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观察任务,让生活与作文相融共生

2023-08-17任可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相融共生植物

任可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趣味性较强的观察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与写作素材,实现生活与作文的相融共生。笔者结合统编教材的相关内容,围绕“巧设观察任务,让生活与作文相融共生”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项研究。

选择观察素材

写作训练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因此,教师在创设观察任务时,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贴近学生兴趣喜好,符合其认知水平,具有教学价值的观察素材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活动,获得诸多收获。另外,教师在选取观察素材时,要注重其实用价值,避免观察活动流于形式。

比如,教师可以选定学生身边的人、事、物作为观察对象,由此构建起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打破常规课堂的局限,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之间的情感距离。对此,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围绕作文主题,在日常生活当中选取自己熟悉的写作对象。比如,在写人物时,学生可以观察父母、同桌或老师;在写景物时,学生可以观察校园、住宅小区、广场公园,等等。这些观察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学生一旦锁定观察对象之后,便可以对其进行细致观察,进而得到观察结果,顺利完成观察任务。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以及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资料,给学生创设相应的观察情境。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大幅提高观察素材的丰富多样性,还可以保证观察任务与教学需求、作文主题之间的契合度,达到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丰富写作素材等目的。

传授观察方法

基于观察任务开展作文教学,需要学生前期对观察过程进行记录,获取较为全面的观察资料及相关信息。这个观察过程系统性较强,学生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思维混乱的局面,难以收集有价值的素材。为了防范此类问题的发生,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观察:第一步,在选定观察对象,明确好观察目标之后,制订一个观察任务表。在表格当中,填写观察周期、观察要求,认真记录每一次观察的结果。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可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观察任务,避免出现缺项、拖延、滞后、信息不完整等现象。第二步,对观察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得出自己的观察结论。在此基础上,在众多观察信息当中筛选出可以利用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搭建思维框架。第三步,将有价值的观察信息运用到作文中,突出作文主题,明确写作主旨。学生完成上述步骤之后,虽然可以视为完成观察任务,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成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观察任务深入思考。比如,是否可以运用观察信息或者观察过程中收获的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生活与作文相融共生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教师让学生选择杨梅作为观察对象,在观察计划中明确观察内容及观察方法,比如观察杨梅的颜色、外形和味道等特征,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观察和作者的观察有何不一样,加强比对学习,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接着,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迁移运用到写作训练当中,通过这样的迁移比对方式来帮助学生学好课本知识,提升写作能力。

调动感官体验

在完成观察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多样化的感官体验,好奇心得到满足,探究欲被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形成更加浓厚的观察兴趣,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观察任务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收集素材。

例如,在学习《我的植物朋友》一课时,学生按照教师传授的观察方法,自行选定自己感兴趣的植物作为观察对象。在制订观察计划时,学生针对植物外观、大小、数量、高矮等特征进行观察,用眼睛看一看植物的颜色,用鼻子闻一闻植物的味道,用手摸一摸植物表面的质感。当获得视觉、嗅觉、触觉等多重感官体验之后,学生可以将植物的特征填写到观察任务表中,完成观察任务,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此后,当教师让学生写与植物相关的作文时,学生就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写出富有生动性、层次感与可读性的优秀作文。有的学生甚至可以写出诸如“淡淡的花香令人陶醉,我仿佛看到粉红的桃花开满园子”“我闭眼想到甜甜的、好吃的桃子挂满枝头”等生動的文字。这样的作文,不仅包含着学生自己用眼睛看到的东西,还写出了心里的真实感受和脑海当中的丰富想象,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言之有物”。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巧设观察任务,实现生活与作文的相融共生,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感,生成浓厚的写作兴趣,消除写作障碍,提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相融共生植物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心相融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将植物穿身上
行在柘荣,相融于神奇的山水间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