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 例急性肺栓塞并消化道出血药学监护*

2023-08-10翟巧利朱秋珍侯晓丽辛蓓玮时扣荣

中国药业 2023年15期
关键词:肺栓塞奥美拉唑抗凝

翟巧利,朱秋珍,李 婷,侯晓丽,辛蓓玮,刘 娟,时扣荣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上海 200137)

急性肺栓塞(APE)是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误诊率的常见疾病,仅2018 年就有超过10 万人因肺栓塞死亡[1]。APE 是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和中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肺栓塞的发病率为3.9‰~11.5‰[2-3],且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肺栓塞的研究深入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出现,肺栓塞患者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4]。消化道出血是抗凝治疗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出现APE 合并消化道出血时应平衡抗凝治疗的临床获益与风险,寻找启动抗凝的合适时机,并选择出血风险相对小的抗凝药物。本研究中探讨了临床药师在1例APE 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患者,女,84 岁,身高161 cm,体质量51 kg,2021 年2 月15 日因“胸闷、气促1 周”入院,活动受限,伴少许咳嗽。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5 ℃,脉搏82次/分,呼吸20 次/ 分,血压118/ 70 mmHg(1 mmHg = 0.133 kPa)。辅助检查示,白细胞计数8.9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4.3%,淋巴细胞百分比14.3%↓,血红蛋白105.0 g/ L↓,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3.6 s↓,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21.4µg/mL↑,D-二聚体(D-D)9.80 mg/L↑。胸部CT示,两肺慢性间质性炎症,气管壁钙化。入院诊断为APE。

1.2 治疗经过

2月15日至17日,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4 100 AxaI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治疗APE。2月17日,患者大便隐血阳性,红细胞计数2.67×1012/L↓,血红蛋白86 g/L↓,诊断为急性消化道出血。FDP 12.6 µg/ mL↑,D- D 5.81 mg/L↑,提示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临床药师会诊后,建议立即停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剂,加用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停用低分子量肝素钙,予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每天2 次)抑酸护胃;并加用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80 mg、静脉滴注、每天2 次)止血。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进一步治疗,予肠外营养、输血、抗感染、化痰、保肝、护胃、止血(氨甲环酸注射液、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补充凝血因子等一般对症治疗。临床药师考虑2种止血药物联用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血栓风险,且止血药物静脉给药用于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尚未证实,建议停用氨甲环酸注射液,医师采纳。2 月23 日,复查凝血功能,好转(图1),病情尚平稳,转入普通病房,继续予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每天2 次)抑酸护胃。2月25日,患者无黑便。2月27日,粪隐血阴性。3月3日,临床药师建议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4 100 AxaI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重启抗凝,同时予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每天4次)护胃,医师采纳。3月6日,患者病情稳定,粪常规正常,医师根据临床药师建议将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用法用量调整为40 mg、静脉滴注、每天2 次。3 月8 日,患者情况良好,胸闷、气促症状好转,无黑便,换用利伐沙班片(15 mg、口服、每天1次)抗凝。3月12日,患者病情稳定,下肢静脉血流通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TPA)示肺栓塞治疗后较前明显好转,予以出院,出院口服利伐沙班片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由临床药师进行用药宣教及生活方式指导。

图1 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趋势Fig.1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patient′s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exes

2 药学监护要点

2.1 为医师提供抗凝药物的药学信息

该患者先后使用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分子量小,抗Ⅹa 因子强,抗Ⅱa 因子弱,抗血栓作用强,皮下注射后绝对生物利用度接近100%,且具有较长的血浆半衰期(4~6 h)。低分子肝素按体质量给药,抗疑效果可以预测,出血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利伐沙班是全球第一个临床应用的直接作用于凝血Ⅹa 因子的抑制剂,无需进行凝血功能监测和常规剂量调整,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5]。利伐沙班不易受年龄、性别、食物和种族的影响,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可达到80%~100%,1~4 h 内起效,达峰时间为2~4 h,半衰期为7~11 h,33%从肾脏清除[6]。利伐沙班治疗肺栓塞的复发率较低,且不会增加大出血、死亡等风险[7]。相对于传统的维生素K 拮抗剂类抗凝药,利伐沙班治疗肺栓塞的非劣效性及显著降低临床主要出血的效果[8]。该患者抗凝治疗涉及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的相互转换,临床药师指导医师进行不同抗凝药之间的转换。

2.2 治疗方案分析与调整

该患者为84 岁高龄女性,诊断为APE。根据《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2018)》[9],APE 的初始抗凝治疗推荐选用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普通肝素、负荷量的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的推荐剂量为前3 周负荷剂量15 mg、每天2 次;3 周后可改为20 mg、每天1 次[10]。故医师初始予低分子量肝素,后转换为利伐沙班治疗APE合理。

消化道出血是抗凝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1],出血高危因素包括老年、肾功能衰竭、体质量低于40 kg、治疗疗程过长、给药剂量过大、给药频次过多、联用增加出血风险药物等。临床药师分析,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甲泼尼龙片,提示出血高危,使用的抗凝药物与消化道出血符合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且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与抗凝药物使用时间关系密切,故消化道出血可能为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建议停用。

医师采用氨甲环酸和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止血方案。《非创伤性出血的急诊处理专家共识/ 意见》[12]中明确指出,氨甲环酸减少非创伤性出血的证据不足,不推荐使用。另一方面,静脉用止血药物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尚未证实,且可能会增加血栓风险,不推荐作为一线用药[13-14]。故临床药师建议医师停用氨甲环酸。

关于抗凝治疗引起消化道出血事件后重启抗凝的时机和选择,确定重启抗凝的最佳时机有双重目的,即防治血栓形成,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再出血。通常,对于大多数消化道出血患者,一旦止血且患者临床情况稳定,存在高血栓形成风险的应尽早重启胃肠外抗凝,并进行密切监测。根据《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 年版)》,对于上消化道出血高危情况,建议给予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如艾司奥美拉唑80 mg 静脉滴注30 min+8 mg/h 持续输注71.5 h),可适当延长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的疗程,之后标准剂量4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持续3~5 d[15]。故临床药师建议继续予低分子肝素重启抗凝治疗,同时予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艾司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每天4 次),3 d后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质子泵抑制剂剂量,医师采纳。

2.3 患者抗凝用药教育与随访

利伐沙班是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窗宽、剂量固定、服用方便、受食物和药物影响小,但不同剂量服用方式不同[16]。如果发生漏服,应立即服用利伐沙班,不应为弥补漏服而在1 d 内加倍服用。虽不需频繁监测凝血功能,但出院后应定期复诊,检查红细胞、血小板、肝肾功能等以评估抗凝效果。需要注意是否有牙龈、眼结膜、皮肤、鼻腔、血尿、黑便等出血情况,出现上述现象请及时就医。服药期间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否则易增加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患者出院后继续随访3 个月,期间未复发消化道出血,且无其他出血等不良反应,抗凝治疗3个月后复查CTPA示无血栓。

2.4 小结

本病例为APE 伴消化道出血的高龄患者,具有多种引起出血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需要医师和临床药师重点监护。临床药师积极协助医师处理了抗凝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对治疗方案提出专业建议,提供用药宣教等药学服务,并进行了重点药学监护,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保障用药安全,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药学实践水平。

猜你喜欢

肺栓塞奥美拉唑抗凝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颅面部动静脉畸形治疗中肺栓塞死亡1例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