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角色游戏如何多元再现

2023-08-18于颖

幸福 2023年15期
关键词:肢体游戏情感

文/于颖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为典型的游戏,是幼儿接触现实社会的缩影。幼儿通过参与角色游戏获得不同的角色体验,通过对话、表情来描述角色扮演中的情节和情感,用肢体语言来模拟角色的动作,通过图画创造角色形象、场景和故事情节。因此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表达场景和互动机会,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再现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在幼儿的游戏中具有观察的意识,为幼儿营造再现的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记录和分享促进幼儿多元再现的发展。

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多元再现方式

语言再现

语言再现是指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达思想、观点、意见、感受和知识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最常使用的就是语言再现。在角色游戏中,他们可以编造故事情节、创造角色对话和互动,他们可以扮演超级英雄、动物或任何他们想扮演的角色,通过语言再现将角色演绎出来。这种创造性的语言再现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儿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游戏的规则和目标,从而更加默契地完成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互动性和社会性也得到了增强。

表情再现

幼儿可以通过眼神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和不同的想法。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表情再现是另一种重要的多元再现方式。他们可以运用面部表情来传达角色的情感状态和思想。当幼儿扮演快乐的角色时,他们可能会展示出笑容、眼睛放光和兴奋的表情。相反,当他们扮演悲伤的角色时,他们可能会垂下眉头、皱起眉头或流露出伤心的表情。通过表情再现,幼儿能够更直观地展示他们所扮演角色的情感状态,使其他参与者更容易理解和共鸣。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情感联系,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共鸣和理解。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彼此的表情来判断对方的感受,并相应地作出反应,从而促进更深入的角色互动和合作。

图画再现

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但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水平欠佳,其需求和想法也多通过图画方式进行表达。在角色游戏中,对于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充分发展的幼儿来说,图画成为了他们表达需求和想法的重要工具。幼儿可以通过画画来创造角色形象、场景和故事情节,他们可以绘制角色的外貌特征、服装样式以及周围的环境,从而让其他参与者更好地理解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通过绘画,幼儿可以表达出角色的个性、情感和动作,增强角色形象的逼真感和可视化效果。

肢体语言再现

幼儿肢体语言较为丰富,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喜爱运用肢体语言再现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肢体语言再现是一种直观而生动的表达方式,他们通过身体动作和姿势来表达自己在角色游戏中的想法和情感。幼儿可以通过手势、拥抱、握手等肢体动作来表达友善、合作或者表达需求。他们可以用手指指向物体或地方,示意其他参与者应该注意或者前往某处。这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有助于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与其他参与者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沟通。

角色游戏中幼儿多元再现的发展

角色游戏中宽松自由环境给予幼儿多元再现的空间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下,角色游戏由原来传统的“把控”模式逐渐转化为“开放式”游戏探索的理念,幼儿由被动游戏转化为主动游戏,使得幼儿的角色游戏进入了更加自由、开放、想象的空间。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教师给予幼儿更多的再现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不会限制幼儿的表达方式和游戏玩法,而是鼓励他们自由选择、创造和扮演各种角色。并且教师提供的各种道具和素材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可以利用道具和素材进行角色扮演、绘画等活动,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角色游戏中的同伴互动促进幼儿主动再现

角色游戏是一项多人参加的活动,它能带动幼儿之间相互交往,增加其与同伴的接触和交谈。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仅需要模仿角色的语言与说话时的情态、行为,同时幼儿在游戏中还会通过“以人代人”的方式与游戏中其他不同角色进行语言交流。例如在角色游戏《小医院》中,“小医生”和“小护士”们为了确认“患者”的病情,先用听诊器探测一下患者的情况,然后就患者的病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尧尧医生说:“患者头痛,一定是感冒了。”而萌萌不赞同尧尧的想法,她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患者除了头痛,还伴有肚子痛,我认为患者有严重的病症,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乐乐患者也积极表达自己还有哪些不舒服的症状帮助小医生和小护士了解更多的情况。

角色游戏情景激发幼儿再现的欲望

角色游戏通过模拟特定社会情景的方式,让幼儿扮演各行各业的社会角色,模仿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在情景转换中将自己平时不敢表达或者隐藏的情感和想法展现出来。例如在《邮递员冒险》游戏中,当幼儿递送一封感谢信给老师时,他们可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当递送一封道歉信给朋友时,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内疚和诚意。在递送过程中,“送件人”也会和“收信人”进行简短的交流,了解“收信人”的需求和感受,并根据对方的反应进行回应。再例如在角色游戏《动物园乐趣多》中,幼儿需要通过肢体扮演游戏中不同的动物,包括模仿动物的走路方式或者特有的动作,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大胆地通过肢体表现自己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平时拘谨不敢大胆表现自己的幼儿。

角色游戏中多元再现引导策略的实践应用

具有观察意识,读懂幼儿再现

教师要形成“看懂游戏即读懂儿童”的意识,学习从“儿童视角”看儿童的游戏。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再现和肢体再现。观察幼儿的语言再现意味着教师要仔细倾听幼儿在游戏中使用的语言。这可以包括幼儿与其他幼儿或教师之间的对话、角色扮演中的对白、游戏中的感受等等。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幼儿的肢体再现,即他们在游戏中使用的肢体语言和动作,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的意图和情感状态。

营造有趣的再现情境

蒙台梭利指出:“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氛围,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教师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该基于幼儿年龄阶段的发展目标,捕捉幼儿的兴趣,尽可能提供丰富的多元再现材料,创设多元再现环境,营造出有趣的再现情境。如在角色游戏《理发店》中,教师可以根据真实的理发店布置场景,让幼儿感受到真实的氛围。除了需要准备理发店需要的基础材料剪刀、梳子、发夹还可以设置理发椅、镜子、洗发池等,使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理发店的环境。

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真实的场所或邀请相关角色来到教室,让幼儿观察和模仿真实的情境和行为。例如《小超市》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带幼儿参观超市,让他们观察超市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语言和情感,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和表达。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帮助幼儿理解角色,如“你观察到什么?你觉得这个角色是怎样的?你会怎样表达他们的情感?”通过讨论,幼儿可以加深对角色特点和情感的理解,在角色游戏开展时就会更好地通过语言和肢体扮演超市员工。

鼓励幼儿交流和记录游戏

幼儿对于自己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游戏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形象生动的进行再现,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再现的机会。当幼儿完成一次游戏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用绘画的方式将这些经历呈现出来。幼儿可以选择绘制他们的角色形象、游戏场景、游戏中发生的有趣事件等等。通过绘画,幼儿可以将自己的游戏经历变成可视化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幼儿观赏。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每个幼儿分享他们的游戏经历,幼儿在大胆再现的同时,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发展。

猜你喜欢

肢体游戏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肢体语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肢体写作漫谈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情感移植
爆笑游戏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