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2023-08-17王波,李黎,谭春龙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14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评估

1 引言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 涉及多个专业和施工环节,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然而,由于安全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难点。

2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涉及的安全风险较多,例如,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电气伤害、火灾爆炸等,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会给人员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因此,科学、 合理的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安全管理对于确保施工工程顺利进行、保障人员安全,以及防止因施工事故引发的不必要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安全管理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作业流程、人员行为等因素,采取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例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作业规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等,以实现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的安全、高效进行。

2.2 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目前的安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1)一些施工单位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的情况,甚至存在敷衍了事、不作为的现象。

2)一些施工现场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施工人员施工行为不规范、机械设备缺乏维护、工艺流程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隐患容易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

3)由于建筑施工涉及多个领域,涉及人员众多,因此,安全管理的协调难度较大,需要各方的配合和协作。

4)安全管理技术的滞后也是当前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新兴领域,如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等方面,需要更加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来支撑[1]。

2.3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的安全隐患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涉及的安全隐患比较多。

1)由于施工现场一般为封闭空间,通风条件较差,易造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超标,引发中毒事故。

2)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众多,设备和材料堆放混乱,容易导致人员摔倒、绊倒等伤害事故的发生。

3)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机械故障、设备损坏等。

4)施工现场还可能存在电气安全隐患,如电击、短路、火灾等。

5)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涉及的高空作业也是一个安全隐患,容易发生坠落等意外事故。

3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安全管理实践

3.1 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建立的管理机构, 以实现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其核心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通常包括总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安全培训部门等。 其中,总负责人是安全管理的最高领导者,负责制订和落实安全管理方案和政策,指导和协调各部门的安全工作;安全管理部门是负责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部门,包括安全评估、风险分析、安全规划、安全检查、事故应急等职能;安全监管部门是负责监督和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制定监管制度和规范,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规范; 安全培训部门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在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安全管理实践中, 安全管理组织架构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针对不同的安全问题,应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部门和机构,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例如,对于高空作业,可以设立专门的高空安全管理部门, 负责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可以设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检查。

3.2 安全管理流程

安全管理流程是指在地下室后浇带施工中建立的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和流程, 旨在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施工安全风险,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一般而言,安全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安全评估、安全规划、安全监管、安全检查、事故应急等环节。 其中,安全评估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以识别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安全规划是在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的一系列安全管理方案和措施, 以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安全监管则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检查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发现和纠正不合规的行为和安全隐患;事故应急则是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处理,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和汇报。 在安全管理流程中,各个环节需要协同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流程[2]。

3.3 安全管理措施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宜的措施和手段,以预防和控制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和设备预防和控制安全隐患。 例如,采用高空作业平台、射流吸尘器等设备,可以避免高空坠落和扬尘污染等问题;采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在对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规范进行。 例如,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和权利、规范施工作业流程、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等。 这些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可以预防和控制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的安全风险, 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4 安全管理评估与改进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安全管理评估与改进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评估和改进, 以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为后续的改进和提升工作提供依据。 评估内容包括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等,通过评估结果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还需要进行安全管理改进,在安全管理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案, 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基于改进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确保改进工作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相符。 评估内容包括改进工作的实施情况、改进工作的效果、改进工作的优点和不足等,通过评估结果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3]。

4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安全管理探索

4.1 基于BI M技术的安全管理模式

基于BIM 技术的安全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安全管理模式,可利用BIM 技术的优势,结合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通过BIM 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建模, 数字化的施工模型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 对BIM 建模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预防和控制潜在的安全风险。 同时,还能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基于BIM 技术的安全管理模式可减少人为错误和疏漏, 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4.2 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设信息化平台是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包括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安全预警系统、安全管理数据中心等部分,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通过运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例如,互联网、移动终端、物联网、大数据等,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数据共享, 可以使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流通,避免信息孤岛,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和水平。 同时,实现数据共享可以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和精准的决策依据。

4.3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与管理

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是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法规、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安全培训可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 通过安全管理技能培训,还可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水平,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1)在后浇带施工项目开展前,需要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筛选,包括选拔、任命、调配和考核等,确保安全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安全防范意识, 从而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2)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 (3)发现施工安全管理中存有问题和不足, 应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5 结语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评估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