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活性文本”

2023-08-22林倩莹

百花 2023年6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小学音乐教育传承

林倩莹

摘 要:小学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逐渐受到大众重视,在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融入民族音乐传承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做好“活性文本”。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由内而外”认同民族音乐并参与实践,进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这是十分重要 的议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活性文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现状及其问题

(一)现状

现今,树立文化自信成为每一个国人的责任与使命,我们一直以来都提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音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网络科技迅猛发展,许许多多与民族音乐相关的课程、节目、短视频应运而生,电视节目就有《天籁之声》《风华国乐》《民歌中国》等。总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大环境是较为乐观的。但在乐观的大环境下,其传承依旧有一些桎梏之处。

(二)问题

民歌文化传承的社会氛围逐步变好,但电视节目有时为了增加收视效益,只注重舞台效果而忽略了其中的内涵。在内容的选择上,挑选的作品往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就导致原本已经为人所知的作品重复传播,而那些真正需要被发现、被传承的作品却还在历史的一隅里被人遗忘。短视频的时代,大众越来越热衷于网络流行歌曲,音乐制作的门槛无形中变低,口水歌、拼接歌层出不穷。相反,真正需要传播传承的优秀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却鲜有人闻。如何利用社会大环境,让更多平台为传承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所用,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二、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

现状及其问题

(一)现状

学校是音乐传承的重要场所,教育活动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方式。小学阶段是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的基础阶段。虽然儿童可能很早就接触到了民族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氛围浓厚的地区,但是孩子真正开始懂得欣赏音乐、学习音乐,则主要是在小学阶段,因此小学音乐教育者就要重视这一阶段。现阶段的小学课本中关于民族音乐的部分随着教育部的重视,比重已经逐渐上升,笔者翻阅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发现,在一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就已经有《草原就是我的家》(蒙古族民歌)、《娃哈哈》(维吾尔族民歌)、《小毛驴》(北京儿歌)等民族音乐,其他年级的教材当中也有许多民族音乐方面的课程。但在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问题

虽然在现阶段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板块比重增加了,但是在教育实践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多数的音乐教师只注重教材的简单学习,如在小学课程中涉及民歌课时,教师们常常只是简单地教学生学唱歌曲,整体教学内容流于表面。与此同时,现今短视频的泛滥,导致小学生的音乐审美受到很大影响。我们进入小学课堂就能发现,小学生们对网络上流行的歌曲耳熟能详,但如果问他们会唱哪些民歌,大部分学生知道的或许就只有如《茉莉花》这类的曲子。笔者实习期间,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曾问学生为何更喜欢网络歌曲而不是民歌,有些学生认为民歌不如流行歌曲好听,甚至会觉得民歌是具有乡土气息的歌曲。这就显现出学生内心对本土民族音乐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三、做好“活性文本”,在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一)“活性文本”的内涵

“活性”一词常见于生物或化学学科中,是指具有生命力,能够顽强活跃下去的一种活动性质。“活性文本”,顾名思义是“活”的文本,不仅仅是记录在纸质教材或者书籍上的那些材料。谢嘉幸教授在《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一文中提出:“文化传承的‘活性文本是人,教育则是其最重要的方式。”当“活性文本”由物回归到“人”这一主体上,那么在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笔者认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活性文本”,不单单仅为音乐教师群体,还有家长、学校以及学生个体。其中,学校与教师在民族音乐传承中充当了“引路者”,学生则为主体,在学校与教师的引导下,朝着民族音乐这片乐园探索。那么如何做好“活性文本”,有效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實践中传承,就是本文需要探讨的中心议题。

(二)在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由内而外”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1.在“内”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音乐的认同感

“内”即思维层面的内在意识,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不应该只高喊“民族自信”的口号,而是要培养学生从心底对民族传统音乐的认同。对小学生们认为民族传统音乐具有“乡土气息”,这个观念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一方面,民族传统音乐的确是极具民族乡土气息,这正是民族传统音乐的鲜明特色;另一方面,学生们因为民族传统音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即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不认同、不认可、不喜爱,这就是两者的主要矛盾。如何让学生从心底里认同民族传统音乐,首先应该让他们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观看相关纪录片、电影,来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让学生在观影中体味民族音乐的美。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又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风格的音乐,这些种类繁多的音乐共同构成了中国民族音乐。虽说学生们各自的音乐喜好不同,但在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中,终归是有受学生所喜爱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自信感还应该“自上而下”,从三大维度进行思考。

从学校、教师这一维度来说,首先,学校应该摒弃以往“音乐课不如主科重要”这一观念,将音乐课程归还给教师与学生。小学生的观念发展还不够成熟,这个时候,“音乐课不重要”这一观念,就很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他们就会认为音乐课真的不重要,从而影响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

从家长的维度来说,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那么家庭作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场所,也应当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家长对待民族音乐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态度。现在许多家长会在家里刷各类的短视频,久而久之,小孩子也会被影响。如果家长营造的音乐氛围好,家族的音乐传承则会更深远。

从学生主体这一维度来说,小学生们应该紧跟教师的步伐,一起学习民族音乐,从心底认可、喜爱上民族音乐。

学界曾举办了“音乐与认同——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会议上,各相关音乐院校的学者从自我认同、族群认同、身份认同、区域认同、国家认同等方面对民族音乐学进行阐述分析。笔者认为,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上述几个方面的认同感。具体来讲,对于自我认同,现代社会的学生都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自我认同感。在区域认同感上,以沿海地区的小学生为例,他们想到自己的家乡,必然脑海里回荡着大海的声音,所以他们听到关于海的歌曲作品就更能身临其境,更能体会作品的内涵。同理,在山里的学生就会对山歌对唱感到亲切。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因地制宜”是十分必要的,小学音乐教师要对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再与学生共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区域认同感。国家认同感方面,我们的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重视起来,民族音乐更是如此,只有我们本民族的每个人对民族音乐具有认同感,才能让世界更多人关注到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音乐教师利用好当地的民族音乐特色,让民族音乐进入课堂。小学生多数好动活泼,他们很喜欢上台表演音乐情景剧,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寓教于乐,编创一些情景剧,让学生们参与编创、表演。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民族音乐,编写校本教材,如福建漳州的东山岛,就有当地的特色教材《东山歌册》进校园。这些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在笔者看来,只有当学生们在意识层面认识到民族音乐的美,打心底尊重、接受具有“乡土气息”的“乡土音乐”,才有可能进一步学习并传承民族音乐。

当代的音乐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各个群体、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音乐文化都在各自绽放。在这种环境下,小学音乐教育也需要多元化,让学生们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引导他们在交流与合作中被民族音乐所吸引。

2.在“外”课堂学习与田野实践中,多方面进行民族音乐实践

在思想上培养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们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在学校社团、相关音乐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民族音乐演唱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在确保小学生们安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当地的田野、乡间,参与民间民俗音乐活动,切身实地地去感受与学习。

中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途径有听、唱、奏、动、创,在小学的民族音乐传承实践中亦是如此。

学会聆听民族音乐是最基础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聆听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在聆听歌曲时,不能对歌曲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聆听该首作品的感受;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乐曲的风格特点、用了什么伴奏乐器、速度的快慢等问题。在学生聆听后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在学会歌曲后,再根据作品的形式进行一系列不同的演唱,如劳动号子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围成圈圈一起唱,山歌对唱可以邀请几位同学对唱或者小组对唱。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民族音乐歌曲材料有限,还可以找一些适合小学生们演唱学习的曲目教授学生。对民族器乐作品的欣赏,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具乐器,如三角铁、木鱼、铃鼓等,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即兴演奏,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们提高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乐感。小学生天性好动活泼,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他们的天性,在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动起来,世界较为出名的奥尔夫教学法就是如此,带领学生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感受民族音乐。小孩子思维跳跃,想象力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编创。人教版中有一首歌《数青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试试填词,数数其他的小动物;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器乐类曲目可以让学生用小乐器简单演奏主旋律……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的民族音乐传承看似有些困难,但具体细化下就会发现,只要多关注学生主体,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就能达到想要的目的。此外,除了课堂教学,学校可以举行一些关于民族音乐传承的活动,如民歌小歌手比赛、器乐合作演出、民族音乐知识比赛等,以营造积极的学习民族音乐的氛围,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由内而外”的理想境界。

四、结 语

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的民族音乐传承是我们需要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培养人们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认同感。随着科技发展,民族音樂有了许许多多新的传承途径,但在这其中,最应该重视的仍是学校的教育传承,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极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做好“活性文本”的工作。由内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实践方面强调学生亲身参与,让学生成为“活性文本”的新鲜血液,为民族音乐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谢嘉幸.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J].中国音乐,2000(1):35-39.

[2] 魏琳琳.“音乐与认同——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述评[J].民族艺术,2017(5):165-168.

[3] 李莹.谈民族音乐教育的当代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2(4):64-66.

[4] 张应华,谢嘉幸.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目标、功能探析[J].中国音乐,2012(3):25-31.

[5] 杨丹.小学音乐课程实施的困境与走向[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8):109-115.

[6] 崔玲玲.现代文化交流中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趋同化现象:基于田野的思考[J].人民音乐,2018(7):62-65.

[7] 郭小利.关注当下 参与其中:对中国传统音乐当下发展的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4):19-21.

[8] 喻意.“音乐作为实践”的内涵、教育方式与价值:埃利奥特音乐教育哲学研究述评[J].中国音乐,2020(5):134-142.

[9] 王耀华,郭小利.听、唱、奏、动、创:中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途径[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5):18-20.

[10] 樊祖荫,谢嘉幸.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音乐,2008(2):23-28,38.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文化小学音乐教育传承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分析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