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产权保护成创新发展关键要素

2023-08-22张莉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8期
关键词:合规知识产权人工智能

张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互联网是科技创新最活跃的阵地之一,也是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的高地。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关键时期,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创新活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领导高鹏飞在中国互联网大会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论坛上指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随着创新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给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在知识产权领域也面临着一些亟须解决的新问题,如数字内容的复制与传播、数据的保护与隐私、技术标准与专利的平衡、开放创新与知识共享、开源软件的广泛使用与合规治理、互联网平台的责任与侵权举证、跨境数据交易的合规,特别是大模型带来的新的算法偏见、数据内容安全等治理问题。

中国信通院纪委书记李德文表示,面对当前发展阶段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全社会必须共同努力,通过法律、技术、国际合作等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全社会建立共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才能鼓励更多的创新活动,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当前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科技创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裴玮表示,在过去几十年里科技创新一直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的因素,不断发展的科技行业创造了许多新的机会,推动了不同行业的进步和创新,作为新型技术的代表之一人工智能的应用為医疗、制造等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加有效、精准的解决方案,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已成为各国的普遍共识,不断健全的知识产权体系对于激励和保护新技术、新业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发展至关重要。

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副主任宋建立指出:“当前,创新格局加速变化,少数国家实行知识封锁,制造甚至扩大科技鸿沟,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许多企业维权发生在知识产权领域。具体而言,近年来中国企业遭遇商标海外抢注、非专利实施主体滥诉以及跨境电商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尤其突出。而诉诸法律背后考虑的是企业运用法治方式规范内部治理,通过法律方式解决发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践表明中国企业的这种意识和能力远不足以支撑与一些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需要。”他表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利用国际规则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和企业法治能力仍显不足,需要政策制定者和司法机关通过构建更为成熟的法律机制来推动,需要企业通过提升合规经营水平和法律维权能力来提升。未来国家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竞争,需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治建设来予以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法官欧宏伟建议,应完善顶层制度设计,适时完善数据治理相关法律规则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和知识产权法庭建设,完善案件审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审判体系;适时制定相关司法解释,发布典型案例,及时明确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裁判规则;充实兼具理工知识和法律知识的跨领域复合型高素质的审判队伍;推进知识产权审判的信息化、智能化。

企业合规师正成为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与国内监管环境日趋严格的双重影响,企业面临的合规压力与日俱增。2018年以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系列合规管理政策及指引,持续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并对企业合规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2021年3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企业合规师等18个新职业信息。企业合规师作为新职业之一,被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随着企业合规管理向着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掌握专业合规管理知识、具备合规实务操作技能的企业合规师正成为企业合规管理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

为加强企业合规管理和合规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企业合规发展,今年3月,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与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举办第一期“企业合规师专业水平培训班”,旨在培养掌握合规专门知识并具备实务专业技术能力的合规从业人员。首批报名学员经过为期90天系统的培训学习,完成了培训课程学习并通过企业合规师专业水平考核。在此次论坛上,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主任蔡晨风为首期学员代表颁发企业合规师专业水平证书。未来,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与中国互联网协会将结合企业合规管理动态及需求,适时推出第二期企业合规师培训。

此外,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主任李文宇为14家“企业合规推进计划”试点单位颁发证书。后续中国信通院将以试点单位的合规管理实际及需求为出发点,协助试点单位不断提升自身合规管理水平。

创新人才向科技领先地区聚集现象明显

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创新发展与成果转化部副主任张倩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人才竞争力报告(2023)》( 下称报告 )。

报告首次从知识产权视角提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人才竞争力模型,包括人工智能人才团队创新成果规模、团队成长性、创新能力、技术影响力、市场影响力、知识产权保护和团队规模七个维度。报告还全面分析了预训练大模型、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知识图谱、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等七个方向的创新人才竞争力情况。

整体来看,依据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人才竞争力模型评估,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长江中游地区的人工智能人才竞争力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国内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向头部大型科技公司聚集。其中,企业研发团队竞争力分值最高的企业为百度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创建和培养了大模型、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知识图谱、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等多个发明人团队,团队发明专利在申请国际同族专利数量、专利权利保护范围方面均处于高水平。

从技术趋势看,预训练大模型作为业界公认的迈向通用人工智能最可行路径,已成为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预训练大模型的研发需要强大的大数据、算力等基础设施,百度等头部企业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积累为大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人才竞争力模型评估,百度、腾讯、阿里、国家电网、平安、商汤、华为、京东、浪潮和中国移动的人才团队的竞争力位于前列,其中百度位列第一。

从区域创新来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创新人才向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的地区聚集现象明显,北京、深圳、上海、杭州、东莞等成为产业创新人才竞争力强市。这些区域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在人工智能企业的鼓励和培育、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多项扶持政策,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高科技人才加入,在创新成果、创新能力、技术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提升速度明显。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智能芯片、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医疗和智慧教育等重点产业发展,全面分析掌握人工智能人才分布、人才流向、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引领能力对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国际竞争、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合规知识产权人工智能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GDPR实施下的企业合规管理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下一幕,人工智能!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