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3-08-18贺莉

幸福 2023年15期
关键词:灯泡高中物理教学法

文/贺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式也要不断地改变。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将探究式教学法有效融入到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物理学科知识比较抽象,涉及到的概念较多,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引入探究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但是教师在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有些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法没有正确认识,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让学生进行探究,这样就会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过于形式化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必须要进行精心设计。但是有些教师没有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为了“探究”而“探究”,使探究式教学法只流于形式,学生也只是单纯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真正地探究。探究式教学法应该是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的,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较差

高中物理学科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比较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不高。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没有兴趣,导致他们在学习时不能认真听课。而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只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讲解,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现在的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较差是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只会讲教材上的内容,这样就会使学生缺乏探究意识。而且在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就会越没有学习兴趣,他们就会感觉到学习非常累。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与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密切联系,通过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够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教师要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利用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之前,已经具有大量的经验性常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这样学生更容易走进课堂,也更乐于进行探究。在经验性常识的基础上建构物理概念,需要学生对熟悉的现象进行再加工,概括事物的共同属性,抽象出本质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提出问题“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的快?”多数学生会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性常识,理所当然的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硬币,纸片,纸团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创设物体下落的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分析得出物体下落的快慢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与质量无关。接着利用“牛顿管实验”抽象出在真空中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从而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通过熟悉的情境抽象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好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直指教学的核心内容,为学生的探究指明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从情境中发现和提炼问题,并作出假设,制订探究计划,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实验,获取数据、信息,形成结论。例如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中,自制西红柿电池,让学生测量西红柿电池两端的电压,测量结果为1.9V。提出问题:如果将额定电压为1.5V的小灯泡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会发光吗?根据初中学习的内容,学生会认为小灯泡可以发光。实践证明,将额定电压为1.5V的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发现小灯泡不发光。学生会猜想是不是灯泡坏了。接着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来检验小灯泡是否被损坏了呢?学生自然会想到可以换个电池,将西红柿电池换成1.5V的干电池,将小灯泡接入电路中,观察实验现象。此时小灯泡可以正常发光了。提问:为什么1.5V的电压可以点亮灯泡,而1.9V的电压却不能将灯泡点亮?让学生大胆猜想,提出假设。实验现象与学生预设结果出现了巨大的偏差,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热情。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制定了如下活动,分别将小灯泡接入西红柿电池的电路中和干电池的电路中,测量在这两个电路中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发现在西红柿电池的电路中,接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表示数几乎为零。在干电池的电路中,灯泡两端的电压也小于1.5V。提出关键问题:消失的电压去哪去了?学生带着这个核心的问题进行探究。通过提问、引导、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通过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探究实践的能力。例如分析乘坐电梯的超重和失重情况、分析汽车的刹车距离与车速的关系、尝试用动量知识定性的解释台球的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通过设置与生活相关的习题或者是布置实践性的任务,让学生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审视习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实践意识、科学态度。

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探究情境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到探究中来。例如在“万有引力”的教学中可以播放天体运动的动画或者视频,将物理情景更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构建物理模型。还可以播放人造地球卫星、神舟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录像片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上网查询资料,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和与物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尤其要注重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实践性最强的物理学习方式,通过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分析归纳等环节,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制定探究计划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表达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例如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实验,通过多次实验学生自然会对实验原理有更透彻的认识,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物理教师要根据学情,制定合理的探究计划,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实验教学等措施辅助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

猜你喜欢

灯泡高中物理教学法
灯泡创意秀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点亮小灯泡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点亮小灯泡
灯泡创意展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