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实践策略

2023-08-17毛敏鸣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铁罐邱少云陶罐

毛敏鸣

德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结合学生学情,根据文本内容,将德育因素渗透到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以体会情感渗透德育

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实践,在体会思想感情中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

如教学《陶罐和铁罐》,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倚仗自身坚硬处处瞧不起陶罐;后来埋在土里很长时间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成了泥土。学生从这个寓言故事中可以懂得的道理有:做人要懂得谦虚,要能够看到对方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等。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平时与同学相处的情形,挖掘文本中的教育因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优点不是用来欺压同伴的,而是在关键场合发挥作用的,当所有人的优点都能完全发挥出作用时,班级就能够成为最优秀的集体。有了這样的认识,教师让学生思考:假如铁罐与陶罐都是班级成员,铁罐与陶罐的对话应该怎样改一改?有学生说:“陶罐兄弟,装那些硬东西容易把你撞伤的,还是让我来装吧!”这就是德育渗透的效果体现。

二、以赏析插图渗透德育

统编教材中有大量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能够有效体现文本内容,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内容,抓住画面中凝聚的思想感情内容,从中感受不同艺术画面带来的多方面教育。

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中的插图体现的是邱少云在烈火中的情形。教师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描绘的人物及环境,想象人在这样的大火中烧着会怎么样;再仔细观察人物描写的细节:面部表情、手的动作,想象此时此刻邱少云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然后确认整幅插图体现的是什么:邱少云在烈火焚烧中纹丝不动、壮烈牺牲;最后思考:邱少云这样做是为了什么?看完插图后,学生结合平常在班级的表现,从遵守纪律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识到平时课外时间,教师不在教室时,自己大呼小叫影响了其他人学习;有的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不专心,教室外稍微有动静就东张西望,也是不守纪律的表现。这样一来,学生就从平面的插图中,受到了立体的要严格遵守纪律的教育。

三、以品味语言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文本中的精彩语句进行品味,并渗透德育教育。

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课文通过描写作者与朋友两次到鸟的天堂的经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文中对两次经历都用了相同的表达:“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其中体现时间的词语“片刻”就值得品味。教师要让学生在朗读两个句子后思考:这样美好的景色,本应该好好游玩、尽情欣赏,但作者为什么只停留了“片刻”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发现:正是因为周围的农民对鸟的天堂的保护,才使鸟的天堂能够长期保持“天堂”般的美;所以这种只停留“片刻”的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对鸟的天堂的自觉保护的行为,是热爱自然的最佳表现。由此,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如果到美丽的自然风景区旅游,需要怎样做?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引领学生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受到德育教育。

四、以表达实践渗透德育

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活动中,表达是最具有实践特点的。与读、听等以输入为主的活动不同,表达是以输出为主的实践活动,输出的内容必然包含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在表达中展现德育方面的内容,就能够直接体现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效果。

如教学《父爱之舟》《慈母情深》这一类表达父母“舐犊情深”的课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课文中作者对父母之爱的深切体会,并让学生懂得如何从父母细微的言行举止中感悟爱的深厚以及无私,进而产生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意识。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种策略将德育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修养。

猜你喜欢

铁罐邱少云陶罐
陶罐会呀会跳舞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邱少云和他守望的城
烈火中永生
——献给邱少云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对话显“品格”
铁罐帆船
《陶罐和铁罐》告诉了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