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液封装置改进浓硫酸与蔗糖的反应实验

2023-08-10刘雪云

化学教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探究实验

刘雪云

摘要: 针对浓硫酸性质中“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传统实验的不足进行改进探索。实验巧用液封装置,能同时实现浓硫酸与蔗糖反应和尾气的及时处理。改进后的实验具有仪器简单易得、操作简单、效果良好、绿色环保等优点。作为学生的探究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

关键词: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 液封装置; 脱水性; 探究实验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3)070067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问题的提出

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在现今的高中教材中均以浓硫酸和蔗糖的反应呈现。在人教版和鲁科版新教材中,该实验通过图片呈现了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现象;而在苏教版新教材[1]中是以“观察思考”环节出现,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至少以演示实验的形式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黑面包”实验的震撼效果,从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相比几个版本的教材对该实验的呈现,苏教版教材更能实现新课程标准[2]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要求。

但苏教版教材中该实验却有不足之处:一是实验中取2g蔗糖、3mL浓硫酸及2~3滴水在大试管中进行实验,实际上经常没有出现“黑面包”现象,只是观察到有黑色粘稠的物质产生,没办法给学生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同时难以从直观上判断该实验有气体产生;二是根据教材中描述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十分不便。

关于“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改进实验,目前国内已有很多研究。但这些改进的装置也还是存在实验仪器不易得,装置组装和操作繁琐,常常不能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某些实验虽作了改进却忽略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等一系列的问题。如王海琴[3]等设计的实验虽能很好处理尾气,但组装较为繁琐,且没有对产物进行检测;黄亚武[4]等设计的集反应、检测、尾气处理一体化的装置,虽然在干燥管中贴上试纸可以用来检验产物的多种性质,但在干燥管中贴试纸实际上并不易操作,另外关于SO2的性质,在教材中有多处出现,笔者认为在本节教学中可以不再呈现,过多地重复某一内容,学生往往容易忽略本节课的重点;刘亚莉[5]等设计的反应装置是利用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数据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该反应放热,具有可视化和定量的优点,但该实验装置也存在仪器不易得、组装不便等问题,另外该装置中用去掉底部的塑料瓶作为钟罩罩在1000mL澄清石灰水中,在浮力的作用下塑料瓶容易倾倒而引起有害气体逸出;高飞[6]设计的一体化装置,在多球干燥管中加药品来检验反应产物,实现了微型化,但因为空间小加药品时要非常小心,否则很容易操作失误,另外实验若作为演示实验,由于药品用量少,教室后排的学生可能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若作为分组实验,装置组装又显得繁琐。

2 实验改进思路

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培育素养的目标要求,在抓住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对“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传统实验方法作了再改进。本改进实验仪器易得、操作简单,解决了产物检测和尾气处理的问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直观地感受到“黑面包”实验的震撼效果。实践证明,所设计的装置不仅适宜课堂演示,也非常适合分组学生探究实验。

3 实验方案

3.1 实验原理

(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碳化(C12H22O11浓硫酸△12C+11H2O)。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C继续与浓硫酸反应,产生CO2和SO2[C+2H2SO4(浓)△CO2↑+2SO2↑+2H2O]。

(3)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SO2+2NaOHNa2SO3+H2O),因此可用NaOH溶液吸收有害气体SO2。

(4)Na2SO3与稀盐酸反应(Na2SO3+2HClSO2↑+2NaCl+H2O)产生的SO2可使品红退色。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托盘天平、玻璃棒1根、100mL烧杯2个、10mL量筒1个、25mL量筒1个、大试管1支、酒精灯1个、滴管2支、改进的液封装置1个

试剂:适量90℃热水、98%浓硫酸20mL、蔗糖20.0g、稀NaOH溶液、稀盐酸、品红溶液

3.3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说明:如图1所示,实验前已将a、 b、 c三部分组装完整,用F表示;连体玻璃瓶(下)体积为250mL。连体玻璃瓶和无底试剂瓶在网上各大购物平台上均可买到,价格便宜。

3.4 实验步骤及现象

3.4.1 实验步骤

(1) 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20.0g,量筒量取20mL 98%浓硫酸备用。

(2) 在如图1所示的连体玻璃瓶(下)中装入20.0g蔗糖,連体玻璃瓶(上)中装入适量稀NaOH溶液。

(3) 用滴管取2mL左右的热水加入蔗糖中,用玻璃棒略搅拌,迅速将20mL 98%浓硫酸倒入其中。立即盖上实验仪器F,迅速搅拌均匀。

(4) 观察实验现象。

(5) 请学生用手轻轻触摸感受玻璃瓶外壁温度的变化。

(6) 用滴管取少量连体玻璃瓶(上)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品红溶液,再滴入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加热试管,再次观察现象。

(7) 待反应容器d温度下降后,将产物倒入指定容器,洗涤仪器。

3.4.2 实验现象及分析

(1) 蔗糖先变黄,然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将蔗糖中的H和O以2∶1的形式脱去。然后体积迅速膨胀,形成“黑面包”,说明有大量气体产生。

(2) 反应容器玻璃瓶外壁温度升高,甚至发烫,说明该反应放热。

(3) 试管中品红溶液退色,加热试管后又恢复红色,说明该反应有SO2产生。

4 实验说明与探讨

(1) 实验中加入2mL左右90℃的热水,目的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相比于加入常温的蒸馏水,待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的热量来促进反应进行的做法,加入热水能更快看到“黑面包”现象,提升实验的成功率。

(2) 实验开始后,无需添加装置,只需保证盖上实验仪器F,就能防止有害气体SO2逸出,同时逐渐被连体瓶内的稀NaOH溶液吸收。

(3) 为了便于实验的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的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本实验没有设计用溫度计或温度传感器来测试实验温度的变化,而是请学生轻触玻璃瓶外壁,不会带来安全性的问题。

(4) 反应产生的气体被稀NaOH溶液吸收后生成的产物与稀盐酸反应,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溶液又恢复原来的颜色,说明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有SO2。该过程只取少量的连体玻璃瓶(上)中的溶液,滴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量极少,对环境几乎不会产生影响。该步骤可由教师以演示实验的形式予以完成。

(5) 本实验只安排检验一种产物SO2,这是因为在教材中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其中“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是探究浓硫酸脱水性的重要实验,学生只要能从实验中知道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以及有重要产物SO2产生即可,至于另外一个产物CO2,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已掌握的氧化还原知识去推出该产物。若在教学中过多地重复检验产物,反而会使教学复杂化,使学生抓不住重点。对传统实验作改进,不能为改而改,最终却忽略了教学的重点。

5 改进实验的优点

(1) 实验用90℃热水即可加快反应速率,学生在1分钟内便可看到白色蔗糖瞬间变为黑面包,效果十分震撼。

(2) 实验在保留“黑面包”震撼效果的基础上,设计的装置比较简约,没有繁琐的组装。

(3) 实验设计的装置是一个封闭的体系,整个实验过程都能及时对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处理。

(4) 改进的实验更有利于组织教学,学生既能在实验中培养探究意识,又能把握住学习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15~16.

[2]王祖浩主编.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上册)[M]. 南京: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2020: 95~96.

[3]王海琴, 谢云英. 浓硫酸脱水实验的改进[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 2(8): 1408.

[4]黄亚武, 姚亮发, 张贤金.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一体化设计[J]. 化学教学, 2022, (10): 68~71.

[5]刘亚莉, 吴霞, 刘茜, 杨丽君. 浓硫酸脱水性和氧化性实验的简易装置设计[J]. 化学教学, 2022, (10): 75~78.

[6]高飞. 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实验的改进与创新[J]. 化学教学, 2018, (6): 67~69.

猜你喜欢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燃烧条件”探究实验的创新设计
在“探究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情智能力
气泡的速度探究实验的改进研究
加强实验,提高化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科学课堂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探究意识的策略研究