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劳动教育

2023-08-15刘新北京市顺义区李遂中心小学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资源

刘新 _ 北京市顺义区李遂中心小学校

2020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个文件,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也提到,劳动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学校围绕“如何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了探索。

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三个方面。其中,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体验工农业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学校站在劳动育人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专门开辟劳动教育种植实践园,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他人及自己的劳动成果。

梳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学校统筹各方资源,梳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所需要的课程资源,本着“地尽其力、物尽其用”的原则,统筹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整合校内实践基地资源,发挥家庭、社会等劳动实践资源,构建“校园、家园、社园”为一体的“三园”劳动育人新格局,从而开展体验式劳动教育。

重组劳动教育师资团队。在原有劳动技术专职教师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理念,我们进行重组与规划,基于“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模式,打造多学科相融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常态教学与课后服务相衔接、项目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团队。

开发劳动教育主题课程。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既要彰显劳动教育资源的校本独特性,又要关注学生劳动生活实践的开放性,还要体现劳动育人的整体性。为此,学校围绕劳动教育中“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个维度,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主题课程,如厨艺课程、园艺课程、纸艺课程等十余门职业体验课程。

研制劳动教育评价手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评价机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和家长的评语、学校评选、社会实践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导向性、激励性、促进性”评价,建立起“多维度、重过程、展结果”的系列化、常态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学校围绕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等评价主体,结合不同劳动场所的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着手研制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评价手册,内容将综合考虑评价学生的劳动技能、态度、观念和习惯等劳动素养。

学校将持续以“双减”为契机,继续践行“五育融合”举措,以劳动教育为抓手,重塑教育生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资源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热爱劳动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