督权下放,积极鼓励学生、家长等参与到作业反馈、评价与管理活动中来。只有吸引多個主体参与作业监督,才能让学生的作业多一份保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克服教学的功利化、短视化行为,尽量将作业“围堵”“消灭”于课堂,让各主体对作业情况进行反馈、评价,赋予他们作业检查、管理的权利。

在作业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各主体要持续作为、持续推进,而不能让作业改革“功亏一篑”,也不能指望作业改革“毕其功于一役”。作为教师,要及时跟进、反思学生的数学作业,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漏洞,及时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调整教学进度,让学生的作业成为教师教学的晴雨表。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跟踪、调研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全样本调查的方法,对学生的作业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诊断、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比如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作业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作业错误类型进行了归类总结,并从心理学上做出了深度分析。结果发现,学生的错误各有各的不同。有时即使学生们出现了同一个错误,但错误背后的原因却五花八门。有学生的错误属于感知粗略,有学生的错误属于注意失调,有学生的错误属于记忆偏差,有学生的错误属于表象模糊,有学生的错误属于思维断裂,还有学生的错误属于强信息干扰,等等。通过对学生的作业跟进、分析,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样态做出准确的研判。这种研判,不仅能调适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能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对于作业的监督、管理,教师还要注重时效性、实效性。

在“双减”的政策下,每位教师对于数学作业的设计,心中都应当蕴藏着一盘棋。要有一种未雨绸缪的意识,对学生作业的障碍、错误等做出一种可能性的前置研判。同一个年级组,要形成一个“作业设计共同体”,将一些“好的作业”分享出来,让大家得到共享。作为教师,要积极地转变传统的作业观念,改进自己的作为。可以在分享作业的基础上建立“作业库”。通过“作业库”,不断优化学生的作业,提升作业设计质量,让作业的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让作业真正成为撬动学生数学学习、数学能力发展的有力杠杆!

猜你喜欢

设计实践作业设计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突破作业重围,激扬生命活力
义乌旅游商品研发双轨制策略及其设计实践
浅析任务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适老性住宅设计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