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出航天强国的样子

2023-08-15李国利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3年8期
关键词:乘组神舟航天员

李国利

五月的戈壁滩上,骆驼刺和胡杨都是绿色的。

走过31个春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在草长莺飞的五月迎来了载人飞船发射任务。

5月30日9时31分,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东风航天城点火升空,开启为期约5个月的太空之旅。

这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飞船“一年两发”已成为常态。中国朝着航天强国,再迈一大步。

30日清晨,东风航天城,问天阁前,出征仪式上红旗招展,千人同唱《歌唱祖国》。

11次出征,航天员都是从这里启程。梦想,从未改变;创新,未曾止步。

今天,中国已经拥有完备的近地载人空间站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火箭技术、飞船技术、交会对接技术、舱外航天服研制技术等航天科技不断取得新突破,火箭飞船元器件的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发射场流程越来越短,为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承担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现役唯一一型载人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达100%,有着“神箭”之美誉。

一直以来,火箭优化改进的脚步,从未停止。

作为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发载人飞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完成了上百项器件更改和可靠性提升等验证工作。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時,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就处于应急救援待命状态。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高旭介绍说,飞船系统已经具备了8.5天应急发射的能力,如果执行任务的飞船遇到紧急情况,待命飞船可以很快升空接替工作。

为更好满足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的需求,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在保障方面也进行了优化和改进。食品种类已增至150多种,同时优化了食品组合方式,根据航天员的个人饮食习惯配备了一些个性化食品。

“神舟十六号飞船搭载了一个植物栽培装置,可以在太空为飞行乘组提供少量新鲜蔬菜和水果。”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说,针对神舟十六号乘组的特点和要求,医学专家对航天员医学检查的频次进行了优化,制定了航天员在轨期间的锻炼方案、医疗保障方案。

新征程,新使命。此时,距离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已近20年。

一支综合素质优秀、专业技术过硬、年富力强的航天人才队伍已经成长起来。每一次发射,戈壁滩上,群贤毕集。

“相比以往乘组,神舟十

六号乘组的特点可以用‘全

‘新‘多三个字来概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一是“全”,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航天员类型;二是“新”,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我国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太空飞行;三是“多”,景海鹏成为我国首位四度飞天的航天员,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不仅是航天员队伍“新人”不断。飞船系统、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着陆场系统……一批“80后”“90后”甚至“00后”担起了重任,在蓬勃发展的事业中成长为零号指挥员、系统总师、医监医保专家和高级技师。

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林西强宣布: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这是中国航天人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发出的又一誓言。

(摘自“新华网”2023年5月30日,有删改)

猜你喜欢

乘组神舟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天宫热闹啦:神舟十五号乘组进驻天宫
神州十四号乘组进驻天宫空间站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中国航天员乘组抵达空间站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建设工作
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返回地球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我要当航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