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2023-08-24张楠王怡菲

成才之路 2023年22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路径教师队伍

张楠 王怡菲

摘要:应用型高校主要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办学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其对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及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其定位和职能决定了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培养路径和管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进行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时,应注重明确和统一培养目标,构建完善的培养机制,注重过程性管理,提高服务社会水平,开展管理绩效、培养效果评价,并合理应用评价结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有效性;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2-0061-04

基金项目:2022年度宿迁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路径探究”(编号:2022GJYB04)

师资力量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高校的国际化发展首先应体现在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培养,这也是目前高校管理人员、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从目标有效性、管理有效性及评价有效性三个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的有效性进行重点分析,以进一步明确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的重要性,为普通高校的转型发展夯实基础。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的目标有效性

目标主要指组织规划的预期实现效果,具体包括目标的内容与制定目标的方法手段。其中组织规划最终追求的结果决定了目标的内容,应充分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如环境变化、组织结构以及管理理念等。制定目标的方法较多,如传统自上而下的方法,或者制定目标时明确个人与组织目标,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不同方法对目标有效性有决定性作用。

应用型本科高校具备明确的发展目标,基于对专业发展方向、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调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应以“双师双能型”为主要目标,不但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教学科研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能力、科研开发能力等。高校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高度专业化的教师队伍[1]。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要指应用型教师,也就是具备教师和工程师资格,兼具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对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有重要意义。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充分认识到为教师提供进修、企业实践等机会的重要性[2]。针对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海外优秀人才引进方面处于劣势,因此更应积极开设国际化人才项目,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活动,为其提供境外研修的机会,这也是推动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的主要途径。相关措施实施有效性的基础在于目标的有效性。

1.明确目标

应用型高等教育相关概念、发展理念最早出现于欧美国家。例如,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展本科水平的应用技术教育,注重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德国也在这一时期提出综合性大学培养科技中坚、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大量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设立专业学院,注重人才培养,逐渐设置学士和硕士课程,技术学院和应用技术大学广泛设立。另外,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印度的工程技术大学以及法国的科技学院等,均以本科教育的应用型、技术型教育为主。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全面推广,有助于增加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数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对推动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21世纪初期,我国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在借鉴西方国家建立综合研究型高校和大众化高等教育运行体系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验,将自己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所以在办学定位、模式、理念及发展目标等方面,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加强对国外相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方向、方法等方面的关注和研究,结合自身实际,推动自身发展。对高校发展而言,无论是采取产教融合发展路径,还是积极参与“新工科”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均需要不断更新发展理念,提高自身认知水平,掌握前沿发展动态,对技术的发展及产业优化升级具有极高的敏感性,探索适宜自身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教师从学术型向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转型,要变思想、变观念,从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个根本目标出发[3]。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的重要性,制定长远发展目标,培养一支具备国际化发展意识、掌握前沿教学方法、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

2.统一目标

首先,确保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在管理学层面,绩效可划分为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个人绩效是重要基礎,对组织目标进行分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便能达成个人绩效,进而实现组织绩效。但是当两者存在脱节的情况,个人绩效虽然达成,却难以实现组织绩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更为关注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所以应充分结合学科及专业发展需求,帮助教师制定目的性较强的个人目标,确保其与学科专业发展目标的同质性,也需要关注论文撰写、科研项目等其他方面的目标,充分结合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实现不同培养目标的有效结合。对选派教师进修的单位而言,应避免派往高校的局限性,而是要确保派往单位的多元性。应包括同类型的应用技术高校,帮助教师了解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方式、专业设置及课程管理等内容,也要涵盖跨国企业,加大合作力度,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技术应用水平。在设立培养项目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师的实际,保证培养项目的针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4]。因此针对具备极大发展潜能、较高学术造诣以及突出学术成果的教师,应为其提供前往世界一流大学进修的机会,帮助其拓宽视野,进一步提高学术能力;针对具备较强教学能力、积极推动教学改革的教师,应鼓励其参与教学方面的专项进修,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更多的教师方法;针对具有较强实践技术能力的教师,应为其提供前往国外企业、科研机构进修的机会,积极参与研发、实践活动。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的管理有效性

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的管理人员主要为高校的领导层及相关职能部门等,教师为主要管理对象。管理质量对培养成效有直接影响。在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的积极推动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获得更多出国进修、交流合作的机会,具备国际化意识以及国际背景教师的数量逐渐增多,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仍深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首先,资金相对匮乏。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获取的资助项目及经费较少,多依靠本校的资金支持。而学校的资金投入有限,势必会影响选派人员数量,出国进修主要以短期进修为主,整体效果欠佳。其次,难以明确选派标准。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学科间师资水平不平衡的现象,通常获得选派资格的教师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并且与国外高校或企业联系紧密,资源失衡导致部分教师心理不平衡,对专业学科的发展造成阻碍。再次,培训周期较短。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专业实践人才为主的高校,生师比较大[5]。因此,教师日常工作量较大,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出国研修的时间通常不超过半年。教师的培养也停滞于短暂的学习阶段,长期培养成效不理想,缺乏对所在学校学科建设情况、与对方构建合作关系等方面的关注。最后,管理的持续性不足。具体表现在缺乏与出国研修单位的联动机制,难以实现双方的深度合作,并且选派回国的教师在后续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缺乏支持和延续性培养方案,出国研修收获的综合效益偏低。所以,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的管理有效性至关重要。

1.构建完善的培养机制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学校发展规划体系中纳入教师选派出国研修内容,加快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机制建设,全面整合现有优质资源,针对选派人员的层次、研究内容及方向进行相应的整体规划,明确出国研究资助标准及方法。应鼓励一些综合素质高、条件优秀的教师申请政府出资的出国留学项目,同时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的资助项目,应明确培养重点,制定培养方案,对申请人的情况、申请国别及专业等进行全面考评,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特点。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培养方面要有针对性的目标,全面分析教师的优势和特征,保证选派的个性化,并且注重培训和激励。应用型本科院校还需吸引社会力量,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共同探索教师队伍培养的渠道,设立相应的专项基金,共同培养具备较强知识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的教师。除此之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机制方面还需要注重引才和引智的充分结合,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有效结合,构建多元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进一步完善高水平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引進政策,为国家化、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安排相应的专项经费,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同时,人才的引进应充分结合专业负责人队伍建设实际,牢牢把握重点建设学科和专业,遵循强优扶新的原则,构建灵活、长效的机制,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引进专业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注重人才的聘用,积极聘请相关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中具备丰富实践经验、较强专业能力以及国际化意识素养的技术人员、专业人才参与专业建设,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与自有教师队伍联合,构建多元化、共享性、国际化的教学科研团队,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的结构转型。

2.注重过程性管理

过程性管理是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工作的重点。第一,应积极构建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的组织体系,强化教师的主体意识,确保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培养契合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第二,应构建持续培养与支持机制,完善研修方案,针对参与不同项目的教师,体现研修方案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具体内容为研修目的、研修任务、预期成果、回国后的长期发展计划等。第三,应和选派单位建立相应的互动机制,充分掌握选派教师的动态发展情况,积极响应对方的要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方案,保证培养的有效性。为调动回国后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学校可设立专项基金,构建团队,定期组织研讨会议,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保证出国研修具有良好的持续性。

3.提高服务社会水平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和建设主要依靠地方财政和政策支持,因此应立足于区域,为地方服务,加强与当地的互动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区域产业结构为主导,在此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教师研究方向和研修计划。另外,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牢牢把握国际化培养的契机,积极和境外高校、企业延伸合作渠道,共同构建科研队伍,加强实验室、研究中心等配套设施、环境建设,加大项目合作力度,提高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强化学校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提高国际化培养工作的综合效益。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的评价有效性

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对培养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而具备科学的评价机制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认识到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政策的支持下,为更多的教师提供出国研修的机会,在申请条件、选派流程等方面也具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缺乏评价环节,需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完善发展路径。

1.管理绩效评价

是否具备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政策、合理的机制、有效的执行和推动,均为管理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虽然以上内容能够作为教师队伍培养成果的重要评估依据,但是更需要注重对组织人员的过程性评价和有效评价。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来说,高校的组织人员包括诸多职能部门,如教师所在的二级学院、学校的管理部门等。因此,相关部门应更新管理理念,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培养工作有效性进行评估,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

2.培养效果评价

加强组织绩效评价有助于提高培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加强培养效果的评价则能够提高整体工作效果,使培养主体具备明确的导向,充分发挥评价工作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定选派教师出国研修相关政策时,过于关注申请人的选拔条件、经费情况以及研修单位的科研能力等,而在教师回国后缺乏有效的评价和考核,存在评价体系不完善,考核重点不突出,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6]。因此,应从研修目标出发,实现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例如,结合不同的研修期限进行评价。短期任务主要包括论文发表、科研教改项目实施情况、回国后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长期任务包括研修教师科研教学能力与技术实践能力、回国后参与学科专业建设等。

3.評价结果的应用

首先,应构建完善的问责机制。问责的主要依据为绩效评价结果,在评价的作用下了解绩效和实际目标达成的差距,如教师研修选派计划不合理、国外研修情况不属实等,应注重管理工作的问责。问责机制的实施有助于督促相关工作的改进和革新,进一步提高组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帮助其积累经验和教训,形成良性循环。其次,应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国际化始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大学文化的国际化也十分重要。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全面分析,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有助于推动鲜明、特色国际化学校文化的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全球化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能够推动高校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国际化培养的重要性,将更多的教师推向国际,开辟国际化发展渠道,不但要立足地方,而且要突破地方。

参考文献:

[1]徐金益,许小军.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转型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9(12):94-97.

[2]杨春林.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职业素养培育[J].中国成人教育,2021(02):72-75.

[3]李志强,王荣,鞠兴华,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21,21(02):63-64.

[4]孙利.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J].文教资料,2021(03):135-137.

[5]杨治立,朱光俊,万新,等.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03-105.

[6]高飞,李友仕.新时代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9(04):104-107.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raining of the Teaching Staff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Zhang Nan, Wang Yifei

(Suqian College, Jiangsu Province, Suqian 223800,China)

Abstract: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mainly refer to undergradu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ith application oriented as their main educational positioning. The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meeting the demand for high-level talents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heir positioning and functions determine the international training path and management of the teaching staff. When internationalizing the training of teaching staff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larifying and unifying training objectives, constructing a sound training mechanism, emphasizing process management,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erving society, conducting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nd training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s, and reasonably applying evaluation results.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teaching staff;internationalizationtraining;effectiveness; cultivation path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路径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