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视域下生命教育的现代化重构与实现

2023-08-21王嘉琪邱慧琴程奕嘉舒楠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

王嘉琪 邱慧琴 程奕嘉 舒楠

摘 要: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媒介已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本文旨在研究媒介视域下生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从重构和实现两个维度出发,结合生命教育的发展现状,将生命教育与当前大众媒介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对“生命教育”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进行重新建构,分析媒介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最后,针对媒介视域下生命教育的实践开展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生命教育;媒介教育;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81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等问题愈发关注。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和开放性的概念,“生命教育”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在信息化成为现代社会基本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大众媒介作为一种碎片化、生活化的传播方式,对青少年社交、信息接收与传递以及价值观塑造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因此,我们理应从媒介视角来重新审视生命教育的内涵,重构其实践路径,这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推动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1 概念辨析

1.1 媒介的内涵及功能

媒介是指在信息传播和交流中起中介作用的工具和载体,通常划分为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两类,前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后者则包括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除传播功能之外,媒介还具有教育、娱乐、互动三种功能。现代社会,人们通过媒介与他人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和交流,分享经历与思考,也从他人那里获取各类信息和知识,从而建立多元化的人际关系网络与信息源。在生命教育中,各种类型的媒介都可以用来传递生命教育的理念和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和探索生命,促进其全面发展。

1.2 生命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1.2.1 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伴随当时时兴的死亡学及死亡教育发展而来,主要针对当时美国泛滥的青少年滥交、吸毒、艾滋病、自杀和校园暴力等社会问题。生命教育起初旨在通过教育让人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随着社会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也扩展到生命价值观、生命的意义、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和谐等方面,随后又逐渐向“全人教育”发展。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不仅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系到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心人的本质和价值。

1.2.2 生命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与困境

生命教育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发展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义务教育已逐渐普及,但由于青少年本身正处于价值观生成的特殊阶段,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清晰认知,加之中国社会正致力于从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化工业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受到强烈冲击,校园欺凌、自残与其他伤害自然生命的事件频发,对生命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然而,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又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性”和“死亡”等话题存在诸多避讳,生命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往往被简化为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以及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和教学措施也较为刻板保守,加之学生课业压力大,学习负担重,如果将生命教育正式课程化,会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因此往往采取班会、课外活动以及渗透在学科教育中等模式来开展,缺乏系统性的生命教育体系和课程,实践成效不佳。

2 媒介视域下生命教育的重构

2.1 媒介作为人“生命”的延伸

媒介时代的到来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公众号、短视频等信息载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报纸、书籍类纸媒的生存发展,各种网络游戏和移动应用也成为儿童的主要娱乐方式。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所指出的,“今天的年轻学生是在电力塑造的环境中长大的,这不是一个轮子的世界,而是一个电路的世界。”麦克卢汉将媒介视为“人的延伸”,在他看来,照片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互联网则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媒介就如同人身上的信息接收处理器一样,也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者冯建军(2006)认为,“生命教育应当是围绕人的生命所展开的综合性教育,人的生命处在自然生命、他人生命、社会生命和宇宙生命的呵护和包围之中”,生命教育的内容也应当从处理媒介视域下人的自我生命与其他各种生命之间的关系展开。

2.1.1 媒介视域下人与自然生命之间的关系

隨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媒介已然成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了解、接触自然所依赖的必要工具,媒介作为“眼睛”和“耳朵”等感官的延伸,无限扩张了他们关于自然世界的认知,使得他们对自然产生了解的信息来源不仅限于直接经验。在数字媒体时代来临前,青少年基本只能通过玩耍或劳作等与大自然直接接触的活动来认知自然,而现在青少年对自然界中未知事物的“窥探欲”和“求知欲”都能通过媒介得到满足:生活在内陆的儿童不出远门便可以见到大海,孩子们也可以通过优质纪录片来认识自然的奇妙之处……人与自然生命之间的关系已因媒介的存在而产生了形变。

媒介在拓展人接收信息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媒介所承载的信息对他们价值体系的建构及其价值观在现实行为中的映射都具有强烈的引导性。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用“类象(Simulacra)”这一概念来定义媒介为人们所提供的虚拟现实,人们通过“类象”来获得一种超真实的体验,而这种超真实恰恰模糊了“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边界:“类象”模仿现实,又创造了虚拟现实,这种虚拟现实使人产生“真实”的错觉,扭曲人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围观者在这种“类象”中追求刺激的同时,又因为自身并非亲历者所以可以没有心理压力的“观看”,他们丧失了对生命真实感的体会,抛却了基本的道德感和对生命的尊重,变得麻木。媒介所构造的“类象”世界向个体传达的生命概念是一种趋向感官化和娱乐化的生命感受,这种感受极易导致现代人对生命的认知错位,若不加以引导地映射到现实中,就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2.1.2 媒介视域下人与社会生命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大众媒介在无限拉近人们社交距离的同时,也为每个参与者创造了一个虚拟身份标志(网络ID),这种虚拟身份标志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社会身份之一,但由于网络的特殊性质,很多人对此仍缺乏正确认知。相比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及时交互性和高度自由性使互联网成为滋生网络暴力的温床。网络暴力是现实暴力在网络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不能从媒介视域重新对“生命”这一概念进行重构,使人们认识到“虚拟网络身份是人的自我生命在大众媒介领域的延伸”,让他们将网络虚拟身份标志视作社会交往的实际对象,将对方也视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就无法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社会生命之间的关系。

2.2 媒介作为“生命教育”实施的载体

当前,生命教育的实践主要依赖学校及各种少年儿童组织,其形式包括专门开发的生命教育课程、在综合课程中安排相关内容,以及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虽各有特色,但在实践中也均有不足。大众媒介为生命教育的推广普及带来了新的可能。教育科研部门的调查中显示,青少年成长的四大影响因素——学校、家庭、同辈群体、大众传媒中,传媒的作用已位列第一,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2.2.1 情感性与直观性

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帮助儿童正确感知生命、认识生命,而以“视听化”信息为主要形式的媒介传播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能够引起受众的共情。让作为受众的学生亲临各种生命价值选择的情境当中,通过情感化的媒介表达,可以使他们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生命尊严、复杂人性等概念。时兴的短视频软件(如抖音、快手等)尤其适合用于开展生命教育,碎片化、普及化的特点使受众在观看时能轻易保持注意力。在这一基础上,通过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介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

2.2.2 多样性与适切性

媒介的特性也为生命教育实践增添了更强的适切性与多样性。多样化的现代媒介为生命教育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工具,例如生命教育游戏、APP、在线教学平台等。适切性方面,以“性教育”为例,在中国,受限于性羞耻、贞洁观等观念,性教育在学校中往往以边缘性、隐蔽性的形式出现,并且在内容上常常避重就轻,对幼儿性侵害预防、青春期性别认同、避孕重要性与措施等关键内容避而不谈。但若能利用媒介,以“互联网+教育”的形式推行国家优质性教育课程,让儿童和家长自主学习,则既能适应中国传统“性文化”中的隐蔽性,避免在讲座、课堂等情境公开谈及的尴尬,又能够提供系统全面、针对性强的性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与性法制观。

2.2.3 互动性和开放性

现代媒介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在线社群等各种形式,与同龄人、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分享经验和观点,从而在生命教育的不同模块上拓展学习视野和知识范围。目前,我国依然有许多偏远地区难以保障基本的教学质量,更谈不上开发生命教育课程,通过在互联网教育资源平台开发并发布优质的生命教育课程,能够将前沿的生命教育理念和知识传递到偏远的教育实践一线,从而减轻教育不发达地区的负担,缓解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均所带来的困境。

3 媒介视域下生命教育的实践

3.1 重构“生命”的内涵

媒介作为人“生命”的延伸,是现代人生命的重要构成。在媒介时代,要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重新建构“生命”的含义。我们应当认识到,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尤其是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介已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作为人的延伸,媒介在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介化生存”已成为作为个体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因此,在分析人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以及宇宙生命的内涵以及五者之间的关系时,理应从媒介视角也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避免出现生命教育的“盲区”。

3.2 培养媒介素养

由于互联网所带来的现代信息生产和传递方式的转变,信息传播途径的官方性被大大削弱,每一位网民都可以是信息生产的主体,这难免导致媒介环境中出现信息内容冗杂、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媒介素養的高低决定着人们能否理性面对、识别和处理媒介时代所带来的大量信息。作为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培养媒介素养本身即是一种生命教育,而不纯粹是其他教育形式的工具。以培养人的生存能力、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最终目的,也可以使媒介素养教育自身免于陷入工具主义的泥藻。

3.3 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

一般来说,大众媒介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有两点:一是端正社会风俗并传承优良文化;二是教化社会大众。为使媒介视域下的生命教育能顺利开展,媒介平台管理方需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宽松的空间,以健全的分级审查制度取代盲目“一刀切”,正视大众对生命教育的基本需求,避免再次出现生物直播课堂因“涉及传播不良信息”而被关停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阻碍生命教育的发展与落实。

3.4 将媒介作为工具

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数字化新媒体作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其情感性、直观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征能够助力生命教育实践:利用“视听化”信息带来的丰富感性体验而引发共情,传递正确的生命观;善用碎片化数字媒介普及生命教育基础知识,在慕课等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开发优秀的生命教育课程,扩大普及面;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建立起数字媒介化的现代生命教育“课程”,增强其灵活性;克服传统生命教育机械化、刻板化和过道德化的弊端,提升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感,使生命教育实践更加深刻、轻松、易行。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0,(01):3538.

[2]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4]魏平,刘晓萍.试论大众媒介语境下的生命教育——从生命美育的视角出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5):1719.

[5]侯玉波,李昕琳.中国网民网络暴力的动机与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4(01):101107.

[6]张美云.大众传媒:开展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资源[J].基础教育研究,2006,(02):35.

[7]蔡骐,李玲.信息过载时代的新媒介素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09):120124.

[8]张宏树.媒介素养:大众传播理论新方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294297.

[9]林可.从“谋杀时间”到“深度学习”——短视频时代的教育如何扬长避短[J].教育传媒究,2019,(05):4445.

[10][美]拉里.努奇.“好”远远不够: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M].冯婉桢等译.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015.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
论初中英语生命教育中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完善方法
探究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