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全学科绘本阅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以《犟龟》为例

2023-08-15乔克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心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陶陶形体乌龟

乔克 _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心小学

引领学生阅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学校基于“全学科阅读”理念,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拓宽学生阅读领域,以读育人,以文化人,为学生成长奠基。下面,以《犟龟》一课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全学科阅读发展学生思维。

《犟龟》是一本优秀的绘本,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与一般绘本不同,《犟龟》在文和图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与整个故事相契合的音乐元素,采用图、文、乐相结合的方法来讲故事。因此,语文、形体、音乐老师采用全学科阅读的方式形成阅读合力,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全学科阅读的目标指向“阅读”,也就是说虽然学科不同,但成为学生阅读的指引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基于这样的共识,三个学科的教师携手开展联合教研,从学科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绘本资源。三个学科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设计时都将教学目标最终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学科落脚点,并提炼出有效的实现路径。多学科共同参与,打破学科壁垒,同时,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构建出阅读框架。

1.自主阅读,初步感知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其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学生形成对绘本最初的理解与感受。

随后,为了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有效进阶,可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语文能力等具体情况,在班级中建立4-6人的学习小组。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习小组都将组员对绘本的理解进行交流,最终绘制出思维导图。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每位学生对绘本的解读可以随着阅读活动的推进而传递和增长。

思维导图则将《犟龟》这本书的主要情节内容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隐性的思维过程显性化,为教师关照、呵护并尊重学生的理解差异提供了支架与路径,更为接下来的深入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多维参与,感受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学生从乌龟、壁虎、蜘蛛等小动物的外形、行动等角度观察其特点,制作了角色卡片。这样的观察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中对角色的描写,还能将观察到的动物基本形态迁移到形体表达中。

在语文课上,学生品读文本,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感受角色性格特点;音乐课上,聆听、赏析不同风格的人物主题音乐为学生理解角色特点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形体课上,学生则借助肢体塑造来即兴表现角色。

3.情境创设,辩证思考

《犟龟》的主题是“坚持”,也就是犟龟的“犟”。在不断的深入阅读中,学生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样不顾一切的“犟”是否值得?此时,学生已经从单纯的阅读走向链接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这样的思考是辩证的,更是哲学的。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我们借助情境创设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绘本内涵,理解犟龟的“犟”。

我们选择了“遇见壁虎茨茨”这一情境作为学科融合阅读的载体。“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之所以选择这一情境,正是因为茨茨恰好是陶陶遭遇的第三个小动物,也是所遇挫折的第三次升级,因而陶陶的坚定选择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形体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基于文字理解和角色分析进行肢体表达,将静态的文字和图画转化为生动、立体的情境。学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陶陶所面临的压力,以及陶陶对自己选择的坚定。伴随着《乌龟进行曲》,在音乐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通过音乐学习路径去理解“犟”是否值得。在《乌龟进行曲》变与不变的思考中,学生借助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形成认识。“变”的是歌词,“不变”的是乌龟主题旋律,其中恰恰蕴含着陶陶不曾动摇过的决心,是无论发生任何事都不会改变的选择,而这正是属于乌龟陶陶的“犟”。有了这样生动、多维、立体的阅读体验,学生对“犟”就有了更多自己的理解。

4.拓展思维,创意表达

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为此,借助“乌龟陶陶在返回途中再次遇到曾经劝阻过他的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一问题为学生开拓思维路径,鼓励学生在理解绘本主题的基础上让思维舞动起来。在创意表达中,想象陶陶在返程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通过肢体表现出自己在阅读中感受到的人物形象,借歌声表达自己对犟龟的理解。由此,语言、形体、音乐又成为学生个性表达的手段。就这样,在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中,学生们完成阅读输入和表达输出的过程。

猜你喜欢

陶陶形体乌龟
陶陶居“寻味西关”AR包装设计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乌龟
鸡霉形体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和乌龟赛跑
左手孤单,右手怀念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