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工程专业校内外生产实习基地有效结合的教学探索

2023-08-13徐智聃曹涛卢奕泽

科学咨询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石油岗位

徐智聃,曹涛,卢奕泽

(1.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2.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沙南作业区,新疆阜康 831511;3.新疆正通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为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学校应该将校内、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实习教育模式,促进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实习的重要性

实习对于石油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不能替代的,也是学生掌握实践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实习能给学生提供提前接触岗位的机会

在高校中,学生还没有真正接触过社会,也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所学的专业,在校学生学习更多的是专业理论知识,说得通俗一些,这是一个学生对专业知识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1]。但是在学生走向岗位后,只是知道专业知识肯定是不行的,学生需要通过应用专业知识进行工作实践,将知道转为做到。学生到了岗位之后,很多单位不再给入职员工做专业的岗位培训,需要新入职的员工直接上手,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企业的用人成本。因此,现在无论哪一个行业在招聘员工时,都需要应聘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很多人会将此要求视作一种招聘歧视。但是站在企业角度来说,它需要考虑降低用人成本,招聘到适合岗位需要的人员。为了让学生更加顺利地找到适合的工作,学校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可以给学生创造实践岗位,让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自己所学的专业,熟悉岗位的工作流程,理解工作动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内容,做到知行合一,进而达到企业需要熟手的用人目的[2]。总之,实习是给下一步工作夯实基础的一项教学工作。

(二)实习是将理论用于实践的一个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学知识不是目的,用知识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充其量只是知识内容,通过知识促进生产,知识才能产生价值。正所谓知道和做到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如何跨越这道鸿沟,就需要实践来实现。实习就是学生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从知道到做到的一个转化过程。如果学生没有经历这个过程,学生所学的知识就只是理论内容而已,这样的理论知识就难以产生社会价值,难以发挥自身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只有通过实习,学生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检验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3]。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发现自身不足,然后进行弥补,这就是一个将知识掌握、升华的过程。

(三)实习是确定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途径

很多学生对于将来从事的职业是模糊的,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学生不清楚自己学习专业知识后从事何种工作,职业规划不清晰,这对学生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因为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没有过多接触所学的专业知识,迷茫、困惑成为很多学生的现实写照。如何改善这样的情况?一是学生主动投身到实习中,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二是学生明确自身发展的规划,找准职业定位。三是学校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实习的目的

学校开展实习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变为社会行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第一,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仅仅靠课堂的理论学习很难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还需要通过实习岗位的锻炼,做到知行合一,增强实践能力[4]。第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实习过程,可以发现专业知识在实际岗位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石油专业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是理论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可能会碰到更为复杂或者是在课堂上没有遇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非解决不可。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综合使用理论知识的过程,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第三,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现代教学对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看重,认为理论知识就是为实践工作服务的。实习作为实践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巩固专业知识、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践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法。第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如何提升?仅仅学习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肯定不行,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摸索,不断发明创造,这样才能提升创新创造能力。

三、学生实习的种类

实习的种类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两种实习各有优势,因此在日常实习教育中应该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提升实习效果。

(一)校内实习的优势和劣势

校内实习的优势:第一,学生不用离开学校,可以在学校的范围内开展相应的实习活动,减少学生对外部环境的适应问题。校内的很多教师理论知识水平较高,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可以较为快速地得到解答。第二,岗位设计与学生要相互适应。学校更了解学生,可以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上,以学生的学情作为岗位设计的考量标准,这样的岗位学生更容易上手,不会有太多的畏难情绪[5]。

校内实习的缺点:第一,校内实习不能很好地与社会行业岗位进行对接,与真正的行业岗位还是存在差别;第二,校内实习教师在实践技能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在指导学生方面存在一些漏洞,难以让学生获得全面的成长。

(二)校外实习的优势和劣势

校外岗位实习是校企合作后,相关企业给学校提供的实习岗位,让学生通过企业实践生产岗位完成实习任务。

校外实习优势:第一,校外实习更加贴合现实。校外岗位实习是在企业真正的生产岗位上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这样的岗位是真实的,可以让学生对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全面了解。第二,校外实习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外岗位实习更多可以看作一种行业工作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以此提升实践能力。

校外实习缺点:第一,学生进入校外实习岗位后需要适应,学生的角色会自然转换,由一名学生转换为一名员工,很多学生在面对这种身份转换时,会表现出不适应,进而影响实习效果;第二,校外实习岗位配备的实习教师是企业技能型人才,他们在实践经验方面十分丰富,但是在教授学生知识方面却存在一些欠缺[6]。

四、校内外实习结合措施

综上所述,校内外实习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学校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劣势,以提升实习效果。特别是对于石油专业来说,实习是其专业学生提升技能的一个重要窗口,学校要高度重视实习工作,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就当前形势而言,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实习仍以企业实习为主。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在企业岗位实习时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正因为如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实习不深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校很难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一些企业由于各种原因不太愿意接收实习生。第二,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第三,石油存在不稳定性,学生实践经验缺乏,容易产生一些安全问题。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输油管道存在一定的压力,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这些都是制约学生企业实习的因素。有些企业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会让实习学生进入生产现场,但是不允许他们动手参与实践过程,只能观察生产过程、现象和结果[7]。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学校要发挥校内外实习的优势,采取以下模式进行校内外实习相互结合,提升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质量。

(一)实行分阶段的实习教学计划

对于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实习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因为实习过程中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放弃实习过程。学校要通过实行分阶段的实习教学计划,提高实习质量。学校可以将实习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阶段,先让学生进行校内实习。实习要利用校内实习基地的优势,让学生对石油工程专业的生产过程有全面了解和具体认知。校内实习更多的是以实训为主,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实践操作。之后,学生进行校外实习,学校要选择适合的企业与其进行联建,让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在校外企业岗位实习过程中,学生要以体验为主,发挥校外实习岗位真实性、先进性、体验性的优势,清晰认识将来从事工作的情况,通过校内校外实习的相互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校内实习实行常规开放教学

校内实习以实习基地为主,主要包含基础实验室和仿真实验室。除了常规的传统教学之外,教师可以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相互协作和教育引导,让学生确定自己的实习目标和方向,制定学习方案,进而掌握课程的原理,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在校内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实习灵活性、可操作性的优势,促使学生对知识获得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开放式实习方式对实习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为开展实习工作做好准备。学校也可以制定相应的实习制度、实验室使用制度和仿真器材的使用制度,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三)校外基地实行分散与轮转式教学

石油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地域广、实习地点较分散。有些学校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之后,企业给学校提供的实习地点会跨市跨区,还将学生安排到一线的生产单位、作业区和地质所[8]。为了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发挥校外实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岗位中充分得到锻炼,实习应该采用分散和轮换的教学模式。分散是指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到不同的单位进行实习,由于人数较少,学生可以充分地与单位师傅进行交流,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设备和了解工作流程。轮换式则是指通过一定时间的跟班劳作后,不同岗位的学生进行轮换,这样学生可以熟悉每个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各个岗位的实践知识,可以更加全面地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不过,这样的实习方式也有弊端,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因此,学校应该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参与到学生岗位实习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中,进而提升管理效能,让实习教育效果更加明显。

(四)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考查方式

为了发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应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生产实体进行考核,并根据校内外实习的不同特点制定考核内容。校内学习考核内容可以由实习笔记、口试、学习纪律及报告组成。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撰写开放性实习报告,以此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校内实习情况。学生通过撰写报告,激发学习热情,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校外实习则要注重对实习岗位工艺流程和设备情况的掌握,增加实习结业考试,这样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在岗位中的现实表现情况,而且可以了解学生在校外岗位实习的情况,发现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促进良好实习效果的形成。在进行考核时,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参与,全面地考查学生,让双方对学生的情况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为下一步选拔优秀学生做好准备。

五、结束语

总之,对于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实习十分重要,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在校外进行实习会有很多不便。因此,石油工程专业的领导应该采用校内外结合的方式开展相应的实习工作,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石油岗位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