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与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融合路径与实践研究
——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

2023-08-13王芷一刘龙峰

科学咨询 2023年11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职业院校职业

王芷一,刘龙峰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401520)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笔者结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探讨专业建设与党建工作的内涵联系与融合路径。笔者希望本研究可以为党建工作在职教领域的指导意义提供实际的案例支撑,为职教领域的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党建工作与专业发展的融合路径思考

党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政治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等,党的建设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为此,笔者研究了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在党建工作与专业发展上的融合路径。

(一)职业教育与专业发展的底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首先,职业院校要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切实践行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在职业教育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学的重点并非“教”,而在于“学”[1]。在大数据与会计的专业课堂上,授课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从“教师、教材、课堂”模式向“学生、实操、体验”模式转变,不再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进行讲授,而是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协助者的角色,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自主操作、实际体验中获得更真实的学习感受、更扎实的从业技能。

其次,职业院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的“四为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职业院校要在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思想基础上,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个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培养目标的确定会倒推出培养方式、培养途径的确定,进而倒推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确定。因此,在坚持教育的“四为服务”、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两点上,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创新推进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品牌化建设,先后组建起3支“下乡”服务队。这3支服务队分别在彭水、酉阳、荣昌开展实践活动、教育宣传活动,活动实施范围覆盖了3个区县、9个乡村和9个教育基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实践队员共计发放宣传手册及问卷调查表900余份,整理被当地政府采纳的调研报告3篇,完成活动总结报告10余篇,完成实践日记30余篇,累计发表新闻报道300余次。服务队的实践事迹在人民网、《重庆日报》、今日头条均有报道。

再次,职业院校实现“四为服务”的教育目标也进一步衍生出对职业教师的“四有标准”——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为对标对表这些标准,在开展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领导多次组织“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帮助专任教师在深学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多次开展党日活动,组织师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经常开展党团支部结对子活动,在加强师生联系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难题,同时实现党建带团建,也实现党建带动师资建设[2]。2022年,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所在党总支成功通过学校首批“双创”建设验收,所在党支部被评选为“样板支部”。

最后,职业院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走自己的路,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按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办学,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职业院校要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着力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因此,在创业方面,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领导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互联网+”“创青春”“渝创渝新”等创新创业大赛,组建创新创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所有创业比赛中,专业师生共创共建、实创实研。2022年,专业共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一个市级银奖、两个市级铜奖,荣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市赛一项三等奖,组织学生成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就业方面,专业上下高度重视,责任老师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求职简历设计大赛、职场模拟招聘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主题班会大赛的同时,还积极做好分类帮扶工作,举办多场毕业生专题指导讲座、专升本指导讲座、征兵政策宣传讲座、就业座谈会以及求职技巧讲座。2022年9月,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通过举办“2023届毕业生秋季空中双选会”,举办线上线下专场宣讲会共计15场。2022届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有724人,专业通过召开就业指导会议,广泛宣传就业创业典型人物事迹。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引荐、专场招聘、学生自主应聘就职等方式,助力学生多渠道就业,实现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1.17%,年终就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6.07%。

(二)职业教育与专业发展的基石——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从社会层面来看,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为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架起了桥梁;从人的发展来看,教师引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国家命运来看,教师的荣辱兴衰关系着民族的兴旺发达。

为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致力于组建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领导不定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业禁止制度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教师依法从教的意识;组织教师观看《时代楷模发布厅》等纪录片,厚植教师的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自2021年起,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对于专任教师的年终考核除了教育教学成绩以外,新增了“师德师风”职业素养考核模块,并将其列为首要考核标准。2022全年,专业教师在党建工作引领下共计完成师资总培训学时数超6 000学时,并且90%以上的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企业实践,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教师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转化研究成果、了解企业用人需求、调整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案例,进而实现“1+N”的实践效果,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2022年,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技能竞赛,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三类一等奖4项、三等奖1项、市级奖项若干。

(三)职业教育与专业发展的保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3]。因此,党的领导是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领导结合审计实务、纳税实务、财务管理等多门课程,组建课程思政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展思政教育,形成教学素材。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师将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最大效益,不断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促使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二、党建工作与专业发展的融合路径探索

抓好党建工作,就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培养起队伍的凝聚力、人民的向心力。职业院校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抓好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充分激发“党建工作+专业发展”的活力。笔者结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发展趋势,认为职业学院在未来可以重点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探索。

(一)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笔者在前文中提到,普及性教育(量的问题)不再是教育事业的瓶颈,优质化教育(质的问题)才是当前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于2020年申请校级双高“会计专业群”建设项目,积极推进“互联网+”特色专业集群建设及“1+1+1+N”的“双高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专业培优。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专任教师致力于专业建设的升级改造,积极参与“课堂革命”“讲课说课”、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以各种方式深化职业教育的综合改革,深化“三教改革”。2022年全年,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新增公共任选在线课程1门,自编教材2本,公开出版活页式教材1本,出版校企双元合作开发工作手册式教材1本,完成结题课程思政示范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在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中,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在不断产生以改促教、以教促改的正向循环效果,这能实现“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提升专业教育的影响力。

2023年6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师同黔江区各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带领当地学生和泰国留学生共同“感受黔江,传播重庆声音”。在活动过程中,七位中外青年嘉宾围绕“山水故事”“历史人文”“对外开放”等话题进行了深度对话、互动交流、思想碰撞。泰国留学生纷纷震撼于中华文化和中华山水之美,心中有了浓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职业教育的一大典型特征就是技能培养。目前,国家正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和技能支撑。在这一方面,职业院校只有与技术、人才相结合,发挥协同效用,才能支撑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伟业。

2022年3月开始,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全体专业教师群策群力,通过SWOP法开展企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通过岗位拆解、工作流程拆分,进而将调研报告融合职业需求进一步转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精准培养、专业对接。在深入企业调研的过程中,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师实地了解了不同企业对会计、税务、出纳、财税咨询等不同岗位的需求,分解岗位群和职业行动场,进而将行动场转化为学习场。教师通过学习情景模拟、典型工作环节归纳,在匹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课程构建、实训基地建设,致力于打造虚拟“工作实景”,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到专业知识,在实操实训中提升岗位技能、满足从业要求。

(三)回归立德树人核心思想

立德树人要以德为先、以能力为重,“德”之一字体现在职业教育上即“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时,职业院校需以此为标杆,努力培养一批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职业工匠”[4]。

立德树人,重在落实。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师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环节、各领域。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中明确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教师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师在专业课程中不断融入思政元素,提升专业课程的思想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程中融入信息技术知识,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助力“三全育人”实施落地。

(四)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发展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但当前的就业环境倒逼职业院校要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人才的贯通培养,也就促成了职普融合的教育发展趋势[5]。2023年4月,有教师在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第一次党代会上指出:“要为建设‘互联网+双一流’新型高校而团结奋斗。”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进一步提出“三步走”战略:到2025年,全面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互联网+”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到2030年,自主开展本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学历继续教育,全面建成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互联网+双一流”新型本科高校;到21世纪中叶,学校将建成若干特色一流专业群,人才培养基础更加扎实,办学特色和优势更加凸显,成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阵地,建成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高水平大学。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职业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爱的职业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