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过程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榜样认同危机与对策研究

2023-08-13饶盛王娟

科学咨询 2023年11期
关键词:榜样大学生过程

饶盛,王娟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 610500)

青少年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做到“心有榜样,将榜样立为心中的标杆,向他们看齐”。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高校要想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首先需要大学生认同榜样。然而,中国当前所处的社会转型期和不断出现的新生事物给大学生榜样认同带来了危机,阻碍了榜样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互动[1]。

一、仿效不足与戏谑频发:大学生榜样认同危机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榜样认同危机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心理层面缺乏对榜样的接受和认可、在行为层面缺少对榜样的尊重与仿效。

(一)学习传统榜样有形无实

利用雷锋学习日、烈士纪念日等契机开展学习活动是高校开展榜样教育的重要方式。根据笔者对西南石油大学3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学生平均每年会组织或参加一次及以上的传统榜样学习活动。然而,当问及“对榜样人物事迹和精神的了解”这一问题时,仅有46%的学生能够给出肯定答复。对于“你参加榜样学习活动的动机是什么?”这一问题,有25%的学生选择“学校相关学生组织或老师要求”,有48%的学生选择“通过参与获得综合素质测评成绩”,选择“了解、学习榜样的先进事迹”的学生仅占12%。可见,大学生学习传统榜样存在明显的被动、功利倾向和“有形无实”的问题。

(二)仿效身边榜样的动力不足

身边榜样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先进典型人物,由于其与大学生的距离较近,易引起大学生的心理认同。但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及“你对身边的榜样人物感到认同吗”这一问题时,选择“全部认同”“部分认同”“个别认同”“都不认同”的学生分别占11%、54%、31%、4%。对于“你是否会仿效身边榜样人物的行为”这一问题,仅有12%的学生给出了肯定答案。究其原因,22%的学生选择“并不了解榜样的具体事迹”,35%的学生选择“榜样的事迹不够先进”,43%的学生认为“榜样的事迹与自己关系不大”。身边榜样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及预期,大学生仿效身边榜样的动力不足。

(三)戏谑恶搞榜样屡见不鲜

近年来,戏谑恶搞榜样的事例屡见不鲜。从“杜甫很忙图片全集”到某真人秀节目塑造的“傻大妞型花木兰”,网络文化流行的时代,人们开始无底线地消费文化名人和榜样人物。这种戏谑恶搞榜样的做法是一种变相娱乐,是对榜样人物的不尊重,更是对榜样人物所承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漠视。戏谑恶搞榜样的行为还令榜样的真实形象受到玷污,影响人们对榜样的认知和认同。值得警醒的是,一些大学生也参与到戏谑恶搞榜样的行为之中,成为其支持者和助推者。

二、信念解构与机制缺陷:大学生榜样认同危机的主要原因

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使社会出现了各种新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新生事物的萌发。开放性、兼容性和高接受能力是大学生群体的显著特征,大学生也是新生事物的最先接受者和传播载体。大学生榜样认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学生群体特征和新生事物的显著影响。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思想侵蚀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多以“学术研究”的形式出现,倡导“重新评价”“重写历史”。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的人借助所谓创新、开放、挑战等借口,依据历史事件的某些细节大做翻案文章,设置看似合理的“理论陷阱”来否定某些既定榜样的存在价值、作用和合理性[2]。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具有碎片化、盲从、非主流等特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大行其道,由此形成的处于“创新”包裹之下的榜样认同危机造成了大学生榜样认同的混乱。

(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信念解构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高级文化、大众文化、商业文化、草根文化之间的界限逐渐消解,解构性、多元性、反权威、去中心化、通俗化、大众化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又一次盛行。在如今文化多元、崇尚开放性、信息量剧增、知识爆炸的时代,后现代主义文化导致的只解构榜样而不建构榜样、非理性盲目否定榜样、错误树立榜样的意识和行为,正在解构榜样个体,也正在逐渐解构榜样文化和大学生认同榜样的信念。

(三)榜样人物反面行为的理想冲击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榜样自身面临的考验和挑战也纷繁多样。榜样人物不能妥善权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采取反面行为达成自己私人目的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典型榜样在利益的驱使下触犯法律法规,蜕变为反面人物。对认可、信任、仿效榜样的大学生来说,榜样的样子就是自己期望的样子,榜样人物的反面行为带来的鲜明反差会对大学生造成巨大的理想冲击,极大动摇其对榜样的认同[3]。

(四)榜样教育机制不足的现实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榜样选树过程更加便捷,普通人的优秀行为能够在网络的推动下获得全社会关注,但这也模糊了榜样选树的严肃性和公信力,造成部分榜样的“榜样效应”降低,难以令大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心理,甚至还出现对草根榜样的抵触、嫉妒、否定和功利性模仿行为。榜样宣传过程有时充斥着功利化和虚假化倾向,脱离了社会主流文化,缺少来自参与者的心理感悟。随着高校中商业化活动的增加,榜样选树的虚假性和榜样宣传的功利性也在逐渐增加。

三、信息接收到行为仿效:大学生榜样认同的动态过程

榜样认同危机首先体现为大学生在心理层面缺乏对榜样人物的了解、接受和认可。榜样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认同是大学生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一种动态的心理接受过程(下文简称为动态过程)。心理学和教育学中的“心理过程”理论认为,人们对客观事物从发觉到接受要经历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阶段。大学生对榜样的认同也需要经历“认知—情感—意志”这一动态过程。

(一)认知过程:获取榜样信息

“认知过程”是对客观环境与现象的反映,我们可以借助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方式来形成对客观环境的认知。“认知过程”对应着榜样认同动态过程中的“获取榜样信息”,这是榜样认同的启动环节。大学生通过各类信息传播渠道接受榜样信息,筛选并保留符合个人心理特点的榜样。就榜样教育现状来看,榜样信息传递的覆盖面是较为广阔的,我们尚需加强的是信息传递的分类化和针对性。

(二)情感过程:认可榜样价值

“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知过程发生之后的一种心理活动,通过对认知事物产生好恶、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来形成情感体验。榜样认同的关键就在于大学生能够对榜样产生积极正面的情感共鸣,对榜样的价值和影响持认可和乐观态度。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价值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榜样所具备的高尚形象、卓越行为、先进事迹等,一般就是大学生自身价值实现的目标结果,本质上能够契合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心理需求。当这种契合持续发挥作用时,榜样的价值就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令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三)意志过程:模仿榜样行为

“意志过程”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推动人实现目标的内部动力,二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意志行为。内部动力是学生认可榜样价值之后所产生的模仿榜样行为的主观愿望与愿景。意志行为是模仿榜样的实际行为。内部动力属于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的相交内容,存在于大学生心理层面。意志行为存在于行为层面,体现为实实在在的举动。在现实情况下,大学生榜样认同容易出现认同心理与认同行为的脱节,大学生心理层面认同榜样的价值和影响,在行动层面则缺乏仿效。因此,模仿榜样行为是意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优化调整榜样教育机制的重点。

(四)动态过程的循环效应

“心理过程”理论认为,认知、情感、意志是一个统一的互相关联的整体。榜样认同动态过程的三个阶段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循环效应。

“获取榜样信息”是“认可榜样价值”的前提,而当大学生认可榜样价值之后,必定会增加对榜样信息的关注。有了这种关注之后,大学生接收的榜样信息就会增加。榜样信息增加又进一步增进大学生对榜样价值的认知与认可。

“认可榜样价值”是增加大学生“模仿榜样行为”内部动力的关键。当学生实施了模仿榜样的行为之后,也会对情感过程产生影响。正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表现原理”所述:“人们某种情绪感受的获得可以通过表现对应的行为来实现,即人是有了行为方面的感受,进而更好地感觉到思想和情感。”模仿榜样行为能够促使学生增强对榜样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可,这又反过来增强了大学生模仿榜样的内部动力。

四、需求导向与制度完善:大学生榜样认同危机的应对策略

针对大学生榜样认同危机的原因,基于榜样认同动态过程中的三个实现条件,高校要以需求导向为指引、以制度完善为重点制订大学生榜样认同危机应对策略。

(一)让榜样信息触及学生感知范围

1.厘清榜样内涵,构建榜样体系

榜样的核心特点是传承和践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高校要通过课程知识讲授、日常思想教育等途径厘清榜样内涵,选树符合主流价值标准的榜样人物。同时,高校要根据地域范围选树具有权威性、公信力和普适性的优秀人物,根据年级专业特点选树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先进典型。高校还要坚持高质量、公信力和民主性的统一,在评选优秀学生标兵等先进典型时可尝试打破“唯成绩论”,并多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搜集学生群体的反馈信息,坚持榜样选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统一。

2.据实分类宣传,拉近榜样距离

榜样信息的宣传要尊重客观事实,夸大宣传和全面肯定往往适得其反,会损害大学生对榜样群体的信赖。即便大学生相信了夸大宣传的内容,他们也容易认为榜样太过“先进”,与实际生活距离太远,难以仿效,从而陷入认同心理与认同行为脱节的困境。同时,高校要利用好正能量、接地气的系列网络文化作品,将榜样信息嵌入这些作品之中,并将这些作品推送给不同专业年级、不同地域范围的大学生。

(二)让榜样价值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1.正确解读榜样,发掘榜样价值

对于传统榜样,高校要加强历史分析方法教育,让大学生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将单个的历史事件放入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去研读和理解。学生要正确看待传统榜样所处历史条件的局限,站在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下解读榜样的言行,发掘榜样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对于身边榜样,高校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榜样值得称赞、可资借鉴的言行举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大学生对未来进行合理规划,设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从内在层面激发其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加深其对榜样价值的认识。

2.强化榜样管理,防范角色反转

榜样人物的反面行为会损害榜样的价值。高校要建立榜样人物自我学习机制、激励机制和动态监督机制,让榜样人物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同时,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榜样人物进行持续关注,减小其为实现个人利益而采取反面行为的概率。一旦发现榜样出现反面行为,高校可采取批评教育、撤销榜样荣誉等方式进行制止,严防榜样人物向反面角色转变,保持榜样价值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契合。

(三)为榜样仿效行为创建良好环境

1.尊重榜样人物,维护仿效生态

大学生仿效榜样,首先要尊重榜样。戏谑恶搞榜样的现象就是大学生对榜样缺乏客观审视的态度和基本尊重的表现。高校要开展“与榜样对话”“先锋心力量”“今日雷锋”“榜样的一天”等榜样学习活动,引导大学生了解真实的榜样,善于辨析网络社会对榜样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高校要引导大学生从语言和行动上尊重榜样,绝不盲从于网络语言对榜样的戏谑和恶搞,坚定立场,以事实为依据捍卫榜样形象,维护仿效榜样的良好生态。

2.培育榜样文化,回应仿效行为

高校要依托校园内外、网上网下的平台载体,在课程教学、文化活动、科技竞赛等方面建立选树、宣传、仿效榜样的联动机制,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榜样文化氛围,形成人人尊重榜样、学习榜样、争当榜样、超越榜样的良好校园风气。高校要让仿效榜样的行为得到环境氛围的肯定,让解构榜样的行为受到文化氛围的摒弃。高校要维持榜样体系的动态更新,让仿效榜样行为的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成为新的榜样。

猜你喜欢

榜样大学生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