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非再“湘”遇 签约超百亿

2023-08-22刘馨蔚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非博览会非洲

刘馨蔚

近日,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 下称博览会 )在长沙举行。博览会以“共谋发展、共享未来”为主题,是今年中国同非洲国家在经贸领域最为重要的交流活動之一。

今年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十周年。十年来,中非双方密切合作,一大批重点合作项目有序推进,中非贸易额和中国对非洲的投资额稳步攀升,中非经贸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博览会凸显四大亮点

中非经贸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两届,相较于前两届,此次博览会有四大亮点。

一是规模更大。主展馆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较上届增加近3万平方米。来自29个非洲国家展示了近1600类商品,展品数量较上届增长166%。8个非洲主宾国均独立设展,且首次设立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果展。

二是人气更旺。汇聚中非政府、地方、智库、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力量,53个非洲国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非洲联盟等12个国际组织,30个中国省区市,1700余家中非企业等参会,外宾达1700人,内宾超万人,观展人次突破10万,参会规模为历届之最。

三是内容更多。共举行各类会议活动40余场,包括开幕式暨中非经贸合作论坛等4场重大活动、9场高端活动、7场经贸对接、3场专题研讨、12场地方对非专场活动,议题涵盖绿色基建、医药卫生、农食产品、轻工纺织、产业园区、妇女青年、职业教育等领域。同时,重磅推出《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报告(2023)》。

四是合作更实。其间,各方共签约项目120个、金额103亿美元。现场发布99个对接合作项目、金额87亿美元,其中,11个非洲国家发布74个对接项目,数量为历届之最。

博览会期间,34项合作成果集中发布,涵盖标准规范、研究报告、声明倡议等八大类。首次发布中非贸易指数,再次发布《中非经贸关系报告》。

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出席博览会时表示,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发展鸿沟不断拉大。中方愿以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高质量发展为非方提供新机遇,推动中非务实合作走深走实。

“中非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发展,在南南合作和国际对非合作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典范。”韩正称。

值得一提的是,借此平台,湖南与非洲的合作走深走实。其中,马拉维共和国驻长沙总领事馆正式开馆,马拉维总统查克维拉亲自为总领事馆揭牌。据悉,这是非洲国家在湖南设立的首家领事机构。

中非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近年,中非经贸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商务部副部长李飞介绍,中非贸易总额累计超2万亿美元,中国始终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国企业在非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超700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超4000亿美元。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累计超300亿美元,已成为非洲第四大投资来源国。向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员约9000人次,提供研修培训名额超过10万个,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相继建成。

中非经贸合作领域由传统的贸易、工程建设向数字、绿色、航空航天、金融等新兴领域不断延伸。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非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非洲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媒体娱乐等行业迅速发展。中国已与非洲27国签署民用航空运输协定,成功为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国建造、发射通信气象卫星。

中国已与52个非洲国家及非盟委员会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并在贸易畅通、投资合作、产能合作、电子商务等领域,共同设立多个专项工作组。中国积极支持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与自贸区秘书处成立经济合作专家组,深入开展中非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政策交流与经验分享。

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司长江伟指出,中非贸易互惠互利,互补性强,双边贸易规模发展很快。近几年,中非贸易屡创新高。2022年,中非贸易额达2820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其中,对非出口1645亿美元,增长11.2%,自非进口1175亿美元,增长11%。

中国同非洲有关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及时解决双边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98%的输华商品实施零关税待遇,为非洲农产品设立“绿色通道”,与非方在标准、质检、互认等方面进行合作,加快非洲产品市场准入程序,帮助非洲农产品食品更好进入中国市场。

“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主动先后设立5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的贸易融资额度,重点支持非洲产品出口。”江伟介绍。

此外,中方设立中非经贸博览会,组织贸易促进团去非洲采购,并通过电商平台,举办“非洲好物网购节”等活动,大力推介非洲优质特色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如今,南非的红酒、埃塞俄比亚的咖啡、摩洛哥的护肤品、加纳的巧克力、坦桑尼亚的腰果等产品在国内广受好评。

“九项工程”擘画蓝图

2021年,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将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共同实施“九项工程”,为新时期中非合作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

“‘九项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对非洲务实合作的主线和中非经贸合作的重中之重。”李飞表示。

在卫生健康工程项下,中国新冠疫苗率先惠及非洲国家,并且在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开展本地化生产合作。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已竣工并完成对外验收,中国在非医疗队诊疗患者超过146万人次。

在减贫惠农工程项下,中国积极向有需要的非洲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已在非洲启动建设13个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其中,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推动非洲44个国家实施数百个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在贸易促进工程项下,非洲11国16项农产品在“绿色通道”项下获得输华准入,21个非洲国家享受98%输华产品零关税待遇。

在投资驱动工程项下,中国新增对非直接投资超过50亿美元,并向非洲金融机构提供超过40亿美元授信额度。同时,中非民间投资促进平台、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正式设立。

在数字创新工程项下,启动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筹建相关工作。第一届中非北斗合作论坛、首届中非创新合作大会成功举办。

在绿色发展工程项下,中国非洲地学合作中心正式挂牌,中非绿色创新计划启动,中国企业承建的尼日利亚宗盖鲁水电站、中非萨卡伊光伏电站等一批可再生能源项目进展顺利。

在能力建设工程项下,“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持续推进,国内7省市14所职业院校与非洲11国13所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结成合作伙伴关系。2022年,中国在非洲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为所在国创造近30万个工作岗位。

延伸阅读:中非贸易指数首发

在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期间,海关总署首次发布“中国—非洲貿易指数”。该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值100点,2022年达到990.55点,呈现快速向好发展趋势。同期,中国对非进出口值由不足1000亿元攀升至1.88万亿元,累计增长超20倍,年均增速达17.7%。中国连续14年稳居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今年前5个月,中非贸易延续良好势头,进出口值8223.2亿元,同比增长16.4%。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该指数准确捕捉和反映了中非贸易发展的走势特点:

贸易规模不断攀升。中非贸易规模指标走势不断向好,2022年指数达到1855.16。

贸易联系愈发紧密。中非贸易密切指标波动上行,最高点为2021年的293.05,2022年微降至286.8。2022年,非洲对中国出口占非洲出口总额近15%,中国为非洲最大出口目的国。

贸易结构亮点纷呈。贸易结构指标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达到143.69。中国对非洲出口主要产品集中在机电产品、劳密产品和钢材等,自非洲进口的主要产品是能源、金属矿砂和农产品等。

贸易潜力持续增大。贸易潜力指标始终保持上升趋势,2022年达到761.04。中国与非洲经济发展活跃,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中国需要更多的“非洲产”,非洲也需要更多的“中国造”。

企业活力不断增强。中国与非洲贸易活力指标保持良好增长趋势,2022年达到833.11。从企业进出口规模看,大型企业进出口值占比逐年提升,2022年约为90%;小型企业数量快速增加约10倍,从2000年的1万余家增至目前的10万余家。

“该指数全方位展示中非贸易发展成就。作为中非贸易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将为政府部门制定完善贸易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广大进出口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吕大良表示。

猜你喜欢

中非博览会非洲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第六届中俄博览会引领中俄经贸合作新趋势
“2.14抢先购”万款情侣对戒博览会盛大开幕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欢迎参加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
【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