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课程作业设计及评价研究

2023-08-10蒋丽芳

教育界·A 2023年19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初中历史双减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跳出如死记硬背式、题海战术式、机械复盘式的传统作业的窠臼,结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按照数量和质量相平衡、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相结合、分层分类和进阶训练相兼顾的原则优化作业设计及评价,探索兴趣养成式、情境创设式、专题研究式、分层分类式作业设计及评价的路径,注重培养学生整体性、系统性的历史思维,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双减”;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作者简介:蒋丽芳(1984—),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义务教育阶段各课程作业的设计及评价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初中历史课程也概莫能外。对于作业评价,《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到,教师应和学生一起设计可行的量规,注意考查学生在完成历史作业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收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1]。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正视传统作业设计的缺陷和不足,立足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遵循作业设计及评价的原则,优化作业形式和内容,以达到推动作业减量提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

一、传统初中历史课程作业的常见形式及缺陷

历史课程的作业设计主要建立在学生对历史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反思的基础上,旨在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历史思维,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欲望,从而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但部分学校、教师对历史课程不够重视,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较重,教学节奏较为紧凑,不少学生无法完全吸收、内化课堂所学内容。在布置作业时,部分教师主要会采用以下三种作业形式。

(一)死记硬背式作业

在课堂教学和课后温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是部分教师首要选择的作业形式。采用这种作业形式虽然达到了让學生快速掌握知识要点、提高应试能力的目的,但不符合新课标中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初衷,不利于培养学生系统性的历史思维,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没有从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作业内容进行综合设计,无法提升课堂教学价值;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没有建立在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基础上的死记硬背式学习,往往提不起兴趣,对于所学内容只能形成短暂的记忆,容易遗忘且无法灵活应用。

(二)题海战术式作业

考虑到部分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学习历史的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会按照数理化作业设计的模式,给学生布置大量习题,希望达到增加学生应用知识的机会、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但是,结合教学重难点自主进行习题设计需要耗费较多精力,所以这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作业设计中,而让学生购买课外辅导书完成其中的习题。大量重复低效的练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难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可能还会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这与“双减”政策要求背道而驰。

(三)机械复盘式作业

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但仍以自己为主体,不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在作业设计环节,这部分教师习惯于采取“围棋复盘”的方式,让学生整理课堂笔记,或者根据课堂笔记绘制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希望达到巩固教学成果的目标。采用这种作业形式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课程作业设计及评价的原则

(一)数量和质量相平衡原则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要求。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作业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是科学设计作业的前提。教师应摒弃以往的作业形式,探索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形式,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二)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相结合原则

新课标提到,历史课程的评价要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业评价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核心素养培养与教学目标实现的关系,是提高作业设计及评价质量的基础。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设计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自主分析历史事件,积累历史学习经验,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三)分层分类和进阶训练相兼顾原则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设计个性化、分层式作业,不仅可以提升作业评价的针对性,充分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起到良好的减负效果。因此,在作业设计中正确处理分层分类和进阶训练的关系,是提升作业评价效果的关键。教师应积极探索分层分类式作业设计路径,统筹考虑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课程作业设计及评价路径

广西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后,历史将成为必选科目之一。受此影响,初中历史也将受到越来越多学校、学生及家长的关注,其对教师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评价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课标提到,作业评价要紧扣课堂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在注重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体现层次性,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2]。这为教师探索“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及评价路径提供了基本遵循。例如,对于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师可选择进行以下四种作业的设计及评价。

(一)兴趣养成式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上述内容均揭示了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初中历史作业应重点围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来进行设计。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史料、影像资料或博物馆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其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本课的第一项作业是查阅史料。由于七年级学生历史知识储备不足、接受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宋代经济方面的资料文献,如《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宋代经济史》、《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等,供学生阅读、思考,在作业评价环节,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认知。

第二项作业是观看影像。教师可推荐学生观看反映宋代经济发展情况的纪录片等影像,如《追寻宋金时代的别样生活》之《富贾经》、《超简中国史·宋》、《南宋》之《临安梦华》等。同时,教师也可借助短视频平台来布置相关作业。在作业评价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发散思维,通过课堂演讲等方式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

第三项作业是参观博物馆。博物馆是历史课外教学的重要载体。在博物馆内,学生能够近距离地了解古代的人们生活的方式。介绍宋代经济的博物馆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如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博物馆等。若无法实地参观,教师可让学生进行线上参观。在作业评价环节,教师可采取比较开放的形式,如让学生介绍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画面。

兴趣养成式作业的设计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作业的抵触情绪,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打造富有创新性的校外第二课堂。

(二)情境创设式作业

实践表明,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可首先选择课堂教学中的某个情境,设计一个表演主题和若干角色;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台词设计和表演练习。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熟读教材思考所扮演角色的历史定位和形象特点,在无形中巩固所学知识。在作业评价环节,教师可采取分组展演的方式,让学生沉浸在历史情境中,与古代人物产生共鸣,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激发求知欲和探索欲。

在设计本课的作业时,教师可以选择“商业贸易的繁荣”这一节,以“地摊经济”为主题,设计一出独幕剧(人物角色包括小摊贩、早餐店老板、酒肆老板、逛街百姓、城管、阿拉伯客商等),将教材知识点巧妙融入台词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剧情:某日,一个货郎打扮的小摊贩走街串巷(包括街道、宅巷和草市等)售卖商品,在一条街道的“表木”范圍外停留时,遭到城管的处罚。小摊贩所售卖的舶来品吸引了逛街百姓和阿拉伯客商的注意。其中,逛街百姓使用“交子”购买商品,阿拉伯客商则向小摊贩了解舶来品的销售情况,想要进行贸易往来。夜幕降临,逛街百姓和阿拉伯客商去酒肆吃饭聊天,酒肆老板忙碌至三更。第二天黎明,路边一家早餐店正在准备开门营业,远处又传来小摊贩的叫卖声。

情境创设式作业的设计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剖析,通过创设主题情境,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进行代入式学习,这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的深度融合,达到寓教于乐、减负增效的目的。

(三)专题研究式作业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初中历史测评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布置难度适中的专题研究式作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可结合所授课程的重点,选择一些相对比较开放且研究价值较高的专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并撰写小论文。由于这类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减少布置频次(以每学期1—2次为宜),延长作业提交期限(如2—3个月)。在作业评价环节,教师可对按要求开展专题研究并按时提交小论文的学生提高评价指标权重,以进一步激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设计本课的作业时,教师可选择以下专题让学生进行研究:宋朝疆域是我国历代王朝中最小的。据史料记载,在宋徽宗时期,全国户数有2088万多户,总人口约为1.2亿,这主要得益于宋代农业的发展。那么宋代农业发展与此前的王朝的农业发展有何异同?

专题研究式作业的设计需要通过引入合适的专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研究,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搜集、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相契合。

(四)分层分类式作业

初中生心智尚未发展成熟,但可塑性较强。相较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增多,难度也更大,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设计统一的作业以及评价标准无法兼顾全体学生的需求,容易造成学生两极分化。对此,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在满足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分层分类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缩小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的差距,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在开展作业评价时,教师应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收获,实现共学、共享、共提升。

在设计本课的作业时,教师可以将作业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初级作业可以这样设计:引导学生通过温习教材、拓展阅读等方式,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有代表性的成就,并简明扼要地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中级作业可以这样设计:引导学生在熟悉课堂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梳理宋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准确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构建起完整的历史知识脉络。高级作业可以这样设计:引导学生在熟练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自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课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分层分类式作业设计的初衷是改变以往布置作业“一刀切”的做法,通过设置不同的作业量或作业难度,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都能有所收获,提升全体学生的获得感,同时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促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结语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变革,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提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并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及评价,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实现减量不减质、减负不减效。

【参考文献】

[1]吕园园.聚焦家国情怀 探索项目教学:以“五四运动”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18):59-62.

[2]孙功道.作业设计要把握“质”与“量”[N].教育导报,2021-10-21(3).

[3]韩天英.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2(23):93-95.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初中历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